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内容简介作者简介目录书摘插图讨论
儒家产生于公元前六世纪,两千多年来,一直占据着中国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可以说,要认识中国、了解中国,必须要了解儒家文化。自汉代以来,儒家经典就被列入官学。后历经各代学者或编撰,或注疏,最后形成了著名的《十三经》。本书从儒家历史、学术思想及人物小传等方面展开,向读者朋友介绍了一个不一样的儒家。
儒家概略
君子的人格力量
一、理想人格的追求
1.从人出发
2.君子
3.人非圣贤
4.忠孝难以两全
5.理想的人
二、人与动物的界限
1.人兽之辨
2.不做圣贤,便为禽兽
道德是生命的核心
一、道德支配生活
1.道德决定个人抉择
2.道德决定处世态度
3.道德决定交往
4.道德是做事的前提
5.道德大于生命
二、道德决定人的素质
1.道德与才干
2.道德与知、情、意
道义的价值导向
一、道义高于欲望
1.欲望是本能
2.以道制欲
3.欲望的改造
4.知足的心态
二、道义高于利益
1.义重利轻
2.取利有道
3.应取则取
4.尽量不取
群体优先
一、克己奉公
1.公正和谐
2.爱国爱家
二、克己复礼
1.礼制
2.礼貌
3.礼仪
4.礼俗
天理与人情的统一
一、人道是天理的落实
1.天意
2.天命
二、仁爱是最大法则
1.爱人
2.惜物
3.仁的践行
仁政爱民的政治观
一、为政以德
1.尊礼正名
2.以身作则
3.道德教化
二、以民为本
1.民重君轻
2.善待民众
3.违背民心者亡
人之成为人的根本途径
一、人性善
1.同情心
2.善的普遍性
3.道德的发端
二、修养
1.养心
2.养心的要求
3.正气
奋发有为的人生道路
一、责任意识
1.立志向
2.重行动
二、使命精神
1.当仁不让
2.无所畏惧
3.自强
4.知其不可而为之
儒家人物小传
1.孔子
2.孟子
3.董仲舒
4.韩愈
5.张载
6.朱熹
7.熊十力
8.冯友兰
儒家概略
儒学发轫于孔子,但“儒"的出现却早得多。孔子是春秋晚期人,上溯经过西周,就是商朝,那时已经有了儒。
什么是儒?胡适先生说,儒是商民族的教士。教士是沟通神与人的中间角色。商朝的神主要分两类:一是上帝,一是祖先;相应地,教士也有两种:与上帝联系的叫巫,与祖先对话的叫儒。东汉学者许慎在他的《说文解字》中这样解说:“儒,柔也,术士之称。”寥寥七个字,为儒定了性。教士是从事精神活动的人,而精神是软件,所以儒是以柔的方式与世界打交道。孔子一向不喜欢兵战,见不得好勇斗狠,视其为“恶勇”,反对以强权压人的暴政,追求温和的仁政,凡此种种都可以看做是柔的注脚。这里的柔不等于顺,孔子也有着刚的一面,“知其不可而为之"式的执著就是勇,而且是大勇。
孔子主持过丧葬仪式,是所谓与祖先对话的人,而他的学说又强调包括丧葬制度在内的礼,所以他开创的学派就被称为儒家。
春秋和战国时期,儒学尽管是“显学”,风头在诸家学派中最为强盛,但并不得势,在当政者眼里是中看不中用的东西。到了西汉时期,大一统天下的格局在汉武帝手中已经最后确立,经学博士董仲舒适时提出以儒学为正统的建议,由此开辟了“独尊儒术"的先河。这离孔子去世已经过去了大约350年。从此,儒学便由民间走上庙堂,在朝野均发挥着指导作用,逐渐成为全民族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儒家的发展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其分期有不同的方法。一种是主要以历史朝代为顺序,另一种是以思想特点为区别。前者可称为多期说,后者为三期或四期说。多期说一般将儒家思想分为:1.先秦儒家,即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的儒家;2.两汉儒家;3.魏晋儒家;4.唐代儒家;5.宋明儒家;6.清代儒家。三期说是20世纪20年代以来流行的观点,将儒学划分为三大阶段:1.先秦儒家的第一期;2.宋明理学的第二期;3.以当代学者熊十力、冯友兰等人为代表的第三期。不同观点提出四期说,即先秦的孔子、孟子、苟子为第一期,汉代儒家为第二期,宋明理学为第三期,未来为第四期。第四期应该是对宋明理学的继承,但又具有现当代特色。
下面我们就以三期说为线索,看一下儒学在各个时期的特点。
儒学第一期,代表人物是先秦的孔子和孟子。这是儒家的创立和传播期。儒家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做人和如何治世,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思想前提则是“周礼”。周朝是一个以“礼"来维持社会秩序的朝代,它渗透到生活、政治以及宗教的方方面面。礼,通俗地说就是规矩,譬如,子女对父母怎样说话、怎样行礼、怎样照顾饮食起居,有着一套详尽规定,用以维持、巩固家庭内部关系。这些规矩就是子女对父母的礼。对这些具体规定进行提升、概括,就是“孝"的行为规范。孔子所做的就是对各种各样的行为规范进行梳理、完善,然后通过教育、言谈,将制度性的礼转化为思想上的道德意识。这种道德意识表现在政治上就是克己复礼,表现在人生观上就是理想人格,表现在现实生活中就是责任。
