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关于我们|

当前位置:中国青年出版总社 >> 资讯 >> 书刊评介 >> 您吃了吗?

您吃了吗?

来源: 中青出版通讯    作者:朱晓剑    2015年10月29日    字体:     浏览:1345

这是一本与吃饭有关的书。

这是一本与美食无关的书。

若干年来“文化”热,柴米油盐酱醋茶,琴棋书画诗酒花,三百六十行,行行皆文化,行行出状元。最让人纠结的是“食文化”,别的行当不精通,还可以用“隔行如隔山”宽慰自己,论吃饭谁不是本色当行呢?然而吃饭与“会吃饭”绝非一个概念。跟老婆孩子家常便饭,还不觉显;倘若到饭店里,一桌人排排坐,就看出差别来了。美食家滔滔不绝介绍每一道菜的名称来历;品尝要点,兼及掌故渊源;烹饪技法,直至食材优劣;产地选择……如我之辈只有洗耳恭听的份儿,完全插不上嘴,诚如俗话所形容:“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

天天吃饭,一顿不落,我居然成了吃饭的“外行”!

私下里也曾打听过,美食家多半下不得厨。术业有专攻,专攻厨艺的那叫厨师,专攻品尝的才是美食家。譬如爬格子做文章,写小说散文、学术论著,是自己露手艺;写书话,便是品评别人的手艺。哪怕浮光掠影,哪怕浅尝辄止,只要能择出一二三四五点,貌似头头是道,即可以跻身书话家行列,扬名立万排座次。

以此类推,美食家应亦不难当。我生性好翻杂书,爱交朋友,九流三教,无所不窥,“食文化”的故典新知,也常常写进文章里,描画得活灵活现。遗憾的是,理论是理论,实践归实践,一上了饭桌,这一切就都被丢到爪哇国去了。

于我而言,吃饭就是吃饭。决定我对食物看法的,不是舌尖,而是胃。所以我注定做不成美食家。

哲学家说,存在决定意识。曾经的饥饿记忆,决定着我今天的意识。

以我60多年的人生经历,忍饥挨饿的岁月,不到30年;30岁以后,更是不曾有过挨饿的机会。然而,与某些人津津于舌尖上的享受不同,我对于近30年吃过的美食,并无特别的印象,而对于曾经的饥饿记忆,却刻骨铭心。

“民以食为天。”自古以来,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曾采用自以为有效的方式,试图解决国人的吃饭问题,也无不因政策失败,直接或间接地导致改朝换代。新中国成立后,同样面临着国人吃饭问题的考验。1953年,政府实行粮、油、布、煤等生活必需品的统购统销,以全新的计划经济体系,取代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人为固化供求关系;1955年因粮食严重短缺,制订城市人口定量供应计划,按月发放粮票,以保证最低生存需要的口粮供应,让人虽吃不饱也饿不死。此后票证越发越繁,据不完全统计达60多类上千种。其间的“三年自然灾害”,或称“三年困难时期”,是人类惨痛的一次灾难。1978年中国决定改革开放,农村实行“包产到户”,城市开设“自由市场”,物质严重匮乏的状况开始改变。听了30年的“市场繁荣、物价稳定”,当市场繁荣真正到来之际,许多人竟于心惶惶,几乎以为是在梦中。1985年,对于中国人民的日常生活,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除了粮、油及自行车、手表、洗衣机、冰箱等大件商品,其余商品多以“议价”的形式,放松了票证的束缚。1993年,以取消粮票为标志,中国人终于走出了为期40年的票证社会。
所以,在我们这一代人的词典中,世间百物,没有“好吃”与“不好吃”之差别,只有“能吃”与“不能吃”之区分。小时候不懂事,曾说过某食品不好吃,母亲的评价是:“没饿好。”在农村插队时,农民们也会用同样的三个字,讥笑某个试图挑食的人。

如果说,美食家的兴奋点在食物的美与恶,我关注的则是食物的有与无。

这里与大家一起分享的,主要是60余年间,有关吃饭的若干实录与感悟。在历史的长河中,这委实是一些无足轻重的片段,时过境迁,某些细节甚至已经开始模糊,然而情绪的记忆,面对食物的人生体验,却越发清晰。

我把它概括为四个字:饥不择食。

倘若只有我一个人,有这种饥不择食的心态,那说明我的心理不够健康。可实际上,在“相当长的历史阶段”中,因为人祸天灾所导致的饥馑灾难,已成为一种难以消解的民族记忆,使得中国人在此后数十年,继续处于心理上的饥饿状态中。“您吃了吗?”仍是中国人最常使用的问候语。暴饮暴食仍是中国人最易容忍的恶习。包括美食家在饭桌上的喋喋不休,同样是一种病态。一些媒体制作的美食节目也可谓登峰造极,那样穷奢极欲,不知餍足,且接二连三,迫不及待、不厌其烦地向全世界宣示:中国人现在不但能吃饱,而且能吃好了。

在一个正常的社会,一个正常的时代,国民能够吃饱、吃好,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为什么中国人会为吃饱、吃好而如此激动不已?

只能说曾经的饥饿记忆过于深重。

这种饥不择食的心态,直接、间接地影响着当代中国人的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世界观。公款吃喝的天文数字,贪官家里的上亿现金,富豪群对慈善事业的冷漠,“二代”们的炫富斗富,境外旅游者在自助餐厅的抢食……或多或少,都有着饥饿恐慌驱动的因素。

所以我选择《饥不择食》作为书名。

说实话吧,就是因为想到了这个书名,我才下定决心来写这本书的。

全书分为五个部分,借用五本与饮食有关的古籍名作为标题。“养小录”,是小儿郎、小果点的故事;“梦粱录”,是那个做梦总会梦见食物的时代记忆;“醒园录”,是我们从教科书理想和“文化大革命”狂热中醒来,逐渐认识社会的经历;“中馈录”,略述几种地方特色风物;“清嘉录”,撷取南京岁时清嘉的几个片段。

我并不打算让这本书成为一种时代的“忆苦饭”,也不敢期望这样一本小书,对于国人消解饥不择食心态能起多少作用。但它至少可以作为一面镜子。一方面,只有摆脱了那种潜在的饥饿恐慌,才有可能让中国人的思想境界上升到新的层面;另一方面,也提醒中国人时时警惕,当蛊惑人心的乌托邦改头换面再出现时,能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至轻易跟风上当。

中华民族,经不起那样的折腾了。

顶:169 踩:180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0.23 (586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35 (565次打分)
【已经有0人表态】

读者服务|经销商服务 |作者服务|人才招聘|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6 中国青年出版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2031540号-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京)字第146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4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