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内容简介作者简介目录书摘插图讨论
序//何开四
第一章 “5.1 2”:撼山易撼成都难
第一节 “金刚不败身” 依然屹立
第二节 “通道、基地、窗口”
第三节危之机三重门
第四节柔而韧天府之心如此跳动
第五节美好家园感恩八方
第二章成都试验:破解“天下第一难”
第一节五年破茧:“三农”兴衰成都有责
第二节一朝化蝶产权归来兮
——柳街镇开始第一声“鹤鸣”
第三节 “芝麻开门” 智慧与财富奔涌
第四节改变命运让农民幸福起来
第五节专家评说:成都树起标杆
第三章世纪飞翔:太阳神鸟“状态”
第一节蜀中对:小平回川
第二节蜀都弄潮敢为天下先
第三节活水汪汪:锦江、沙河变奏曲
第四节 “全球五百强”入蓉启示录
第五节创业关键词
第六节养在深闺: “人造太阳”、核反应堆
与“枭龙”、 “歼10”
第七节为什么是太阳神鸟
第四章优哉游哉厚天下之乐而乐
第一节华丽转身忽如一夜春风来
第二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从农家乐到乡村游
第三节安逸:快时代的慢生活
第四节时尚之都:赤橙黄绿青蓝紫
第五节 “吃得开”闻香识成都
第五章风雅颂:文化的力量
第一节文翁化蜀千年文脉至于今
第二节雅俗交融总是本土情怀
——小说、诗歌、报纸及“散打”
第三节品牌:让熊猫真正“大”起来
第四节成都人的精气神在水一方
第六章 “九天”在上,不仅仅是过去
第一节一座楼,一首诗,开启成都秘密的一把钥匙
第二节中国灾害地图中的一处“飞地”
第三节 “天府”的形成,还需要另一个关键词
第四节从来多姿多彩,也曾多灾多难
第五节城市之心天府归来兮
后记
出版说明
二00八年,为纪念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三十周年,中国青年出版社策划出版了“英雄中国”大型系列丛书,选取了在改革开放历史中具有典型性和推广意义的十六座城市,出版了十六种图书,以反映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图书出版后得到广泛好评,被纳入中宣部正在实施的重大出版工程——民族精神史诗工程。
根据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和团中央领导以及有关专家的建议, “英雄中国”大型系列丛书编委会决定继续推出第二辑。二00九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六十周年,英雄的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在六十年中创造了人间的奇迹, “英雄中国”大型系列丛书继续以城市为对象,荟萃光辉的范例,展示共和国前进的伟大历程,为我们的人民和青年提供更全面、更生动的历史画卷,为光荣的祖国记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英雄中国”大型系列丛书的目标是,一、将每一本书打造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鲜活教材:通过一座城市六十年的发展历程和新旧对比,反映六十年来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实践,总结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验,以科学发展观审视六十年来所走过的道路,为解放思想、建设和谐社会提供经验,向建国六十周年献礼。通过对城市精神风貌的描写,使每个城市的读者了解自己的家乡,热爱自己的家乡,从而使本书成为国情和市情教育的生动教材。二、将每一本书打造成城市名片:展示城市发展的伟大成就和城市特色,使本书成为世界了解该城市的工具和媒介。
每本书主要围绕下列内容展开:一、建国六十年来的发展道路和取得的辉煌成就,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探索和实践历程。重点描述该市的地区优势(核心竞争力、发展模式)的探索和形成过程,诸如其问发生的标志性事件,所做的重大决策,出现的代表单位或人物。地区优势(特色)的形成对社会其他方面的带动。二、城市特色和成就展示。该市特有的自然人文景观: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体育、旅游、风土民情等方面的事物(事件)、景观、单位、人物、民俗等。
