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内容简介作者简介目录书摘插图讨论
在阿富汗那片土地上,灾难还远未结束,人们依旧生活在贫困和饥荒之中,可是他们如同你我一样,渴望生活,热爱生活。
在那漫长的路途中,作者学会了热爱那些褐色的看似贫瘠的沟壑,热爱那些仿佛永远也走不出去的道道深梁与沉默山丘,因为那里的人们,用他们的生活,他们的灾难和他们的欢乐,教会了作者热爱他们那坚忍的世界和作者自己的世界。
陌生的阿富汗
目录
第一章 初遇 巴基斯坦青年/白沙瓦的阿富汗人/“红茶还是绿茶”
第二章 模糊的七十年代 警察纳维德/七十年代/“你以为我是坏人吗”/
第三章 变迁 喀布尔书店/中国餐馆
第四章 巴米扬,我们的记忆 小镇/一种纪念/河谷里的村庄/班达米尔湖
第五章 寻找 十二年前的喀纳斯/歌声与少年
第六章 陌生人穆利 在穆利奶奶家的一夜/邻居
第七章 八个镯子的家庭 少年沙赫伯/纳莉亚/大眼睛德娃
序
一
这是一本关于阿富汗的书。
对于我们大部分人来说,阿富汗是那样遥远而陌生。
当提起“阿富汗”这三个字时,大部分人只听说过那些突然之间变得耳熟能详起来的名词——塔利班、本 拉登、基地组织、恐怖袭击或者反恐怖战争,可是却对那个名字所代表的国度一无所知;另外一些人也许会联想起在那个国家纵横交错的贫瘠的山脉、隐藏在深山里的无数山洞、在山洞里躲藏着的包着头巾的那些扛着步枪或拿着匕首的男人曾进行的强悍的抗苏游击战、埋藏在黄土下的不计其数的地雷,以及战争、贫穷、死亡、饥荒、饿殍,鸦片,贩毒、走私、伊斯兰原教旨和穿布嘎的看不见脸面的女人。
把这一切名词加起来,似乎就是我们知道的那个阿富汗。
我们几乎没有什么机会去亲眼目睹这些可怕的名词所代表的那些事情,可是通过宣传媒介,我们早已隐约地熟悉了它们,进而在我们的头脑里形成一个阿富汗;我们所熟悉的,只是我们头脑中这个陌生的阿富汗。除了经过精心剪辑的新闻所告诉我们的那些,其实我们并不真正知道在那片土地上究竟发生了些什么事情;除了战争的进展,我们也没有机会去真正关心那个国家和在那个国家生活着的人们。
阿富汗,就曾经是那样一片被世界遗忘了的土地,倘若不是因为“9。11”事件将它和美国联系在了一起,也许还会被世界遗忘下去。
从很多角度看去——地理的、历史的、社会的、经济的——我们会认为阿富汗的被遗忘是一件自然的事情。它的高海拔、多山地、荒漠横亘的地理环境阻碍了人们与外界之间的交通,没有交通也就谈不上经济的发展,经济的不发展便使人们一直处于部落、氏族和宗教群体的独立而封闭的社会格局之中。千百年来,除了那些被人们称作“库奇”的迁徙漂泊的游牧部落之外,大部分阿富汗人一直在裸山之间珍贵的河谷地带过着原始而勤恳的农耕生活——假设在将来,那些被各种人埋入耕地的一千多万颗地雷都被一一清除殆尽的话,阿富汗人的农耕经济明显还会持续一段相当长的时间。
因此,阿富汗只是一片实实在在的土地,这片土地并不肥沃,甚至称得上贫瘠,它没有什么稀罕的矿藏或特殊的物产可以引起别人的贪婪和觊觎,而一旦缺乏了经济来往,在这个由经济实力决定声音大小的世界上,阿富汗也就消失了声音。
