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分类
更多>>
精品图书
- ·《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第二卷
- 本书是新时代讲好习近平总书记故事的优秀读本,是当代大学生和团员青年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不移...[详细]
- 12-25· 向毛泽东学习写文章
- 12-08· 红楼:北京大学与中国共...
- 11-17· 问道·强国之路丛书 全...
- 11-08· 中国青年运动一百年
- 06-23· 觉醒与超越:中国共产党...
- 12-02· 《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
- 01-01· 荆棘与荣耀:新时代女排...
- 02-01· 人世间
热度0票 浏览1706次
丛书名:
编辑推荐内容简介作者简介目录书摘插图讨论
《岁与歌:一弦一柱思华年》收录的小说关注世俗生活中复杂的情感和生命体验,透出撼动人心的力量。试以《信使》为例。以二十世纪西方欧美文学为尚,刻画幽邃的下意识、荒诞的新视角、变形和异化的困境下的人性扭曲和病态一度成了新时期的文学主流,似乎健康的人格和精神在当下文学上无可发挥,《信使》却在两者之间的夹缝中蹚出一条艰难而又坚实的路,李花开的洒脱决绝显出一种健康人格的力量,一种生命个体对自己命运的取舍和把控感,一种元气淋漓的鲜活的生命气,或者说,是常人身上潜伏的不可消弭的英雄主义,这点特别触动人心。
这个形象也颠覆了以往文学作品中所有的女性形象,林黛玉诗化的悲剧性人格,芸娘那种贤惠又知己的古典女性形象,都脱不了中国古典审美的影响,而张贤亮、贾平凹笔下那种男权视角下的地母或者圣母般理想化的女性人格,则是对于女性的神化。李花开不雅致,也不造作,她来自偏远落后的山村,激动时只会喊“我娘!”她“常年背一只紫红两色方格交织的土布书包,好像特意拿自己的乡村出身背景示众”。尽管有一条美丽的脖子,以至于有人为她脖子写诗,但她既不左顾也不右盼,既不搔首也不弄姿,当暂时屈从现实嫁给一个有房子的城市男人,她也再三问自己,对不对,值不值?在苟且现实和追寻自我之间——类似的人生抉择正如哈姆雷特“生存还是死亡”的西方式经典追问,哪个东方人没有遇到过呢?李花开付出一条腿变瘸了的代价,选择了自己想要的坦然正当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