希望这套大型纪实文学丛书能够为在全社会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的时代主旋律,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等方面做出自己的贡献。
60年在历史进程中只是弹指一瞬,可是60年的时光也可以风云色变,英雄辈出。讲述英雄可以是阳刚的历史大叙事,铜头铁琵琶唱大江东去;也可以是柔和的大城小故事,浅吟低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就像这座城市的气质里,既包含了雄浑壮阔,也包含了细腻柔和。成都地处四川盆地的中央,它坐北衔南,既有北方的豪情刚烈,又有南国的敏锐灵秀。它既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又有现代大都市的时尚。它在文化上有自成一体的品格,又不乏中原文化的大气和南方文化的神韵。这里可以诞生仰天长啸、壮怀激烈的爱国义士,也可以孕育诗酒风流、灵光四现的艺术家。至于经济的繁荣,商贾云集,从唐宋时期的“扬一益二”,到今天产生善于经营的全国首富,也是代不乏人。
柔与刚,这相反两极的品格和气质,似乎很天然地在成都人性格的DNA当中融合共生。其实,这样的共生还不仅仅是性格的DNA本身,它甚至能够透视出成都人对待自然和生活的一种文化和智慧。
成都的刚与柔从来不是截然分开的,刚中有柔,柔中见刚,水乳交融,浑然一体。
看看惊艳四海的金沙古迹,就可以领略成都文化的刚柔并济。大量象牙、青铜器、金器、玉器,不仅让金沙这个地方名扬天下,而且还把成都建城的历史往前推进了700年。它雄浑奇崛,令人惊叹,同时,它玲珑精致,又令人折服,尤其是罕见的太阳神乌,其精细的造型和飞扬的构思,让3000年前的远古成都和今天的时尚成都相互映照,彪炳千古!
如果站在成都都江堰宝瓶口上,去看汹涌奔流的岷江雪浪,你一定会被它的壮阔阳刚的气势所打动。同时,只要你认真探究一下都江堰的治水理念,又一定会被古人顺应自然的智慧折服。在纪元前世界古老的著名水利工程中,建于幼发拉底河上的纳尔一汉填拉比渠和古罗马的人工渠道,都曾闻名于世,但如今均湮没于草野,唯中国成都之都江堰历万世而弥新。李冰治水天才让人、地、水三者高度协调统一,道法自然,乘势利导,无坝引水,从而形成了一个生态工程,共同保证了都江堰防洪、灌溉和社会用水综合效益的充分发挥。直到现在这座2000多年的水利工程还在发挥它灌溉和排洪的功用,灌溉成都平原1000多万亩的良田,为天府之国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成都虽然是一个有着3000多年历史的古都,但同时,它并不满足于自己古老的文化传统,它总能与时俱进,在每一个历史关头,都会爆发出刚健雄浑的激情。
近百年前,源自成都的保路运动,点燃了辛亥革命的导火索。70年前,当日本入侵、国难当头的时刻,数以百万计的川军请缨杀敌,从成都出发,从四川出发,以“不把日寇驱出国境,誓不生还”的气魄,书写了一曲感天动地的慷慨悲歌。30年前,成都平原上的农民兄弟,以常人不可想象的胆识,摘掉了人民公社的牌子,从此拉开了新时期中国农村改革开放的序幕。
与此同时,成都人又是中国最会生活的人群之一,其温润的性格和灵秀的诗意,体现在成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独具特点的蜀绣蜀锦,清雅醇香的饮茶文化,美轮美奂的成都美食,望江公园的翠竹,杜甫草堂的绿阴,龙泉、新津、三圣花乡的鲜花,让成都人有更好的心情和条件去享受生活,咀嚼幸福。也因为成都林木的繁盛,翠竹的鲜嫩,给地球上最古老的物种之一大熊猫留下了一片生存的天空,使得这个珍稀的物种能够在千年万代的无数危险之中,在成都以及周边地区搭上了它们生存的方舟。目前,成都已经成为世界保护大熊猫的中心城市,成都已经有了熊猫城的美誉。这一切构成了成都独具特色引领风流的休闲文化。曾经有人对成都的休闲文化不理解而多加诟病。其实,休闲是人类的一种生存方式,它是禁锢、紧张、成规的天敌。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如果没有休闲作为调节,绷紧的弦迟早会断裂。不唯如此,休闲本身也有其独立的价值,那就是创造,闲能生慧,闲能益智。成都人的从容、澹定的自由心境以及对幸福的自觉追求,构建了成都人独具的文化品格。何况,休闲文化与第三产业的发展密切相连。就此而言,成都的休闲功不可没。
