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关于我们|

当前位置:中国青年出版总社 >> 资讯 >> 书刊评介 >> 感悟生与死:哀动于衷,情溢于文

感悟生与死:哀动于衷,情溢于文

来源: 世界华人周刊    作者:江少川    2016年2月29日    字体:     浏览:1312

——读杨恒均《伴你走过人间路》

以写博客而名满海内外的杨恒均,最擅长的是写时评、国际问题方面的博文,在千万粉丝的印象中,杨恒均是一位理性、严肃、敏于思考而善于思辨的评论员。读者往往会被作者开阔的视野、敏锐的观察、超前的思维与深邃的思考所折服,为他对民主的奋笔呼吁,对老百姓的深切关怀而肃然起敬。而在我读了他的《伴你走过人间路》(中国青年出版社2014年1月版)以后,才惊讶地发现了他身上另外的一面,他那兼智者与平民于一身的情怀,他的感性、他的情愫、他的柔肠、他的细腻。读罢书中的那篇代序《母亲的剪报》,就禁不住潸然泪下了。

“感人心者,莫大乎情。”《伴你走过人间路》抒发了对父母、亲人、孩子的至情至爱。尤其是记叙了守护在母亲病榻前那段时间的真实的心迹与随想。杨恒均说:“我给你的只有赤裸裸的真实和真诚——真实的事实和真诚的想法。”

这种至情至爱为什么感人?对母亲的情与爱,人皆有之。首先是真实,毫不掩饰地袒露自己的心迹与想法,甚至是解剖自己的心怀。移居海外多年,远在澳洲的杨恒均,得知母亲患绝症后,辞去工作、告别悉尼的家人,赶回到湖北随州的老家,陪伴在在病榻前守护母亲,这并非海外的游子都能做到的。这期间他返回澳洲,又想方设法在悉尼为母亲求医问病、查阅中外文资料。《伴你走过人间路》用了十多万字真实记述了这段岁月的经历,笔泻浓情,淋漓尽致。这种“真实”,其一在于自然,写出了情感的渐“省”、渐“悟”、渐“变”的过程,这种展示真实可信,不虚假,不煽情,是许多人都经历感受过的,因而能记起读者普遍的心理共鸣。如本书的代序《母亲的剪报》:母亲得知“我”要回家,两个月前就开始作计划忙乎起来,吃、住、穿都备齐全了。“我”回到老家的第三天,一直忙着张罗的母亲才有空坐下来叙家常,讲的都是人生的大道理。这时,“我”开始觉得母亲啰唆了,这些大道理是几十年母亲反复讲过的。“我”不耐烦了,“下半个月,我越来越多地打断母亲的话,越来越多地感到不耐烦了”。离开老家之前,母亲把她精心收藏的一叠厚厚的剪报拿出来让儿子带上,这些剪报都是时事与保健方面的,“我”为难了,而剪报中飘下的有张小纸片,母亲却迅速捡起来不给“我”看,母亲说“那不是给你看的”。而那篇《当我老了》的短文深深触动了“我”,从此把它镶在了镜框里伴随,“与像我一样的游子共享”。

我拿起那张小小的剪报,发现是一篇小文章,题目是“当我老了”,我一口气读完这篇短文:

当我老了,不再是原来的我。请理解我,对我有一点耐心。

当我把菜汤洒到自己的衣服上时,当我忘记怎样系鞋带时,请想一想当初我是如何手把手地教你。

当我一遍又一遍地重复你早已听腻的话语,请耐心地听我说,不要打断我。你小的时候,我不得不重复那个讲过千百遍的故事,直到你进入梦乡。

当我需要你帮我洗澡时,请不要责备我。还记得小时候我千方百计哄你洗澡的情形吗?

当我对新科技和新事物不知所措时,请不要嘲笑我。想一想当初我怎样耐心地回答你的每一个“为什么”。

当我由于双腿疲劳而无法行走时,请伸出你年轻有力的手搀扶我。就像你小时候学习走路时,我扶你那样。

当我忽然忘记我们谈话的主题,请给我一些时间让我回想。其实对我来说,谈论什么并不重要,只要你能在一旁听我说,我就很满足。

当你看着老去的我,请不要悲伤。理解我,支持我,就像你刚开始学习如何生活时我对你那样。当初我引导你走上人生路,如今请陪伴我走完最后的路。给我你的爱和耐心,我会报以感激的微笑,这微笑中凝结着我对你无限的爱。

一口气读完,我差一点忍不住流下眼泪。这时母亲走出来,我假装什么也没有发生。我随手把那篇文章放在这一捆剪报里,然后把我的箱子打开,取出一套昂贵的西装,把剪报塞进去。我看到母亲特别高兴,仿佛那些剪报是护身符,又仿佛我接受了母亲的剪报,就又变成了一个好孩子。

那捆剪报真的没有什么用处,但那篇“当我老了”的小纸片从此以后会伴随我……

这篇短文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当初我引导你走上人生路,如今请陪伴我走完最后的路”。这篇序像一面镜子照醒了千万做子女的人之身影。人在儿时都是在父母的呵护下成长,成年,特别是中年前后,父母渐老,而他们对子女的关怀与爱丝毫未减,年纪老了,话更多了。子女们对待需要照料、关心的父母开始“不耐烦”,嫌老人唠叨、啰唆,这就是许多做子女的真实写照。杨恒均在书中把这种情绪、心理揭示得那样真切、袒露无遗,这种反思、愧疚,这种醒悟是最可贵的“真情”。
而在母亲去世之后,这种反思、愧疚更是上升为一种忏悔意识,整本书中,我们时时感受到这种情感的冲击。作者认为许多应当在母亲生前做的事而没有做,现在母亲走了,再也无法弥补了。

