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内容简介作者简介目录书摘插图讨论
佛教产生于印度。相传公元前6~前5世纪中,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王子悉达多·乔答摩创建。传入中国后,其教义开始同中国传统伦理和宗教观念相结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许多宗派,对中国哲学、文学、艺术和民间风俗产生了影响,发展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佛是梵文音译,意思是觉悟了的人。那么,人需要觉悟吗?如果需要的话,觉悟的关键是什么?根本途径又是什么?这三个问题分别涉及三个理论领域,即人生观、世界观、方法论。
先看第一个问题。佛家的回答是需要觉悟。因为人生的本质是苦难,任何一个人,不管是谁,都生活在痛苦和烦恼中,然而可悲可叹的是,人们却不明白造成苦难的原因,继续原来的追求,以为这样就可以减轻和摆脱苦难,孰不知结果正好相反,人在苦海中轮回不已。所以人需要从沉迷中觉醒过来。那么,觉醒的关键是什么呢?这是我们说的第二个问题,佛家的回答是“空”,也就是根本扭转人的世俗观念,把原先认为是实有的东西,诸如财富、美色、权位,乃至人自己,总之整个世界视为幻象,从而放弃以往的追求。没有了追求也就不再有痛苦。那么,怎样才能实现观念转变呢?这是我们说的第三个问题,佛家的回答是修心。因为所有的一切,不仅思想观念,也包括物质现象,都是心的产物。人们心中的世俗念头寂灭了,达到超然状态,也就获得了解脱。可以说,苦难、空幻、修心,是佛家思想的三大支柱。
佛家概略
人生与现实
一、苦难的人生
1.生死之苦
2.欲求之苦
3.欢愉之苦
二、虚幻的人世
1.人世是幻象
2.人世无根基
3.人世无常
人在因缘中
一、灵魂与肉身
1.人的构成
2.灵魂不死
3.不沉迷肉体
二、因缘
1.什么是因缘
2.十二因缘
3.三世因缘
众生的轮回
一、世界
1.世界图式
2.三界六道
3.六道轮回
J./\趄牛匕幽
二、因果业报
1.业因
2.果报
3.一切在己
积德行善为明天
一、五戒
1.不杀生
2.不偷盗
3.不邪淫
4.不妄语
5.不饮酒
二、福德
1.善:幸福的根源
2.孝:善的发端
3.善行和善心
跳出自我看世界
一、妄见
1.清我见
2.除俗见
3.去贪念
二、平等
1.众生平等
2.人人平等
3.普度众生
修行之道
一、修心是根本
1.修心
2.慈悲心
3.忍让心
二、开慧是关键
1.正直心
2.平常心
3. 自主心
佛家概略
佛教产生于印度。相传公元前6~前5世纪中,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王子悉达多?乔答摩创建。传入中国后,其教义开始同中国传统伦理和宗教观念相结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许多宗派,对中国哲学、文学、艺术和民间风俗产生了影响,发展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佛是梵文音译,意思是觉悟了的人。那么,人需要觉悟吗?如果需要的话,觉悟的关键是什么?根本途径又是什么?
这三个问题分别涉及三个理论领域,即人生观、世界观、方法论。
先看第一个问题。佛家的回答是需要觉悟。因为人生的本质是苦难,任何一个人,不管是谁,都生活在痛苦和烦恼中,然而可悲可叹的是,人们却不明白造成苦难的原因,继续原来的追求,以为、这样就可以减轻和摆脱苦难,孰不知结果正好相反,人在苦海中轮回不已。所以人需要从沉迷中觉醒过来。那么,觉醒的关键是什么呢?这是我们说的第二个问题,佛家的回答是“空”,也就是根本扭转入的世俗观念,把原先认为是实有的东西,诸如财富、美色、权位,乃至人自己,总之整个世界视为幻象,从而放弃以往的追求。没有了追求也就不再有痛苦。那么,怎样才能实现观念转变呢?这是我们说的第三个问题,佛家的回答是修心。因为所有的一切,不仅思想观念,也包括物质现象,都是心的产物。人们心中的世俗念头寂灭了,达到超然状态,也就获得了解脱。可以说,苦难、空幻、修心,是佛家思想的三大支柱。
人们往往将烧香拜佛视为佛家的最重要特征,其实这是天大的误解。佛学恰恰是否定神的。在佛教的诞生地古代印度,包括社会等级制度在内的世界被认为是神创造的,因而是神圣不变的。佛教颠覆了这个观念,把神降低为与人、动物一样的众生,不仅剥夺了它创世造物的资格,而且把它也放进六道轮回中旋转。这样一来,现实世界的神圣性也就被打破了,它不过是处在变化中的幻象。打倒了神,也就解放了人。人生不由神来决定,也不由佛来决定,没有谁能支配入的命运,人的一切都是他自己造成的。人想的、说的和做的,一定会带来相应的结果,佛家叫业报,所谓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就是命运,一种由人自己创造出来但又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力量。所以说求佛不如求己。
