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内容简介作者简介目录书摘插图讨论
中国画的艺术与技巧
目录
第一章 源远流长 波澜壮阔
第二章 人物画 六朝三杰/《步辇图》与《历代帝王图》/一代大师 千秋画圣/秾丽丰腴 雍容典雅/《韩熙载夜宴图》/不施丹青而光彩照人/减笔泼墨 遗貌取神/古代风俗画的杰作/风骨峻峭 造型夸张/取精用宏 贯通中西
第三章 山水画 最古老的一幅山水画/异彩纷呈 各体俱备/关陕雄风与江南深秀/米氏云山 别开生面/“马一角”与“夏半边”/高华闳丽 继往开来/水墨山水画的高峰/,风雨飘摇度一生/艺苑精英 荟萃吴门/借古开今 陶咏乎我/浑厚华滋 意境深邃/腕底烟云 神奇瑰丽
第四章 花鸟画 徐黄异体/妙体众形 兼备六法/梅兰竹菊 同寄高风/笔底明珠无处卖/墨点无多泪点多/一个叛逆的画派/清新活泼与雄健烂漫/“蔬笋气”与“泥土香”/“强其骨”与“不雕”/中西艺术的“神遇”
第五章 中国画的特点 传神写意 移山走海/诗书画印 相得益彰/笔墨纸砚 文房四宝
第六章 中国画的技法 有笔有墨谓之画/浓妆淡抹总相宜/从“六远”到“七观”/经营位置 画之总要/应物形象/乱头粗眼 纯朴天真
第七章 中国画论 物我 形神 有法无法及其他/‘六法论“及其发展/学养 功力 生活 人品
《韩熙载夜宴图》
顾闳中,生卒不详,约生活在公元910——980年之间。五代南唐画家。是南唐中主、后主朝代画院的翰林待诏。他擅长人物画,是目识心记的写生高手。他传世的作品虽只有一幅《韩熙载夜宴图》,却称得上“以孤幅压五代“,表现出他突出的艺术才华。这幅画为工笔重彩,线条流利圆劲,用笔娴熟,设色秾丽,继承了唐代仁女画的传统;人物造型清秀、娟美,纠正了周昉人物形象过于丰肥的缺点。它是北宋仕女画的先导,可惜原作已失传,现藏故宫博物院的为宋代摹本,是闻名中外的艺术杰作之一。
据《南唐书》所载,图中的韩熙载本是北方贵族,后唐时举进士,年轻时闻名于京洛一带。后来由于战乱,父亲被杀,才避难到江南。他原来是有抱负的人,会写文章,富有才气,到南方后受到南唐中主的宠幸。当时南唐国力尚足以与北方决一高低,因而韩熙载建议中主北伐,没有被采纳,他很失望。以后北周采取许多改革措施,国势日益强盛,而南唐则因为内部党派斗争,国势反而日趋衰败。等到后主李煜即位时,北方的后周已严重地威胁南唐的安全。李煜是历史上非常出色的诗人,但在政治上却是懦弱无能的君主。他一方面对北方的强敌屈辱求和,另一方面对在南唐做官的北方人心怀猜忌,无端加以杀害。这时韩熙载官居吏部侍郎,较受信任,而且李煜还有意任他为相。可是韩熙载看透了官场中的严酷斗争,深知宦途的险恶,不愿出任宰相,因而采取逃避现实的态度。他疏狂自放,纵情声色,做出颓废无为的姿态,以避免政敌的注意,从而达到保全自己的目的。李后主听说韩熙载生活放荡,很想了解一个究竟,于是派遣当时著名画家顾闳中去韩熙载家中,窥探他家庭的夜宴活动情况。顾闳中回去后,凭着他那“目识心记”背地写生的硬功夫,把在韩家夜宴上观察到的众多人物一一画了出来,举止神情惟妙惟肖,生动地再现了这一官僚贵族享乐生活的场景,成为千古不朽的名画。
《韩熙载夜宴图》,绢本设色,横长332。5厘米,高28。8厘米。全卷分五段,分别描绘夜宴中的不同场景,近似于连环画的表现形式。每段中间巧妙地用屏风隔开,使每个场面既有独立性,又能将整个夜宴活动连在一起,这种画法十分新颖别致。
第一段, 韩熙载与一朱衣人坐在床上,同众宾客一起听教坊司李嘉明的妹妹弹奏琵琶。韩熙载侧面盘膝端坐,静静地倾听弹奏。朱衣人用一只手撑在床上,一只手抚着膝盖,身子向前倾斜,也是全神贯注。一客人背面坐着,靠在椅子上,侧过脸向着弹奏者。另一个坐在椅上的客人,双手抚膝,掉头看着弹奏者,听得出神。惟有一个客人正面端坐,目不斜视,好像完全沉浸在乐曲的意境中。全场人物神态各别,然而又都在凝神静听,既有变化,又和谐统一,十分生动地表现了这个演奏场面的特色。
第二段 画韩熙载击鼓,众宾客观看舞伎王屋山舞么六的场面。王屋山弯腰抬臂,舞步轻盈,姿态优美生动。围观者鼓掌称赞,只有韩熙载凝神击鼓,眼神呆滞,双眉微蹙,显得心事重重,与这欢乐的场面形成鲜明对比,深刻地提示了这位纵情声色的官僚复杂性的内心世界。有趣的是这个场面里画一个和尚,出家人而涉足于声色之场,连他自己似乎也不好意思,因面表现出一副手足无措的尴尬相,令人发笑。这个场面在欢乐的气氛中,有变化,有对比,十分活泼。如果说第一段是着重于人物“神态”的细腻描写,表现“静”的美;而这一段更着重于人物“神情”的深入刻画,表现“动”的美,人物的性格更加鲜明了。
第三段 写夜宴中间的休息场面。韩熙载一边洗手,一边和几个女子交谈。气氛轻松,整个画卷有张有弛,富于节奏。
第四段 描写韩熙载听诸女乐演奏的场面。画家不仅细致地画出了众妓吹奏时,嘴的细小变化和手指弹动起伏的姿势,而且通过眼神,表现出弹奏者一面吹奏,一面又在凝神倾听洞箫发出的优美旋律,他们一个个如醉如痴地沉浸在乐曲中,使观画者也好像听见了他们悠扬的乐声,而为之陶醉。
第五段 写夜宴结束,韩熙载与宾客、女伎调笑的情态,气氛又归于轻松。欣赏《韩熙载夜宴图》,我们仿佛听见那叮咚激越的琵琶声,看到那轻盈柔美的么六舞。那些细腻丰富的人物情态,那些鲜明生动的人物性格都纤毫毕现,真是“千载寂寥,披图可鉴”。这幅画也从客观上揭露了封建官僚贵族阶级荒淫奢靡的罪恶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