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内容简介作者简介目录书摘插图讨论
本典共收录和解释约9000个单字和约20000个复音词语,解释详明,取舍得当,检索方便,是中等文化程度以上的人学习文言文和阅读古代典籍的必备工具书。
本典所列字头和饲条的注释主要包括以下内容:读音、词性、释文、例证、特别提示等。
每个字头和字条的每个义项都分别注明词性?词性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十二类,每个类别用其第一个字作为简称,加尖括号“<>”标示.如<名>、表示名词,<拟>表示拟声词,馀类推。义项词性的确定以书证语例的意义和用法为根据。
释文以义项为单位分列,用规范的现代汉语表述,力求准确、通俗、简洁。义项的归纳以语言材料为据,力求有慨括性。基本意思相同而只是用法上或指称上略有差异的语境义,一般不分立义项,需要时在有关义项下用“引申指”“特指”“专指”“泛指“”转指”或“活用”等术语予以说明,并以“*”号隔开。
释支中若有需要特别提示的内容,如词义辨扩字形辨析、读音辨析、词与词组的辨析、古今词义或用法差异的辨析等,一般在适当地方加【注意】字样予以说明。
前言
凡例
汉语拼音音节索引………………………………………………………1
部首检字表………………………………………………………………8
(一)部首目录…………………………………………………………8
(二)检字表…………………………………………………………10
难检字笔画索引 ………………………………………………………70
新旧字形对照表………………………………………………………73
正文………………………………………………………………1630
附录一:我国历代纪元表……………………………………………1631
附录二:节气表………………………………………………………1644
附录三:中国历代度制演变简表……………………………………1645
中国历代量制演变简表……………………………………1648
中国历代衡制演变简表……………………………………1650
附录四:现代计量单位表……………………………………………1652
附录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1661
附录六:汉字偏旁名称表……………………………………………1668
附录七:汉语拼音方案………………………………………………1671
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源远流长,而记载传承如此浩博的文明信息的符号就是古代汉语,不习古代汉语就无以真切地感触与欣赏我国古典文化的无穷魅力。而且,我们今天所使用的现代汉语也正是古代汉语的继承与发展。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一脉相承。鉴古可以知今,学习古代汉语有助于学好现代汉语。
从今天的教育形势来看,随着中学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及“新课标”语文教材的进一步推广,随着大学人文教育的进一步加强,随着国学的日益走向大众,阅读古代原典而不是仅仅阅读一点翻译成白话文的作品,再一次成为我国民众面临的重要课题。
古代汉语十分重要,但毕竟在当今的日常交际中使用频率不高,对于一般读者而言,能够比较熟练地阅读与理解文言文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在这种情况下,拥有一本大小适中、功能实用的古代汉语工具书就十分必要。有鉴于此,我们编纂了这本中型的供学习查用的工具书《古汉语字词典》。
这本工具书为何命名为《古汉语字词典》?因为它既不是单纯的“字典”,也不是单纯的“词典”。“字”与“词”在古代汉语里本来就不.太容易分清,单编“字典”或“词典”有时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在“字典”和“词典”中分别处理通假字、异体字、繁简字、同形字以及假借义等具体材料时就比较困难。即使理论上勉强可以分清,例如有人提出字典不应收复音词,词典不能列假借义等,但这种做法对于只想借助工具书解决阅读古籍疑难的一般读者来说,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如果只买了其中之一的字典或词典,由于各自的内容都不齐全反而会带来查找和使用的不便。因此,我们编写这部工具书的总体原则是,既不限定为“字典”,也不限定为“词典”,而是字也收,词也收,义项的归纳和解释也不刻意区分是字义还是词义,所以笼统地叫做《古汉语字词典》。
这是一部帮助中等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学习文言文和阅读古代典籍的工具书。这部工具书的最大特点是,在符合科学的前提下一切从读者实用的角度出发。除了上面提到的字、词兼收合编的总体原则外,我们还注意突出如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解释详明,尽量拓宽有用的知识。我们在一般字、词典注音、释义、举例这种常规做法的基础上,增加了许多实用性较强的知识。主要有:(1)给每个音项的每个义项都标注了词性,包括各种实词和虚词;(2)给每个例证标明了详细出处,包括作者姓名及其所处的朝代;(3)给每个通假用法标注了本字和读音;(4)用“☆”号说明一些义项的“特指”“专指”“泛指”“转指”等引申用法或“活用”等特殊用法;(5)加【注意】字样提示需要辨析的内容,如词义辨析、词与词组的辨析、古今词义或用法差异的辨析等;(6)对例句中除字头词条之外的疑难偏僻字词尽量随文加注读音和简单解释。凡此等等,大大充实了本工具书的内容和信息量,有助于读者开阔眼界,丰富知识,从而更好地理解古代文献。
第二,取舍得当,尽量减少无用的内容。我们对字、词及其音、义项的选取以实用为标准,也就是以解读古代文献的实际需要为准,凡是无助于古籍阅读的,一般不取。因此,我们的做法是:(1)凡是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字、词一般不予收录,如“骂”“吗”“瓷”“磁”“躲”“瘟”“膀胱”等,试想有谁会把它们当作古汉语的字、词去查找呢?(2)有一些字、词虽然是古代独有的,但一般读者很难碰到,因为它们极其冷僻,它们的音义只见于古代的字典辞书,一般文献中很难找到用例,这样的古汉语字、词一般也不收录。(3)对于已经收录的字、词,一般也不收它们过于冷僻的音项和义项。(4)对于古今基本上没有变化,而且现代还在使用的音项与义项,通常列举出该音义项以便体现整个字词的音义系统,但一般不再提供古代例证。凡此等等,既突出了“古代”和“实用”的重点,又尽可能地节省了字词典的篇幅,实际上等于为读者省了钱。
第三,使用方便,尽量提供多种检索。根据大多数读者喜欢顺手按拼音翻查正文的习惯,这部字词典的正文放弃以笔画为序的编排原则,采用了检索便利的音序排列方式。同时以字形为单位,把多音字词的所有音义项都集中在一个音节的字头下,以便读者查阅时能系统地利用相关的音义。考虑到读者对古汉语字词的读音也有可能不太熟悉或读音不很准确,我们另编有“部首检字表”,被检字包括繁体字和异体字。对于那些不易区分部首的字、词,我们还编写了“难检字表”,让读者通过笔画也可以检索到。这样不同的检索方式相互配合,查找起来就十分方便了。
这部工具书主要由北京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字学研究所的部分教师(包括进修教师)和博士生(包括已经毕业在其他单位工作者)编写。虽然我们拟定了详细的编写体例,但书成众手,各自的条件不同,审稿和统稿的时间有限,所以难免体例不一,水平参差,甚至疏漏谬误,敬请方家和广大读者批评指正,待修订时予以改正、完善。本书编写时参考了《古代汉语词典》(商务版)、《古代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版)、《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商务版)、《辞源》、《汉语大词典》、《汉语大字典》、《王力古汉语字典》、《十三经词典》、《故训汇纂》及有关专书词典等,同时得到姬忠勋和赵学清二位先生的帮助,在此一并致谢。
《古汉语字词典》编写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