譬如,一个优秀运动员,由于压力过大,心理失常,技术变形,败下阵来。造成这个结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有人说是媒体,他们太关注了;有人说是追星族,他们太狂热了;有人说是业内官员,他们希望太大了。是这样的吗?媒体怎么说,那是他们的工作;追星族的情绪怎么样,那是他们的乐趣;官员怎样制定指标,那是他们的考虑。你不能要求别人以你的意志为转移。其实,这一切完全取决于你自己,你把名声、利益、面子看得太重了,形成了只能赢不能输的心障,这才是问题的症结。你的心念是业因,输掉比赛是果报。强调外界的压力对解决问题没有一点用处,只有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才是正途。这样看问题就是佛家思路。
在古代,佛学是外来文化;在今天,佛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综观这个转变,真应了那句老话: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佛教大约最早在公元前1世纪末,也就是西汉晚期,开始传入中国汉地。对于这种西来的异质文化, 中土知识界的心情是复杂的,经历了一个由怀疑、抵制,到接受、默认的过程。其间的风风雨雨很难用几句话说清楚,这里只讲两件事。一件是南北朝时期佛教的规模。南方的寺庙在梁代已经有2800多所,僧尼80多万人;北方的寺庙在北魏末年达到了3万多所,僧尼200多万人,气势和影响力盖过了本土宗教道教,而此时距离佛学传入中土不过五六百年的光景。另一件是唐代韩愈对佛教的口诛笔伐。导火线是宪宗皇帝迎接法门寺恭奉的佛骨,大长佛教风头。代表儒家正统立场的韩愈站出来坚决反对,上书皇帝历数佛教不讲传统思想、不遵传统礼制、不守传统道德之罪状,总之为“夷狄”之法,即外来异质文化,不仅不应该受到礼遇,反而应该给予彻底革除,以解后患。皇帝没理这个茬儿,把这位大思想家、大文学家贬为潮州刺史。
中国的皇帝并非一概礼佛,如果佛教的力量过大,威胁到地主阶级的统治地位和皇权,佛家的日子就不好过了。小的打击不说,大的劫难有四次,史称灭佛运动。它们依次发生在南北朝的北魏太武帝时期和北周武帝时期、唐代武宗时期、五代的后周世宗时期,简称“三武一宗"。四次灭佛,力度有所不同。较轻的是第一次和第四次。第一次在道教的掩护下,和尚都跑到南方去了,只留下了庙,朝廷便拿佛像出气,砸毁了不少佛像。第四次仍有道教参与其中,不过是站在敌对的方面。严格地说,这一次应该属于整顿,主要是加强国家对寺院的管理,诸如颁发寺额、对僧人进行资格考试等。中间的两次就不同了,那才叫真正的灭佛,包括拆佛塔、毁佛像、没收寺院及其田产、强令僧尼还俗,等等。
但不管打击如何残酷,佛家都挺了过来,而且很快就恢复了元气。原因很简单,民众需要它。那么, 中国的百姓为什么如此强烈地需要一种来自西方的异质文化呢?主要原因有两个。一个是佛学的基本道理具有普遍意义,无论是印度人还是中国人,处境都是相似的,心灵都是相通的,大家有着共同的思想语言。另一个是佛学在传播过程中,同时进行着本土化改造。
从思想上看,这种改造主要沿着两个方面进行。一个方面是加强和补充道德内容。佛家提倡“出家”,从思想意识上脱离家庭和社会,而儒家道德强调的就是家庭和社会责任,由此也就形成了佛家与传统的矛盾。结果佛家做了妥协。最明显的例子是北宋高僧契嵩用儒家的仁、义、礼、智、信的“五常"来解读佛门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饮酒、不妄语的“五戒"。最有说服力的例子是佛家思想中本来没有孝道的地位,后来突出了这方面的内容。佛家把修习佛理与尽孝相挂钩,强调修行本身就是孝,不仅可以使自己得到福报,同时还惠及父母和祖先,使亲人得以转生入世或天界。契嵩把孝道视为首要之善。明代高僧智旭甚至把孝道看成是所有道理的源头。孝道已经不仅仅是一种道德了,而被说成是佛家思想的出发点。
另一个方面是强化人本主义精神。佛教本来就以熄灭烦恼、普度众生为宗旨,充满了人文关怀。中国高僧进一步抹平了佛与人之间的界限,从本心、本性、智慧上把二者统一起来。提出人的心性之外没有佛。这个观点并没有背离佛教基本教义,而是有关思想的出色发挥,体现了中国学者的文化底蕴和大智慧。在他们看来,如果承认人之外有一个佛,那么佛就是一种现象,按照一切现象都是虚幻的观点,佛便成了虚假的事物,这等于否定佛。所以佛只能是一种精神、一种性质,只能存在于我们的心性中。因此佛不是别的,就是觉悟了的人。在这里,佛被人化了,人被佛化了;人性就是佛性,佛性就是人性。深受传统影响的高僧们就这样将人本主义思想不露痕迹地融进了佛学。
佛家最初是在儒、道两家的夹缝中生存和发展的,对两个方面都有所借鉴、吸收。从人的地位的角度看,佛家更接近儒家。儒家主张以人为本;佛家主张人就是佛,人的本性是最终的存在:二者有着共同的精神。在这个问题上,佛家与道家有明显区别。在道家那里,人只是宇宙中最大的东西之一,此外还有地、天、道,关系佛家一般不谈改造社会,这不是它的议题,它关注的是人的精神的解脱。佛是觉悟了的人,教是教化、教育,合起来就是使人觉悟的教育,我们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解读佛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