可想而知,在我们这个因为信息传播的过于迅速而日益显得狭小的地球村里,阿富汗就因为没有自己的声音而被世界“合理地”遗忘了。它是一个没有籍贯的国家,一片无声的、被人遗忘的土地,世人们任由它被企图,任由它自己在那儿贫穷、饥饿、挣扎、死亡。任由它自生自灭。对许多人来说,在阿富汗这个概念里也许并不包括着人——“阿富汗”,这三个字就像是一个空洞的没有人的名词。在那里也许几十万上百万的阿富汗人死于饥饿、死于屠杀或死于战争,但那不是关于人,不是关于人的死亡。
可是突然之间,巴米扬大佛的被毁以及接踵而来的“9。11”事件和美国对阿富汗所进行的反恐战争,却令“阿富汗”这三个字在一夜之间由被人遗忘变成了炙手可热。人们可以不关心阿富汗和阿富汗人,但是人们必须关心新闻,必须关心巴米扬大佛,必须关心美国和美国人——“阿富汗”这三个字就像一针强心剂,给世人冷漠而麻痹的神经带来了刺激和亢奋。
从被人遗忘到被人记住,历史对阿富汗开了一个多么恶毒的玩笑,而这个玩笑却要以成千上万人的生命作为代价。
而实际上,不管关于它的新闻有多少,对于遥远的人们来说,陌生的阿富汗从来也没有变得熟悉起来。
二
阿富汗是我在去年夏天中亚之行经过的一片土地。
去年初夏,我翻越帕米尔高原进入了巴基斯坦,然后从巴基斯坦西北边境进入了阿富汗的荒漠之中。我慢慢地从北至南、从南至西、又从西至东将阿富汗转了一圈之后便自西北进入了土库曼斯坦,然后是美丽的伊朗内陆,之后便斜穿北至亚美尼亚和格鲁吉亚,再转而西南,进入洲际交接处的色彩繁杂的土耳其。
当我写下这篇序言的时候,我已离开阿富汗快一年了。关于阿富汗,我曾以为自己永不会忘记,可如今我不得不沮丧地看到,自己并不能做到这一点。我曾经走进它的大门,而现在当我试图用笔去记忆的时候,却仿佛是透过它的窗棂在观望——距离已经产生,或者说,从未消失。它的曾经鲜亮的颜色正在变得模糊,而将来大概也只能成为漫漶一片。
所以,尽管站在阿富汗的那片土地上,可是我并不敢这样说:对于自己,阿富汗已不再陌生。
实际上,不管是现在或者将来,我都不得不在阿富汗的熟悉与陌生,在自己的记忆与遗忘之间摇摆不定。
三
路途愈来愈长,视线不断延伸,所谓的风景必将淡出。
我已习惯了忘记风景而去面对人们,面对人们的生活的自己的生活。
在那漫长的路途中,我学会了热爱那些褐色的看似贫瘠的沟壑、热爱那些仿佛永远也走不出去的道道深梁与沉默山丘,因为在那些沟壑、深梁与山丘中的褐色土坯屋子里住着的人们,用他们的生活、他们的灾难和他们的欢乐,教会了我热爱他们那坚忍的世界和我自己的世界。
在阿富汗那片土地上,虽然硝烟依旧弥漫,虽然毁灭性的隆隆炮火声还未从人们的耳畔完全消失,我所看到的阿富汗人,一旦能够暂时地离开战争,他们就开始过着正常的、普通的生活。
“正常”、“普通”——对于阿富汗人来说,这几个字是多么地珍贵!
因此,我在这里所记下的,并不是一份关于阿富汗的战后调查报告,而只是我看见的在那里生活着的人们的生活。这并不意味着阿富汗已成为了一个远离了灾难的国家,在那里,灾难还远远未结束,人们依旧生活在贫困和饥荒之中,可是人们在生活着,并且如同你我一样渴望生活、热爱生活。
阿富汗人的生活。我的生活。人们的生活。
我所写下的,也许只是一份关于生活的表白。
刘华
2004/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