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内容简介作者简介目录书摘插图讨论
热点聚焦
扩大内需与宏观政策安排
从当前危机看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华尔街之殇和中国经济转型
金融危机值得注意的几个现象
改革与发展
中国还得“不高兴”一些年
无处藏身的财富空间
寻找地方经济的增长极
医保与医改路在何方
探索与争鸣
再论废除院士称号
不要误读次级债风险
山寨制造与信用建设
日本《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及其启示
短论
拉动民间投资要有新思路
北京交通拥堵背后的经济学思考
斯巴达和雅典的经济学启示
发展不可一味依赖空间拓展
调研报告
实践科学发展的新探索
热点聚焦
扩大内需与宏观政策安排
受美国次贷危机与全球金融风暴的影响,2008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对外出口严重萎缩,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农民工大举返乡,就业问题空前突出。为此,国务院于2008年11月果断地推出了扩大内需的新举措。现在看来,这些措施是有力的,实施效果也是好的。不过从宏观层面看,有些政策还似可完善。这里就这个问题谈一些意见,并与大家商讨。
一、扩大内需是权宜之计还是长期方针
1998年中央首次提出要扩大内需,当时的背景,是为了应对亚洲金融危机。而这次美国次贷危机引起全球金融风暴,中央又再度强调扩大内需。这样就给人们一个印象,似乎扩大内需只是针对金融危机的权宜之计。或者说,没有金融危机,就不必扩大内需。其实这种看法是错的。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要“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既然是方针,当然就不是一般的应急措施。
这里有个问题,假如没有这次金融危机,中国要不要扩大内需?我想答案是肯定的。前些年,我们实施出口导向型战略,中国经济的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国家统计局2008年8月公布的数字表明我国对外依存度超过60%。这个数字现在学界有质疑,但不管怎么说,中国经济过度依赖出口是事实。只要欧美市场一有风吹草动,国内经济就下滑,这样与其受人牵制,倒不如在扩大开放的同时,立足扩大内需。
当然,这并非说过去的出口导向型战略不对,对任何一项政策,都应放到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去评价。回顾“二战”后的经济史,其实所有在战后迅速致富的国家,都是靠出口导向型战略起家的。1945年的欧洲,弹痕累累,满目疮痍,重建家园需要从美国购置大量的设备,相应的资金从哪里来?马歇尔计划是个开端,但也仅仅是个开端,源源不断的后续资金,靠的是欧洲对美的贸易顺差。美国敞开其温暖的怀抱,给战后欧洲以极大的抚慰。
与欧洲同样幸运的还有日本。日本是一个资源匮乏的国家,面积狭小,国内市场容量有限,就在60年前,它也没发达到哪里去。但日本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它把握住了世界市场的每一个机会,从中东进口石油,向世界倾泻产品。不到40年的时间,曾经的战败国就一跃成了世界第一大债权国。其他像亚洲“四小龙”,以及后来的亚洲“四小虎”,又有哪一个不是靠出口导向型战略起家的。
但是,真理再往前走一步,则可能是谬误。如果有谁认为,成功的经验可以一劳永逸,就大错而特错了。1997年以前,几乎所有的人都众口一词,说21世纪是亚洲的世纪。然而,历史却开了一个近乎残酷的玩笑,亚洲的世纪还没有来临,金融危机却抢先到来了。东南亚等来的不是进一步的繁荣和兴旺,而是破产、失业、收入的下降和生计的窘迫!
任何成功的模式,都有它成功的土壤。战后的世界格局,是一个冷战的格局。为了对抗共产主义的阵营,为了让其盟友尽快富裕起来,以分担日益庞大的军费开支,美国慷慨地对其盟友开放了市场。那个时候的美国太强大了,强大得不附加任何条件。欧洲、日本和亚洲“四小龙”,都是因此而成功的。
然而,成功却带来了新的问题。美国人很快发现,那些曾经依偎在他翅膀下面的小鸟,在羽翼丰满之后,不再需要他的保护,而是要与美国人分庭抗礼了。于是,美国的策略开始转变,对市场准人提出了越来越多的附加条件。而苏联的解体,又加速了这一转变的进程。共同的敌人不存在了,大家抱团的愿望也就不再迫切了。欧洲通过加快共同市场的建设,努力缓解了这一转变的冲击,而亚洲没有做出任何有效的反应,不得不面对越来越压抑的市场空间。昔日的土壤不存在了,曾经成功的模式,也就不再那么熠熠生辉了。
当今世界三大经济巨人,有两个在亚太。因此,中国要走向世界,首先必须融入亚太。而这种融入必须正视一个问题,就是亚太地区畸形的贸易结构。畸形结构的一极是日本,另一极是美国,前者长期保持着巨额的贸易顺差,而后者则是巨额的逆差。位于两极之间的国家,几乎全都是通过美国的逆差,来获得美元,支付给日本,以扩大日本的顺差的。问题在于,任何一个国家承受逆差和顺差’的能力,都有一个限度,美国和日本也不例外。
可以设想,如果把一个人上半身所有的静脉血管都堵住,心脏只能通过动脉向大脑供血,而大脑的血液却不能往心脏回流,将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用不了多长时间,心脏就会衰竭,而大脑将要爆炸!国际贸易也是这个道理,一旦美国再也无力承担巨额逆差,亚太地区的贸易,必将崩溃无疑。事实上,10年前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就已经向我们敲响了警钟。
当前我们面临的问题:一方面,受金融危机的打击,美国已经无力独撑天下了;另一方面,在亚太地区,如果要为出口导向型战略再造成功的土壤,唯一可能的“火车头”只能是日本。但与其相信日本会这样做,不如相信这种战略已经走到了尽头。
在经济全球化的年代,市场是最重要的战略资源。谁掌握了市场,谁就占据着最有力的竞争地位。中国有13亿人口,国内市场潜力巨大,几乎所有的国家都对它垂涎三尺。这可是个硕大的“金饭碗”,而且就在自己的眼前。如果对它视而不见,弃之不顾,总想去云游四方,到外面去化斋求缘,那么,万一化缘不成,待E1后空腹而归的时候,原来的“金饭碗”还会属于我们吗?