儒学第二期,代表人物为宋代的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兄弟、朱熹、陆九渊以及明代的王守仁。先秦儒家偏重于具体问题,是一种朴素的学说,理论形态不够丰满,与道家和佛家相比,理性思维尚显薄弱。为此隋唐时期的儒家开始了整合儒、佛、道三学的尝试。其后,佛学发展迅速,不同思想的相互激荡蔚为壮观。正是在这个背景下,宋代儒家继承了隋唐以来学术融合的潮流,进行了理论上的创新。其根本标志就是突出理性精神,由此把儒学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高峰,并带动了中国文化的整体进步。其理论成果被称为宋明理学。由于它与先秦儒学在理论形态上不同,又被称为新儒学。
那么,宋明理学是如何突出理性精神的呢?其基本做法是从宇宙本体的大视野中为先秦儒家的思想精神提供论证,构建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将人性、人心与宇宙本原统一起来,由此解决道德的根源性、合理性和永恒性问题。
儒学第三期,即当代儒学。可以说它是新文化运动的产物,但其思想旨趣又别具一格。新文化运动的主旨之一是“打倒孔家店”,把国民从儒家思想文化的沉重束缚下解放出来,而当代儒学的学者却主张尊孔崇儒,但同时也反对思想僵化,为区别传统,他们给自己的儒学前面加上一个“新"字,称为新儒学。新在哪里?从学术上说主要表现为思想渊源,宣称他们的思想不是回到孔子和孟子,而是对宋明理学的继承,遵循着由“内圣”到“外王”的思想路线,也就是在人心和人性的层面上使人格完善起来,从而构筑合理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环境。
宋明理学也被称为新儒学,它的“新”很大程度上来自对道家和佛家思想的吸收,从而使儒学呈现出理性思维的精神风貌。第三期儒学同样有这个特征。面对古老民族文化传统日见式微的现状和西方强势文化的挑战、入侵,面对中国的现代化问题,他们采取了吸收、改造、融合西方近、现代思想的态度。思想的吸收一定要有一个“主体”,它就像一个框架,用来整合各种思想材料。这个主体是儒学。
当代儒学的这个态度既开明又保守。说它开明,是因为对西方思想开放;说它保守,是因为以传统为根本,这与当时大多数人以西学为主体的思路大相径庭。但它的确是在为我们这个古老民族走向现代化寻求据说更为平稳的出路。从这个意义上看,如果说儒学第三期是对新文化运动的反动,就失之简单了,它同样是这场大合唱中的一个音符,只不过与主旋律不合拍罢了。儒学第三期之所以引人注目,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所谓“儒家资本主义”(又称东亚工业文明)的成功。2 0世纪六七十年代,韩国、新加坡、台湾、香港奇迹般地崛起,被一些人用来证明儒学在现代化中的价值。东亚工业文明的出现是否意味着儒学的成功,尚需进一步证明,但儒学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则是毋庸置疑的,譬如强调民族精神,突出团队意识,倡导国家主导作用,鼓励守纪律以及吃苦耐劳的品质,等等,都可以看到儒家思想的影子。
从这个粗线条勾画可以看出,儒学既是一个前后继承的学派,又是一个开放的体系。
儒家经典有五经、六经、九经、十三经、四书之说。“经"是个借用词,来自织布,古人使用织机时用两种线,一是纵的方向的线,叫经线;一是横的方向的线,叫纬线。经线是不动的,纬线绕着经线穿插。用在著述上,“经"的意思就是不变的原则,说一部书是经典,就是承认它的长效指导地位。
五经指《周易》、《尚书》、《诗经》、《礼经》、《春秋》。
再加上一部《乐经》就是六经,但这部经典早已失传,后人谁也没见过。六经其实是孔子办学用的基本教材。
后来,《礼经》被一分为三,分别命名为《仪礼》、《周礼》和《礼记》;《春秋》也被一分为三,分别命名为《春秋公羊传》、《春秋毂梁传》和《春秋左传》。五经中去掉《礼经》和《春秋》,加上两个一分为三,就是九经。
这九部经典加上先前的《论语》、《孟子》,以及据说由孔子口述、弟子曾参执笔的《孝经》,再加上一部词典性质的著作《尔雅》,就是十三经。
朱熹曾为四部重要著作做注释,它们是相传曾参所著《大学》、相传孔子的孙子孔仅(即子思)所著《中庸》,以及《论语》、《孟子》,统称《四书章句集注》。后来这四部著作就被称为四书。