自古江山不负人。成都悠久的历史,富饶的物产,丰厚的文化,火样的激情,造就了成都这块土地上生长出来的优秀儿女。他们当中有阳刚威武的军事领袖,也有才华横溢柔情似水的诗人墨客,从李冰父子到刘备、诸葛亮,从彭家珍到朱德、陈毅,他们或造福于民,或书写历史。他们因成都这块热土而血肉丰满,气宇轩昂,成都的名声也因为他们而远扬。他们或壮怀激烈,建立殊勋,或在成都刻苦学习,励志成功。成都给了他们走向世界的第一个助力器,成都给了他们长成巨人的丰饶土壤。从扬雄到司马相如,从李白杜甫到郭沫若巴金.他们或生于斯长于斯,对这块土地有浸入心脾的爱;或客居此地,来了就不想离开。刚柔相济的成都,孕育了跨越千年的风流人物。
在5.12汶川大地震袭来的时候,成都经受了它建城以来最大的一次考验。距离这次特大地震中心只有几十公里的成都主城区,因为地质结构的原因安然无恙,显示出了古人在选址建城时候所显示出来的神奇智慧。而在都江堰等部分遭受地震较为严重的地区,成都人又表现出了泰山压顶不弯腰的刚强和气概。在面对地震的时候,成都所担当的救援通道、基地、窗口的作用,在世人面前显示了成都人坚韧从容仁爱感恩的品质。同时面对灾难,成都人仍然不乏幽默本性,仍然不失爱生活、会生活的特质。
在新世纪到来以后,成都这座城市更以一种崭新的姿态创造着自己的历史,曾经在中国的一些历史关头显示出自己气概和魄力的成都人,在这座城市的建设当中,又焕发出了自己的胆识、气魄和活力。在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实践当中,以会生活、善休闲著称的成都人,在尽自己的全力做一件改变中国几千年城市和乡村二元结构的事情。破解城乡二元结构,被学者称为“天下第一难”,它对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战略性的意义。于此,成都人再一次表现出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以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大胆探索,大胆试验,大胆改革,走前人未走之路,辟前人未辟之境,打破了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的定式,取得了创造性的成果。现在成都方式、成都实验,已经在全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成都向世界说明,成都这座城市,绝不只是温柔之乡,成都人不动则已,一动就是大动作,一动就是石破天惊的伟大实践。可以说,成都人性格当中,刚柔相济的DNA,在这场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践当中,体现得最为淋漓尽致。
在新中国60年的大时代里,成都人有了机会把自己的特长尽情发挥,他们顺应成都独特的文化,独特的自然,独特的历史,以及由此产生的独特的性格和智慧的DNA,在这个大时代里,找到了自己激情燃烧的动力和喷发口,找到了自己的行动方向,比起历史上的任何时候,成都在这60年里,尤其是在近10年里,把自己的刚柔相济的特点发挥得最为彻底,最为有效。
松乔先生以此书为新中国60年祝福,为成都的历史和现实做见证,这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是一件有价值的事情。尽管此书有限,但成都无限。成都历称天府,今天在国际语境中又有“中国的中国” 之称。由是,认识成都,了解成都,不仅是成都发展的需要,而且对认识中国也大有裨益。愿以后有更多关于成都的好书出现。
何开四
2009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