“清明过后,母亲走了,母亲走了”,火化前棺木打开,看到了母亲,“我猛然想起,这竟是第一次和母亲在一起,却听不到母亲来关心我来问寒问暖,这也是第一次看母亲安静地睡觉……我这个儿子从来不曾到母亲的窗户下细心等待,也没有悄声走进母亲的房间为她把被子盖好,每一次都是母亲来到我的床边,甚至在她生了白血病后,母亲还颤巍巍地来到我的寝室,东看看、西摸摸,仔细查看我的被褥,只要她老人家还再世上一天,她是不会让严寒的冬天把他的儿子冻坏的……”

质朴的语言传达出来的忏悔意识,是一种“失不再来”的痛悔,“一足失成千古恨”的永远的缺憾,这种忏悔意识、这种美的情怀这是许多人所欠缺的,而这正是“孝”的泉源、情的源头,这正是打动千万读者的所在。在当今拜金主义泛滥、物欲盛行的社会潮流涌动下,这是一种多么可贵的情怀与胸襟。我由此想到:为什么杨恒均的博文能打动人、说服人,原来他具有这样一种美的情怀、爱的情愫。

父母的去世,触发了作者对生与死这个命题的探索。这本书上编为“伴你走过人间路”,下编为“爱在人间”,概括起来就是说的生与死。生与死,这是人类谁都绕不开而普遍关注的话题。谁无父母及祖辈?下辈如何面对他们的死?人类对“死亡”的探索是多向的,如医学的、宗教的、哲学的、物理的、史学的等等,这是困扰人们永恒的话题。杨恒均在经历了父母去世的伤痛之后,阅读了大量中外文史哲方面的经典与文论,并由父母之死联想到自己与孩子,尤为可贵的是推及联想到千千万万更多的母亲与孩子,从而引发出对生与死的思考。杨恒均在书中,深深感悟到:死亡是无法逃脱的终极命运。他在书中提出的见解给人深刻的启迪:

第一,“战胜死亡不可能,但至少可以战胜对死亡的恐惧”,他在书中说道,“我们每个人都是人间的过客,总有一天会走的,但对于绝大多数无神论者,走是如此的空虚与无望,对走的恐惧远远大过走的本身”,这是通过陪伴父母走完最后人间路体悟出来的智者的感悟,是经过思考而悟出的理性的思考。

第二,作者进而想到:“我们谁也无法逃脱的终极命运,其实也是所有生的支撑,没有死亡,生命将失去意义”,死亡让智者变得更加勇敢与坚强,战胜死亡不可能,在恐惧的死亡面前,不再对世间其他所有恐惧感到害怕,战胜对死亡的恐惧是可以的。这种探索给人的慰藉与启示是:用生命温暖生命,珍惜生之可贵。

第三,是由死想到生,他辨析生与死的关系,乔布斯说过:“死亡极可能是生命最棒的发明,死亡是生命交替的媒介,送走老一代的事物,迎接新生代。”认为正因为有死才有生,要将责任与爱转移到孩子的培养与教育上,并特别提出:抚养子女是法律问题。这是一种传承、传递。杨恒均对“老有所养”与“抚养儿女”的辨析值得人们深思:认为“老有所养”应该为政府解决,“抚养儿女”是父母的职责,是法律问题。

我曾对杨恒均作过一次长篇访谈,在接受我的访谈中,杨恒均说他非常喜欢美国作家瑟琳格的《麦田守望者》,我由此想到他的“麦田”,那就是博文。杨恒均就是一位博文守望者,《伴你走过人间路》书中的内容都是在互联网上先发出来的,后来才结集成书。其中有许多篇章我也是先在博客上读到过的,可以说,我是从博客上认识他、从博文中了解他的。我在访谈杨恒均时,一直在寻求答案,他为什么那么执着、痴迷、坚守写博客?不为消遣,不为赚钱,不为名利,他为了答网友问写一篇博文,亲自买机票飞到台湾,最后只不过是为了写两篇没有人资助更没有稿费的博文。而一位有传奇经历的亿万富翁愿出30万请他主笔写自传,却被他拒绝了,他不愿意这几个月停下他的博文写作。在书中“老杨头的非正常生活”一文中有一节的小标题为“我不后悔”,他语重心长地说道:“我把本来大多数人都利用业余时间打理的博客变成了承载理想与梦想的载体。”这里用的“理想与梦想”,是作者的心语与剖白,是一种自觉的使命感、责任感。他一往情深地说道:“我真想有那样一块麦田,但我没有。只有我的博客,我的精神家园……”我深深为这种精神与梦想,为这种守望与坚韧所感动。(江少川,转载自《世界华人周刊》)

顶:187 踩:189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0.61 (622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5 (618次打分)
【已经有0人表态】

读者服务|经销商服务 |作者服务|人才招聘|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6 中国青年出版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2031540号-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京)字第146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4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