编辑推荐内容简介作者简介目录书摘插图讨论
序言
史实篇
八年兵团春秋史 一部屯垦戍边书………………………陈吉才(003)
一份百万兵团人交出的答卷………………………………纪道庄(016)
守我国门保我边疆
——难忘兵团备战“戍边”岁月…………………………梁文玺(045)
穿林海跨江河雄心飞架空中路
——兵团长途通信网络建设记事………………………薛昆修(051)
兵团报务员心中永不消失的电波
——回忆兵团时期电台建设往事………………………杨茂军(064)
不拘一格用人才
——记兵团党委大胆任用农场干部知青干部…………尹仲三(077)
黑龙江兵团编制及其变化…………………………………纪道庄(082)
不带主观色彩的事实
——从统计数字看兵团农业生产………………………吕书奎(088)
一段最愉快的日子
——我对兵团时期的总体认识…………………………刘新昌(091)
人物篇
红军本色忠诚敬业
——零距离感受兵团第一副司令颜文斌同志…………陈吉才(103)
“王八蛋”与“挂蜡播种”
——记颜副司令和蒲副政委两件事……………………孙仁松(111)
给颜副司令员开车
——我知青生涯的特殊经历……………………………赵静斋(113)
“天天读”要灵活掌握
——记蒲副政委的“双代会”报告………………………王殿林(119)
段景岳——活在我心中的兵团首长………………………王殿林(124)
真挚的感情美好的日子
——忆兵团三师首长和战友……………………………屈卫江(128)
一个让人想念的现役干部
——记原兵团四师政委李义坦…………………………白乐锦(131)
临事讲原则相处见真情
——回忆四师邹志强副师长二三事……………………魏壮修(138)
最艰苦是六师最辉煌也是六师…………………………王少伯(140)
韩忠志——我们永远的处长………………………………徐硕方(145)
情系大龙沟
——记本网顾问、原黑龙江农垦总局副局长张福如………吕书奎(149)
警通连趣事…………………………………………………王路通(154)
百分百的忠诚战士
——记我的现役军人股长吴国兴………………………卞福荃(158)
从松花江到南戴河
——记兵团农业处参谋彭景春…………………………吕书奎(163)
老郝,我们感谢您
——在郝伯义寿宴上的发言……………………………李 斌(167)
彩蛋绳编半生缘
——李钉荣膺两项“第一人”……………………………许晓东(170)
三十九载大荒情
——记留在建三江垦区的上海女知青孙英……………田 丹(176)
一支绽放的玫瑰
——记同学、战友、妻子张建辉…………………………吕书奎(184)
“老泥鳅”的故事
——20团连队生活记事…………………………………牛 耕(209)
“哈青”的“苦人儿”…………………………………………吕永岩(214)
亲历篇
兵团是这样宣传报道出去的………………………………吕焕信(221)
永生难忘的兵团岁月
——回忆在四师政治部工作的往事……………………白乐锦(227)
十年,一杯甜甜的茶
——回忆兵团时期的快乐时光…………………………李惠东(234)
人生最亮丽的风景
——始自《兵团战士报》的新闻生涯……………………贾宏图(241)
向阳路——我新闻历程的“零公里”………………………曹焕荣(250)
文学之初……………………………………………………吕永岩(261)
“北大”毕业
——一个知青对北大荒的思念…………………………张持坚(268)
兵团新闻战线的一支劲旅
——难忘统领三师报道组“红钢兵”岁月………………黄 海(275)
一个决定改变了我们的命运
——1977年我在黑龙江参加高考………………………石国雄(279)
不是宾客归故乡 捧把黑土泪汪汪
——北大荒恩情永不忘…………………………………吕书奎(285)
艰苦单调津津有味
——在珍宝岛左翼前指的日子…………………………屈卫江(291)
一段最开心最快乐的日子
——难忘兵团射击队……………………………………王秀清(296)
沈阳军区群英会 兵团高炮显神威……………王路通 马俊峰(300)
冰雪葡萄沟
——小兴安岭运木日记…………………………………陈力丹(305)
密林中的趣事
——23团伐木点生活记事………………………………迟建国(311)
最忆乌苏里江边那片密林
——22团兵团战士生活记事……………………………乔书华(313)
57团连队生活写真…………………………………………田 丹(322)
可恨的蚊子小咬和瞎蠓
——18团连队生活记事…………………………………孟繁忠(334)
送茶
——25团57连连队生活记事…………………………王志权(336)
抢送“红心粮”的故事………………………………………裘俭(339)
跟着“老石头”学开荒………………………………………赵德全(343)
冰窟遇险……………………………………………………罗 云(346)
荒原生死劫
——我的三次遇险经历…………………………………方国平(348)
一支未成行的上海知青演出队……………………………甘宗棠(352)。
一张旧照片的杂忆…………………………………………张景岩(357)
北大荒:难忘的“靡靡之音”…………………………………刘进元(360)
搜寻北大荒“吃”的记忆……………………………………牛耕(364)
逆境交挚友苦难见真情
——“牛鬼蛇神班”一年磨砺记…………………………杲文川(373)
寒夜,我看守“反革命”分子…………………………………王端生(381)
渴不择水……………………………………………………黄雷鸣(384)
哭
——在兵团我曾大哭一次………………………………郑元喜(386)
最后的日子
——兵团撤销前夜………………………………………王路通(389)
