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关于我们|

当前位置:中国青年出版总社 >> 资讯 >> 书刊评介 >> 一个有情的自我

一个有情的自我

来源: 都市时报    作者:李德南    2017年3月01日    字体:     浏览:1348

对于冯娜来说,抒情可视为其诗作最最核心的词语。她的诗甚少鸿篇巨制,而是以短章为主,可视为对中国诗之抒情传统的赓续。

冯娜出生于云南,是白族。在她的新诗集《无数灯火选中的夜》(中国青年出版社2016年6月版)当中,有很多都写了她那亲爱的云南。云南,是她的写作根据地,是诗意的源泉,也是诗作的重要母题。

在《云南的声响》一诗中,冯娜这样写道:在云南 人人都会三种以上的语言/一种能将天上的云呼喊成你想要的模样/一种是在迷路时引出松林中的菌子/一种能让大象停在芭蕉叶下 让它顺从于井水。

表面看来,这里所写的是语言,真正关切的,却是语言背后的存在。语言的多样,暗指的是存在的多样,这种存在样式还是充满人性、灵性与神性的,是天人合一、人神共存般的自由境界。冯娜还孜孜不倦地书写云南境内的湖泊与河流,书写云中村落,书写小时候所见过的“木匠”、“滇西公路边卖甘蔗的人”、“龙山的女儿”。这些诗篇并非是经验的简单再现,而是不同经验之间的对话、冲突与融合。

行走,以及行走中的见闻,也是冯娜诗作的重要母题。对于现代人来说,生而自由不过是理念和理想,其实无所不在枷锁之中。现代性的规训首先来自时间,尤其是在朝九晚五的工作时间中,人变成单向度的人,主体沦为客体。“在路上”却可以让生命获得不一样的可能,脱离单一,走向丰富。

冯娜也时常写个人与亲人之间的深情,尤其是父亲与母亲,时常成为其诗作的主角。《接站的母亲》《母亲》《与父亲掰手腕》《云上的夜晚》等等,都是这方面的重要诗作。其中所呈现的经验,颇有私人性质,却又能引起共鸣。

对于冯娜来说,抒情可视为其诗作最最核心的词语。她的诗甚少鸿篇巨制,而是以短章为主,可视为对中国诗之抒情传统的赓续。冯娜的诗并无现代诗中普遍存在的激进面貌,对她来说,写作首先不是为了在知识学上寻求价值,比如形式上的革新,或技艺上的突破。她无意于成为先锋,不以“必须绝对现代”为旗帜,而宁愿以后撤的方式来成全自己。

冯娜并非是一个拙于现实生活而执意活在想象世界中的人,事实上,我曾多次在饭局上见识过她的从容、机智与妥当。因此,对于她来说,诗在生存论上的意义不在于逃避现实世界,而是借此坦然面对一个敏感的自己,让那纤细的感情可以理所当然地存在。究其根本,写诗就是为了让深情得以建立,让“我”始终对能对世界保持兴趣与好奇,也让“抽象的抒情”获得实在的形式并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从过去通往未来,从而让每一刹那的深情免于被遗忘。而一个有情的自我,也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形成。(李德南,转载自《都市时报》)

顶:202 踩:194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0.35 (691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4 (683次打分)
【已经有0人表态】

读者服务|经销商服务 |作者服务|人才招聘|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6 中国青年出版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2031540号-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京)字第146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4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