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关于我们|

当前位置:中国青年出版总社 >> 资讯 >> 书刊评介 >> 让西柏坡精神更生动更亲切

让西柏坡精神更生动更亲切

来源: 新浪博客    作者:路淑芳    2016年2月23日    字体:     浏览:1347

由于从事干部教育工作的原因,到过西柏坡很多次,也看过很多关于西柏坡的书籍、影视资料等,有一个比较明显的感觉是,西柏坡作为是河北最具代表性的红色圣地,很多人都来过这里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党性锻炼,为人们所熟知的多只是,西柏坡曾是中共中央所在地,党中央和毛主席在此指挥了震惊中外的辽沈 、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召开了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和全国土地会议,解放了全中国,享有“中国命运定于此村”、“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的美誉等等,而关于西柏坡更多更细更深的了解认识和研究,似乎只是党史学者们的事情,多数的普通群众并不太关心,也不感什么兴趣,更不甚了解中国共产党的这段历史。如何让西柏坡走进广大的百姓视野,让西柏坡精神走入今天的现实生活,新月同志这些年深入调研,潜心研究,做了大量工作,不仅创立了西柏坡学,先后出版了《西柏坡学发凡》《大西柏坡赋》《开国第一城:石家庄》《品读西柏坡三人行》等专著,还为《西柏坡来电》《西柏坡党旗飘扬》等多部西柏坡题材的大型电视片做总撰稿人,无论为西柏坡学的理论发展,还是西柏坡精神的大众化,都进行了大胆探索,作出了积极贡献。近读新月同志的新作《你来西柏坡看什么》(中国青年出版社2014年4月版)更是欣喜。作为西柏坡研究的又一力作,从该书所具有的鲜明特点中,能深刻体会到不仅在学术上还是大众化教育普及上,这是新月同志对西柏坡精神研究的又一次成功探索和实践。

一是对西柏坡学研究有新贡献。这本著作中写了16个“看”,就是看什么?对这16个“看”的问题的解答,可以说是对西柏坡精神这一个重大党史研究课题,从史学研究深入到对现实问题的回答。对现实问题的回答也意味着对西柏坡精神的研究,从过去的相对理论或者仅仅是史论研究层面上进入到一个更高的层次,进入到了一个新阶段。

二是对西柏坡学研究采用了新逻辑。著作中的16个“看”,是把对西柏坡的研究置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现实问题的时空中,构建了西柏坡学研究的一个新视角和表述体系,即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全新的思路、全新的方法,来叙说西柏坡故事,品读西柏坡内涵,阐述西柏坡精神,由此,著作从布局结构上也体现出一个全新的逻辑框架。

三是对西柏坡学研究在研究方法上的一次新探索。对西柏坡精神的研究和宣传,过去更多的是走“高大上”的路线,这部著作则是对西柏坡精神研究和宣传走向大众化进行了一次新探索、新尝试。这种探索是对西柏坡研究从过去宏大史诗的述论,走向了对历史细节的描述和感触,从更多的、生动的、丰富的历史故事出发,使西柏坡研究更加大众化、时代化,在写作手法上也采取了用家常话讲故事和有叙有议的形式,这种语言风格也增加了著作的可读性和趣味性。

四是突显出西柏坡精神的感染力。历史是鲜活的,是生动的,是有血有肉的,正是这些生动的、有血有肉的真实故事才有打动人、感染人、教育人。很多道理在这些事实面前是不言而喻、不言自明的。《你来西柏坡看什么》一改过去的理想信念教育、党性教育给人虚空的感觉,使普通读者在阅读之中自然产生一种切身的感受,在不自觉中形成一种共识。用富有生活气息的群众语言来讲故事,从历史的角度回答了现实问题,没有生疏感,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使人越读越亲切,越读越亲近,在不经意中实现了感化人、教育人、引导人的目的。

五是展示出西柏坡精神的不竭生命力。《你来西柏坡看什么》从书名、到研究方式、表达方式,使党的历史、西柏坡精神更加鲜活、生动,更富有生命力。由此只有把西柏坡精神的研究具体化、形象化,才能使西柏坡精神更加生动、深刻,才能让更多的普通大众了解、认识这段历史,真正实现西柏坡精神入耳、入眼、入心、入脑的效果,使党的优良传统和西柏坡精神不断地传承和发扬下去。(路淑芳,转载自新浪博客)

顶:181 踩:201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0.42 (580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09 (594次打分)
【已经有0人表态】

读者服务|经销商服务 |作者服务|人才招聘|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6 中国青年出版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2031540号-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京)字第146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4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