二、扩大内需重点是刺激投资还是拉动消费
回想10年前,当时政府扩需的重点是刺激投资。有事实为凭,1998年财政发行1000亿元特别国债,另有1000亿元配套贷款,都尽数用在了基础设施建设。跟下来几年,政府虽也强调消费的作用,并启动了消费信贷,但扩需的重点,却仍在投资方面。
这回政府扩需却不同,比如今明两年拿出4万亿元扩需,优先考虑的则是民生。而且中央说得很明确,要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温总理也曾多次表示要重点刺激消费。我完全赞成把扩大消费作为扩需重点,但绝不是说上次重点刺激投资有何不妥,当时我们基础设施薄弱,加大投资当然是对的。
然而今非昔比,今天的情况变了,我们也不能因循守旧。当然,当下许多人对政府把消费作为重点不理解,恐怕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凯恩斯也曾主张重点刺激投资。其理由就是那个所谓的“投资乘数”理论。
举个例子。比如某发电厂投资100万元,其中80%去买煤,20%发工资,若煤矿把煤卖给电厂,便得80万元的收入;假定煤矿再用这80万元的80%买机械,20%发工资,那么机械厂可得64万元的收入;机械厂用64万元的80%买钢铁,20%发工资,则钢铁厂可得51.2万元的收入。依此类推,当初电厂100万元的投资,最后会给社会创造出500万元的总收入。对投资乘数,大学经济学课本皆有介绍,而且分析逻辑严密,无懈可击。
可应该追问的是,投资能创造收入、放大需求,消费不也照样能够吗?假若消费者拿100万元去买私家车,那么汽车厂可得100万元收入。汽车厂有了这100万元,可再用80万元买钢材,20万元发工资,则钢铁厂可得80万元收入。接着推下去,100万元的消费带动的总需求,不同样也是500万元?可见,用投资乘数证明投资是扩需重点,多少有些瞒天过海的味道,理论上未必站不住。
事实上,投资与消费,都能拉动内需,至于何者更有效,须慎重权衡才可定论。至少,有两点值得考虑:第一,短期看能否减少过剩;第二,长期看能否增加新的过剩。若以这两点判断,消费无疑比投资更具优势。
投资虽可减少当期过剩,但日后将形成更大的供给,对原本过剩的经济会雪上加霜。对此,凯恩斯曾提过一个办法,即政府把劳力组织起来去挖沟,然后再让另一批人把沟填起来。这样一挖一填,既耗费了社会存货,而又没有增加产品,故不会导致新的过剩。.
不错,挖沟填沟可以扩需,但这种劳民伤财的事,政府怎可以去做呢?倘若政府不能做,那么就得改换思路,把刺激消费作为重点。问题在于,就当前中国的情形论,刺激消费也非易事,其中最大的难题就是消费者收入普遍偏低。有人说,中国消费不足,是由于国人观念保守,不如欧美人潇洒。其实,这哪里仅是观念问题,纵然你开明,也想学人家阔佬富婆,一掷千金万金,可要是囊中羞涩,你学得了吗?
很明显,要刺激消费,必须先提高国人的收入。对这事,学界翻来覆去讨论了好几年,而多数人的意见,是加薪没有钱。本来,上届政府就曾打算替大家加工资,结果也因缺钱而搁浅。钱到底是什么?直白地说,钱就是资金,是物资与纸币的总称。由此想深一层,政府说缺资金,不一定是缺物资,也可能是缺纸币。计划经济时期政府说缺资金,那时缺的是物资;今天我们生产过剩,可政府仍说缺资金,那么现在所缺的,显然不密,无懈可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