回访篇
八千公里尽是情
——北行漫记…………………………………………吕书奎(395)
走在回乡的小路上
——记原67团上海知青回访查哈阳……………………顾 龙(409)
红星明天更闪亮
——魂牵梦萦培育过我的一片热土……………………杨剑豪(415)
50年沧桑巨变
——回访黑龙江省八五七农场记事……………………孙仁松(419)
树高千尺不忘根
——我的“句号”之旅……………………………………王 蔚(422)
雁归不识旧故乡
——21团3营工程连知青回访日记两则………………万新德(427)
网 络篇
姜昆为黑龙江兵团网题字…………………………………………(433)
抹不掉的兵团情结…………………………………………吕书奎(434)
抹不掉的黑土情结
——记黑龙江兵团网的诞生……………………………王 蔚(437)
吹起春的号角
——有感于兵团网站的建立……………………………陈吉才(439)
写给黑龙江兵团网…………………………………………吕 明(442)
附 录
黑龙江兵团各师团与农场总局各管局、农场对照表………………(447)
黑龙江兵团网顾问与编委名单……………………………………(450)
后记…………………………………………………………………(451)
序 言
刘成果
摆在大家面前的这本书,缘起于一群曾经在黑龙江兵团工作、生活过的现役或转业军人、老知青、老干部,他们有感于后人对兵团那段历史研究的不足,怀着对北大荒那片热土的深情,在一年前策划建立起了一个完。全不带官方色彩的“黑龙江兵团网”。这个自发建立的民间网站由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北大荒知青姜昆题写网名,当年的北大荒知青、后任中国国土资源报社副总编辑的吕书奎任网主,吸引了已离开或还在垦区的近百名北大荒老兵(包括现役与转业老兵)、老干部、老知青担任编委或顾问。经过一年的辛勤耕耘,影响逐渐扩大,成果颇丰,引来全国各地及海外大批兵团战友的关注和参与,发表了近百万文字及200余幅珍贵历史照片。这些文字、照片涉及黑龙江兵团和北大荒垦区历史与现实的方方面面,点击率已逼近3 0万。于是,将发表在“黑龙江兵团网”上的文字精编后集结成书,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黑龙江垦区已经走过了60年发展历程,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上,特别是在推进农业现代化上,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对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前进的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垦区人民曾遇到了不同的困难,走过了曲折的发展道路。既有创业的艰辛,也有体制政策变化带来的困惑,还有改革的阵痛和自然灾害的打击,更有人为的干扰和其他因素带来的破坏和损失。重要的是,以现役军人与复转官兵、下乡知青、支边青年、知识分子和广大干部职工家属为主体的垦区人民,没有被困难吓倒,他们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历尽艰辛,排除万难,‘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剩。是垦区人民在战胜困难中创造了垦区的历史,也创造和培育了北大荒精神。
从这个角度看黑龙江垦区的发展历史,不论是初创时期、大开发时期、兵团时期,还是改革开放时期,都是垦区发展历史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都创造了那个时代的光辉灿烂的业绩。出版这本书的重要意义在于,不仅可以使我们通过亲历者不同的视角深刻了解、认识“兵团时期”的那段历史,而且也有助于我们拨开历史的迷雾,正确地评价那段历史,进而有利于促进我们全面研究和认识黑龙江垦区,更好地总结历史经验、弘扬北大荒精神,进一步推进垦区和谐社会建设和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
本书的作者都曾是垦区建设的参与者,也是垦区历史的见证者,他们以自身的经历和见闻所写下的文字,不仅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而且对北大荒来说,是一份不可多得的文化与精神财富。非常值得珍惜。还需要指出的是,本书的作者虽然大多数已经离开了垦区,或工作在全国各地的不同岗位,或退休养老,但他(她)们都怀有“抹不掉的北大荒情结”。所以,在文章的字里行间都流淌着一种从灵魂深处喷涌出来的对北大荒浓浓的真情,这更值得我们加倍地珍惜。
今天,北大荒垦区正处于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环境好,体制顺,人心顺,在160万北大荒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加上社会各方面的关心和支持,也包括“黑龙江兵团网”以及分布在国内外网友的关心和支持,一定会取得更加辉煌的业绩。
2008年3月7日于北京
(刘成果:原中共黑龙江省委副书记、黑龙江农垦总局书记、局长,农业部副部长.现中国奶业协会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