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内容简介作者简介目录书摘插图讨论
基础教育新课标改革已如火如荼地展开,新课程教材助学助考的开发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应广大读者的要求,我们特邀来自国家新课改试验区和国家级培训班的专家编写课标版《教材完全解读》丛书。该系列丛书能帮助学生掌握新的课程标准,让学生能够按照新课程理念和教材学习目标要求科学、高效地学习。该书以“透析全解、双栏对照、服务学生”为宗旨,助您走向成功。
这套丛书在整体设计上有两具突出的特点:一是双栏对照,对教材全解全析,在学科层次上力求讲深、讲透、讲出特色;另一个就是注重典型案例学习,突出鲜活、典型和示范的特点。
为了让您更充分理解本书的特点,挑战学习的极限,请您在选购和使用本书时,先阅读本书的使用方法图示。
第十六章分式
16.1分式
16.1.1从分数到分式
16.1.2分式的基本性质
16.2分式的运算
16.2.1分式的乘除
16.2.2分式的加减
16.2.3整数指数幂
16.3分式方程
教材课后习题解答
单元知识梳理与能力整合
最新3年中考名题诠解
知识与能力同步测控题
第十七章反比例函数
17.1反比例函数
17.2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
教材课后习题解答
单元知识梳理与能力整合
最新3年中考名题诠解
知识与能力同步测控题
第十八章勾股定理
18.1勾股定理
18.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教材课后习题解答
单元知识梳理与能力整合
最新3年中考名题诠解
知识与能力同步测控题
第十九章四边形
19.1平行四边形
19.2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19.3梯形
19.4课题学习重心(略)
教材课后习题解答
单元知识梳理与能力整合
最新3年中考名题诠解
知识与能力同步测控题
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
20.1数据的代表
20.1.1平均数
20.1.2中位数和众数
20.2数据的波动
20.3课题学习体质健康测试中的数据分析(略)
教材课后习题解答
单元知识梳理与能力整合
最新3年中考名题诠解
知识与能力同步测控题
期末测试卷
答案与提示
阅读索引
第十六章分式
16.1 分式
16.1.1从分数到分式
1.同底数幂的除法
2.单项式除以单项式
3.分式的概念
4.确定分式值为零的条件
5.分数与分式间的联系
6.分式的概念包括三个方面
7.分式的特殊值中,注意分母一定不能为零
8.关于同底数幂相除的法则
9.单项式除以单项式
10.多项式除以单项式
16.1.2分式的基本性质
1.分式的基本性质
2.分式的符号法则
3.约分
4.最简分式
5.通分
6.最简公分母
16.2分式的运算
16.2.1分式的乘除
1.分式乘除法法则
2.分式的乘方
3.分式运算的结果必须注意
4.分式的乘方、乘除的运算顺序
5.运算过程中应注意的要点
6.较复杂运算中应注意的要点
7.分式乘除法法则的应用
16.2.2分式的加减
1.约分
2.通分
3.分式的加减法
4.分式的混合运算
5.运算结果必须是最简分式
6.通分的依据
7.求最简公分母的步骤
8.通分的步骤
9.分式的加减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0.约分与通分的联系及区别
11.分式加减法较复杂运算中应注意的要点
12.分式运算重在“活”上,归纳为如下几点
16.2.3整数指数幂
1.乘方,求n个相同因式来积的运算叫来方,乘方的结果叫幂
2.几个常见的性质
3.零指数幂的意义
4.负整指教幂的意义
5.科学记数法的定义
6.零指数幂与负整指教幂
7.零指数与负整指数幂的条件
8.科学记数法
16.3分式方程
1.分式方程的意叉
2.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解法
3.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与列整式方程解应用题的区别
4.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5.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的两步检验
6.解分式方程为什么要验根
7.分式方程的无解与增根的联系和区剐
8.列方程(组)解应用题的技巧
9.几种典型问题的数量之间的关系
10.解分式方程比分式运算更具有技巧性.它是方程
知识与分式的有机结合
11.如何解分式方程组
第十七章反比例函数
17.1 反比例函数
17.2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
1.反比例关系
2.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3.用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4.反比倒函数的图象和画法
5.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6.反比例关系与反比例函数的区别和联系
7.特别注意
8.反比例函教的定义
9.反比例函数图象的性质
10.特别提醒
第十八章勾股定理
18.1 勾股定理
1.勾股定理
2.勾股定理的探索过程
3.用面积法证明勾股定理
4.勾股定理的各种表达方式及其作用
5.注意问题
18.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1.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2.如何判定一个三角形是否是直角三角形
