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内容简介作者简介目录书摘插图讨论
嘉庆皇帝生于乾隆二十五年,乾隆第十五子他秉赋聪慧,博览史书,觉得乾隆的青睐,而荣登皇帝,但此时的大清,已因乾隆晚年的好大喜功、和珅的贪婪卑劣、官吏的玩忽职守而风雨飘摇。为了重整山河,嘉庆首先拿第一大贪官珅开刀,大刀阔斧地整饬吏治,先后铲除了一大批贪官污吏,但他性情优柔寡断,对弊政多是惩而不杀,戒而不绝。可以说,嘉庆执政的二十五年,也正是他为吏治伤透脑筋的二十五年,这不能不说是他一生最大的遗憾,大清“唐乾盛世”的好时光从他手中开始败落。
本书系有别于帝王的个人传记或现在流行的历史教科书,力图集学术研究、成果转换、文化普及、传统文化教育诸功能于一体。全书系分为十二册,按照清王朝近三百年由盛而衰的历史轨迹,以清朝十二帝为主轴,以各个朝代的重大历史事件为线索,通过对清宫档案资料的系统挖掘,力争较为全面地揭示出有清一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将真实的历史还原于大众。
本书是该书系的其中一册,介绍了嘉庆皇帝的故事。
高换婷,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毕业,现为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保管利用部副主任、研究馆员。参与撰写的著作主要有《乾隆皇帝与马戛尔尼》、《御笔诏令说清史——影响清朝历史进程的重要档案文献》、《紫禁城皇家生活全景》、《清代档案图录汇集》等。撰写论文有《(清朝修史与<清史稿>编纂研究》、《嘉庆朝宗室人口迁移评述》、《清册封使赵文楷、李鼎元赴琉球活动浅析》、《清代档案的副本制度》、《试论明清档案的开发与利用》以及清官史方面论文多篇。并参与多部《清代档案史料汇编》工作。
登基大典始末
一、乾隆帝禅位不归政
二、皇太子称帝无实权
三、心酸的立储过程
四、皇宫里的家宴
五、帝王天下二人分
六、卧薪尝胆的岁月
嘉庆亲政面临的难题
一、盛世凸显衰音
二、危机悄然而至
三、封密百年的祈祷
四、“勤”字为先促发展
五、讲平等讨治国真经
六、心有余而无力回天
解密千叟盛宴
一、群臣众叟的节日
二、膳桌上的美酒佳肴
三、账单中的疑团
揭秘白莲教农民起义
一、教首被杀官逼民反
二、巾帼不让须眉的王聪儿
三、回师襄阳起义军受挫
四、喋血深谷香魂出窍
梦幻般消失的“阿房宫”
一、大火连环烧三殿
二、《罪己诏》太上皇自责
三、宫中灯火管制的诀窍
四、洋灭火器进宫了
档案揭秘和珅之死
一、春风得意的皇帝宠儿
二、外国人眼中的“二皇帝”
三、多行不义必自毙
四、二十大罪状揭晓
五、施“皇恩”和珅免遭凌迟
六、带不走的家财到底有多少
清帝册封琉球国王始末
一、传统的宗藩体系
二、册封琉球国王的使者
三、中琉文化的传播人
玉不琢不成,人不学不知
一、永琰的学习课本
二、情深意切的师徒关系
三、“知不足”的学者
永定河百年遇洪灾之谜
一、宫内宫外一片狼藉
二、开国库取钱粮赈济灾民
三、让“无定河”永定无灾
嘉庆遇刺之谜
一、神武门前的刺客
二、闯皇宫的教民
三、皇帝挥泪写检讨
四、皇宫安全的秘诀
皇帝称奇的大案
一、闲聊中显露贪财野心
二、皇帝惊呼:奇!奇!奇!
三、钦点治罪花翎不保
四、值得深思的启示
木兰秋狝衰落的真相
一、踏上木兰之路
二、有趣的草原围猎图
三、木兰围场的衰落
四、勇敢的摔跤勇士
皇族子孙重返故土之谜
一、解析爱新觉罗家谱
二、光环下的皇亲国戚
三、皇家之泽五世而斩
四、喜忧参半的改革之路
五、重返白山黑水
闯关东的艰难历程
一、龙兴之地的戒规
二、人口异军突起
三、学者的忠告与建言
四、被阻隔的关隘
禁烟令颁行始末
一、贩卖鸦片的黑店
二、罂粟花下的累累白骨
三、吸食鸦片者重罚
四、白银外流国力渐衰
五、禁烟令埋下战争伏笔
宫廷人参掉包案
一、养生之佳品美容之妙方
二、广袤的参场日渐荒芜
三、以假乱真的秧参崛起
四、偷梁换柱终被识破
贡院内外的舞弊风波
一、路漫漫科举艰辛路
二、惊叹科场舞弊高手
三、再现考场作弊实物
四、作弊案皇帝讨说法
英吉利使臣铩羽而归
一、再次访华的中国通
二、不可更改的礼仪
三、战火不期而至
后宫女人的命运
一、福运最短的皇后
二、坐宫最长的妻子
三、统领六宫的贤内助
扑朔迷离的死因
一、寿登周甲的皇帝
二、驾崩热河死因扑朔迷离
三、入土皇陵夫妻团聚
登基大典始末
乾隆二十五年(1760)十月初六丑时,在京郊圆明园行宫内的“天地一家春”中传出婴儿阵阵清脆的哭声。“是个阿哥。”有人轻轻地说了一声,母亲魏佳氏清秀苍白的脸颊上顿时浮起了幸福的红晕。此时,乾隆帝将襁褓中的儿子轻轻抱在怀中,望着红润可爱的小脸,一种幸福和喜悦油然而生。按排序这是乾隆帝的第十五个儿子,按辈分取名永琰。有谁能想到,36年之后,这位小皇子竟登上高高的金銮殿宝座,成为清朝入关后第五位皇帝。更难得的是他所经历的是一场亘古罕遇的禅位大典,成为了中国封建社会禅位制度之绝唱的最后见证人。
一、乾隆帝禅位不归政
乾隆非常注重养生之道,身体健康、精力充沛。在他83岁生日的宴会上,一位来自英国的使臣描写道:“乾隆皇帝年已八十有三,而精神矍铄,貌似六十许人,其心思亦颇灵活,富于决断及自信。”又写道:“皇帝身材约高五英尺十英寸,虽背已微偻,而精神甚好,目作黑色,鼻尖钩曲,略如鹰喙。举动神情,颇具英明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