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关于我们|

当前位置:中国青年出版总社 >> 资讯 >> 书刊评介 >> 抗日第一枪的细节和真实

抗日第一枪的细节和真实

来源: 新浪博客    作者:邹剑川    2015年10月29日    字体:     浏览:1347

东北沦陷有无抵抗,“九一八”之后,张学良一枪未发放弃了东北?这些都是历史的惯性认识。抗日第一枪是卢沟桥,还是淞沪会战,还是在东北打响?军事历史作家张正隆的新书《无上光荣》(中国青年出版社2015年9月版)揭示了一段鲜为人知的秘闻和往事。

在九一八事变后,北大营被突袭,辽宁、吉林被占,围绕着抗日、投降,东北的各大势力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奉系军阀本来就是亲日,而张学良负有国仇家恨,为何执行南京的命令,又为何严令政府军有限抵抗,不主动攻击?各地义勇军的风起云涌是自发民间组织,源于黑龙江的江桥抗日第一枪。

江桥抗日战斗,黑龙江省防军在马占山带领下,以东北三流的部队,阻击日军精锐,在日军飞机、坦克、重炮攻击下,明知无望胜利,却为国家争地位,为民族争人格,打响了对日作战、抗日战争的第一枪,此役歼灭日本3000余人,在严寒天气有利地形掩护下,和日军战成平手。围绕江桥,围绕马占山,作者的目光投向白山黑水,以客观冷静的笔法、详实的第一手资料,对各方人物、各方势力进行了深入的追踪和刻画,以生动的语言、开阔的视野、真实的细节再现了那个波澜壮阔、民族危亡的时代,形形色色的中国人。他们中有普通一兵,有旧式军阀,有投资分子,有卖国汉奸,更有抗日英雄、爱国青年、共产党员。苏联、南京、张学良、奉系各派军头、马占山、爱国省防军、共产党员、中间动摇分子、普通百姓官员、张学良及幕僚、铁杆汉奸、第一支伪军等等,张正隆的笔端冷酷揭露出人性潜伏的恶,也讴歌了那些真实、美好、高尚的品质,那在民族危难时刻,迸发出的激情和豪气。

具备中国最强空军和中国精锐陆军实力的东北军丢掉东三省,一直是国人惋惜之事。当时东北军精锐10万,张学良身居关内。对于关外东北核心根据地,他并不想丢掉,然而整体实力弱于日本,寄望国联的绥靖政策,下令不主动出击的消极防御抵抗政策,让东北军陷入混乱。许多原本亲日的奉系军头摇摆两端,一些汉奸沉渣泛起,这都是那个错综复杂时代的真实刻画。一切历史的发展和推动是合力造就,东北沦陷是一个悲剧、一个惨剧,好在有江桥抗战这样豪迈的诗篇和亮色。抵抗日军精锐一周,重创日本于白山黑水,直接导致了伪军倒戈,义勇军风起云涌,日本甚至短时期束手无策,控制不了东北局面。由此可见,只要坚决抵抗,中国以人力资源之丰富、空间之广阔,以抗战锻造百战精兵,以战练兵养兵,是可以打败日本的,这也为后来历史所证明。但在恐日空气浓郁、亲日思维浓厚的东北,难得有马占山的第一枪。一些东北军高层原本准备抵抗,因为上层含糊迷糊的命令,让他们首鼠两端。种种的细节,有血有肉,真实生动,再现了那个时代的残酷的真实。

张正隆的作品,其解放战争大作历来大气开阔、大开大合,如上帝之眼注目终生,尽情写出铁血无情,写出军事斗争战争的魅力、解放军指挥艺术的高超、战争雄浑壮阔之美。其作品往往深入采写,口述笔录,查阅借鉴大量资料,令人信服,令人折服,也不乏煽情唯美点睛之笔。《无上光荣》继承了张正隆军事历史作品传统,有着深刻张氏文风烙印,文中引用马占山电文等都是第一手资料,具备较高历史文献价值,而揭秘的日军档案照片,更是首次披露,使得读者对于日军有了更深入直观的了解。

作品在尊重历史的真实下,也有浪漫革命主义发自内心抒情之笔。例如江桥抗战、北大营之夜,对于抗日将士的赞,对于日本奸诈无信义的恨,对于东北沦陷的悲,对于汉奸卖国贼的怒,对于张学良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对于中共及其抗日义勇军的赞美,都历历于笔墨之中。

张正隆首次涉猎抗日题材作品,把目光又一次转向东北,是一次转型之作,也是沉寂多年的一部军事历史新作。与其巅峰作品比较,该书略微生涩,但不失为同类作品中的佳作。当然作品某些部分略微潦草,结尾部分有些仓促,这也是绝大多数长篇作品的通病。

让我们向老作家致敬,为他的爱国高尚主义精神和直面历史现实真相的求实文风鼓掌。我相信更多的读者阅读此书,能牢记历史,不忘国耻,接受爱国主义教育。要知道,东北当时的一些人,并没有爱国主义观念,满清人来了是主子,国民党来了是主子,张家也是主子,换了日本人一样,大家都是吃饭交粮纳税。中国自抗日战争洗礼,有了真正的现代国家的民族意识,而爱国主义自信从胜利,到建国后高涨成熟,我们需要更多的《无上光荣》这样的作品,去讴歌英雄,去记录历史,去教育后人,去鼓舞今人,高举爱国主义的旗帜,实现伟大民族的复兴,告慰那些为民族尊严、民族独立牺牲的先烈。(邹剑川,转载自新浪博客)

顶:190 踩:167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0.23 (614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15 (606次打分)
【已经有0人表态】

读者服务|经销商服务 |作者服务|人才招聘|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6 中国青年出版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2031540号-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京)字第146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4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