3.应用
4.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定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的方法,与以前学过的判定方法不同。它是通过代数计算“算”出来的
5.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对测量也有许多实用价值.可以用它来确定直角
6.勾股数是一种重要的数组,找勾股数可以用实验的方法
第十九章四边形
19.1平行四边形
1.平行四边形
2.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3.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4.平行四边形性质的作用
5.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的选择
6.平行四边形知识的运用
7.两条平行线的距离
8.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9.平行四边形的作图
19.2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1.矩形的性质定理与推论
2.矩形的判定定理
3.菱形的性质定理
4.菱形的判定定理
5.正方形的性质定理
6.正方形的判定定理
7.正方形、矩形、菱形、平行四边形的关系
8.特殊平行四边形性质一览表
9.特殊平行四边形判定一览表
10.顺次连接特殊平行四边形各边中点得到的四边形的形状
11.其他问题
19.3梯形
19.4课题学习重心(略)
1.梯形的定义
2.等腰梯形和直角梯形
3.等腰梯形的性质
4.等腰梯形的判定
5.梯形的结构特征
6.梯形分类
7.等腰梯形性质及判定的作用
8.梯形的中位线
9.梯形的中位线等于上底与下底之和的一半
10.梯形的中位线被两条对角线所截得的线段等于下底与上底之差的一半
11.解决梯形问题的基本思路
12.梯形的面积
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
20.1数据的代表
20.I.1平均数
1.总体和样本
2.平均数
3.平均数的概念
4.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5.平均数的意义
6.新数据法计算的步骤
7.平均数的使用
8.警惕平均数的误用
9.平均数的使用范围
10.平均数的一些性质
20.I.2中位数和众数
1.众数
2.中位数
3.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选用
4.用计算机求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5.众数、中位数及平均数的异同点
6.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20.2数据的波动
20.3课题学习 体质健康测试中的数据分析(略)
1.表示一组数据离散程度的指标
2.方差的计算公式
3.化简公式
4.标准差的定义和计算
5.用计算器求标准差
6.方差是反映样本数据波动大小的一个特征数。由方差公式可以推出它的三个基本性质
7.平均数、方差、标准差的几个规律
编者寄语
一怎样学好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
八年级(下)数学包括分式、反比例函数、勾股定理、四边形和数据的分析。这些内容与上册内容有着紧密联系.
式:由整式到分式;函数:由一次函数到反比例函数;几何:由三角形到四边形;数据:由描述到分析,从上面的比较不难看出.八年级下学期的数学将会是内容更丰富.难度更大.而应用将会更加广泛,那么如何学好本册内容呢?
1.用类比的方法学习.如第十六章讲分式.在学习时.我们可以结合分数的有关定义、性质、运算来学习分式的定义、性质和运算.比较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这样学习似乎要轻松些.
2.用转化的思想学习.如本册书的第十九章是四边形.四边形这一章内容复杂,它会有大量的性质、判定.是一般学生比较害怕的一部分内容.如果我们用转化的思想来学习,那么一定会觉得其乐无穷.例如把正方形的问题转化为长方形或菱形的问题;把长方形和菱形的问题转化为平行四边形的问题;还有把四边形的问题转化为三角形的问题.这样学习才会使我们觉得愉快.
3.学会数形结合.函数的学习历来是初中生学习的难点。如何学好反比例函数呢?主要还是要学会数形结合,因为就函数本身而言,它是把几何与代数有机地结合起来了。如果把几何与代数割裂开.那么是一定学不好函数这个内容的.因此学习函数除了要掌握必要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之外,还应该先培养自己数形结合的能力,善于把几何问题通过数形结合
转化为代数问题.
4.用发散的思维学习第二十章,因为由数据的描述到数据的分析.它是对一组数据.在认识上更加具体,更加科学,更加完美,它告诉我们要多角度、全方位认识问题.
同学们在学习时.还可能会觉得,课堂上能听懂,课后也会做题,但考试成绩却并不理想,在这里我可以欣慰地告诉你有<教材完全解读>帮助你.
这本<教材完全解读>在思路上与老师讲课的思路基本一致,并详细列举了老师讲课时的重要内容和典型习题;其次,这本书除在课本要求的基础上,还对各个内容进行了提高和升华.因此,只要同学们能仔细地品读这本书,你们的数学成绩就一定会得到提高.
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考试得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