人是历史的产物,探究历史真相,打开尘封记忆,获取智慧源泉,是人类天然的本能。但历史从来都是时代的产物,它的丰富、鲜活,光怪陆离,千人千面,就后人评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可谓常理常情。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地位卓绝,影响至深,一直是学术界和世人关注的焦点。不过,由于种种原因,时下坊间关于清代历史的著作虽然汗牛充栋,但任意发挥、影射曲解、以讹传讹的现象,却比比皆是,让人触目惊心。如何吸收和借鉴国内外清史学界已有的研究成果,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学术研究的立场和可靠的文献资料记载为依据,廓清世间种种不实传闻、戏说,还原历史的本色,并转化为易于被社会各界接受的知识,是历史学研究者不容推辞的责任和义务.《清宫档案证史书系》就是这一尝试的产物。
本书系有别于帝王的个人传记或现在流行的历史教科书,力图集学术研究、成果转换、文化普及、传统文化教育诸功能于一体。全书系分为十二册,按照清王朝近三百年由盛而衰的历史轨迹,以清朝十二帝为主轴,以各个朝代的重大历史事件为线索,通过对清宫档案资料的系统挖掘,力争较为全面地揭示出有清一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将真实的历史还原于大众。
档案是了解历史真相最直接的第一手材料。流传至今的清代档案浩如烟海、卷帙浩繁,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清代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思想、文化、民族、宗教、宫廷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而成为我们今天了解清代历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
本书系坚持科学严谨的态度,忠于原始史料记载,将档案资料作为历史叙述的基点、重点和亮点。通过档案资料的搜寻、排查、分析、佐证及揭秘等相关过程,力图以档案证史,以档案明史,以档案补史。各个分册的专家学者在写作的过程中,根据原始档案资料,拣选清代十二朝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由此确定每一分册的话题。各分册作者在对档案资料的寻找、翻查、分析.、佐证中,对各个话题进行挖掘与分析,得出结论,还历史以真实面目。在对档案资料的处理和写作上,突出了原创性、学术性及知识性。当然,尽信书不如无书,清代档案价值的局限性也不言而喻。所以我们在写作过程中,同样非常注重各种材料的参照对比、考异辨析,以陈述历史真实为第一要务。
在中国青年出版总社韩亚君副总编辑精心策划、中国青年出版总社中青人分社林栋总编辑组织落实下,十几位历史学青年学者与中青人几位年轻编辑通力合作,经过将近两年的努力,完成了本书系的撰稿和编辑加工工作。我们希望能通过这样的努力,在客观论述清代历史演化的背景基础上,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汲取历史智慧,但能否如愿,还有赖于读者诸君的评判。
徐兆仁(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教授)
2008年4月8日于北京
儒家概略
儒学发轫于孔子,但“儒”的出现却早得多。孔子是春秋晚期人,上溯经过西周,就是商朝,那时已经有了儒。
什么是儒?胡适先生说,儒是商民族的教士。教士是沟通神与人的中间角色。商朝的神主要分两类:一是上帝,一是祖先;相应地,教士也有两种:与上帝联系的叫巫,与祖先对话的叫儒。东汉学者许慎在他的《说文解字》中这样解说:“儒,柔也,术士之称。”寥寥七个字,为儒定了性。教士是从事精神活动的人,而精神是软件,所以儒是以柔的方式与世界打交道。孔子一向不喜欢兵战,见不得好勇斗狠,视其为“恶勇”,反对以强权压人的暴政,追求温和的仁政,凡此种种都可以看做是柔的注脚。这里的柔不等于顺,孔子也有着刚的一面,“知其不可而为之”式的执著就是勇,而且是大勇。
孔子主持过丧葬仪式,是所谓与祖先对话的人,而他的学说又强调包括丧葬制度在内的礼,所以他开创的学派就被称为儒家。春秋和战国时期,儒学尽管是“显学”,风头在诸家学派中最为强盛,但并不得势,在当政者眼里是中看不中用的东西。到了西汉时期,大一统天下的格局在汉武帝手中已经最后确立,经学博士董仲舒适时提出以儒学为正统的建议,由此开辟了“独尊儒术”的先河。这离孔子去世已经过去了大约350年。从此,儒学便由民间走上庙堂,在朝野均发挥着指导作用,逐渐成为全民族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儒家的发展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其分期有不同的方法。一种是主要以历史朝代为顺序,另一种是以思想特点为区别。前者可称为多期说,后者为三期或四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