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关于我们|

当前位置:中国青年出版总社 >> 资讯 >> 书刊评介 >> 我与《革命烈士诗抄》

我与《革命烈士诗抄》

来源: 三晋都市报    作者:张育明    2014年7月14日    字体:     浏览:1228

《革命烈士诗抄》中的诗句,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小学课本中偶然见到,当时我虽能背诵这些诗句,但并不知道有《革命烈士诗抄》这本书。

第一次见到这本书,是在1968年。这一年的夏天,中国从初一年级至高三年级的几千万中学生同时毕业,一齐涌向社会,城市户口的学生或留城或插队,农村户口的学生全部回农村。当时的我带着对未来的迷茫,随着这支几千万青少年组成的滚滚人流,回到了山村的故乡,开始了作为农村社员的生涯。白天参加生产队的劳动,挣一天几分钱的工分,晚上和雨天空闲时,因为看不到任何读物而倍感寂寞。特别是到了秋后农闲时节,对于一个十八九岁而又爱读书的我来说,日复一日看不到只字片言,心里就像猫爪子在挠,令人心情烦躁、坐立不安。

忽有一天下午,小学时比我低一届但十分要好的一位同学邀我去他家,我想起同学的父亲原来是老干部,在村里也是文化人,家里也许有书可看,就悄悄问同学:“你家里有没有书?”同学说咱们找一找。找来找去,终于在一个衣箱底部,找到两本精装本的《鲁迅全集》,我当时如获至宝、欣喜若狂,忙拿起上面的一本准备翻看,却意外发现两本《鲁迅全集》中间还夹着一本双开小本,是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革命烈士诗抄》。我随手翻看,发现我过去背诵过的革命烈士诗作,竟然全部出自这本诗抄。我继续翻看着,书中那些铿锵有力的诗句,烈士们经历的腥风血雨和峥嵘岁月,作者们短暂而悲壮的人生,深深地吸引着我,震撼着我!双手捧着这本小书,我久久不肯释手。这时,同学的父亲从外面回来对我说:“这两本《鲁迅全集》,你可以拿去随便看,这本《革命烈士诗抄》,你只能在今天晚上看,天亮后一定还回来。”我连声称谢并点头答应。因为我知道,鲁迅先生被毛泽东同志誉为“文化革命的旗手”,看《鲁迅全集》自然可以光明正大,但《革命烈士诗抄》中的一些作者,在那个年代,却被诬为叛徒、特务,传看他们的遗作,自然是有风险的。倘若被一些多事之人知晓,是要惹大麻烦的。

一晚上要看完一本书,那只能是走马观花、囫囵吞枣,但我太爱书里的这些诗句了!我决心要在夜里抄录这本书,供自己以后慢慢咀嚼。眼看冬日的太阳将要落山,村里的供销社快要关门了,我忙向母亲要了一毛钱,跑到供销社买了两张大白纸,裁成16开,准备晚上抄书用。

晚上看书写字,在城里不是什么难事,但在当时我们村里却不是件容易事。虽说我们村仗着有一股流量大且落差大的泉水,在1958年就用上了电灯,但随着十年里人口的快速增长,用电量急剧膨胀,小小的水电站再也满足不了村民们的用电需求。在用电高峰时,家里照明灯泡的灯丝仅有一点点红,别说看书写字,就是家里来客人也看不清是谁。来家里唠嗑的人进门后开玩笑地说:“快划根火柴看看,你家的电灯亮了没有。”只有在晚上12点以后,人们都熄灯睡觉了,电灯才能达到看书写字的亮度。电灯不亮,那就点煤油灯吧,但村民们大多买不起煤油,所以天一黑,人们就扎堆聊天,无论在谁家,都是只闻其声、不见其人,村民们把这叫着“黑说”。

大概在晚上11时,家里的电灯慢慢地亮了起来,冬夜的山村已是万籁俱寂。我趴在土炕上,身上盖着棉被,开始了我的“抄书工程”。为了加快抄书速度,我没有用钢笔,而是用了铅笔。我不仅将自己心爱的诗句抄下来,也把正文后面的注释抄下来;不仅将董必武、谢觉哉、吴玉章等人的题词抄下来,还把诗词中所用典故的原诗句抄下来。抄呀抄呀,耳朵里只有笔下沙沙的抄字声,眼睛里只有一首首带血的、闪光的诗句,脑海里只有一个个高大伟岸的身影,李大钊、恽代英、续范亭、柔石、殷夫、蔡梦慰……仿佛他们一个个昂首挺胸,戴着脚镣手铐缓缓向我走来,从他们炯炯有神的目光中,看到的是对黑暗旧社会的憎恶,对苦难人民的同情,对革命同志的挚爱,对共产主义的执著……手里的铅笔削了一次又一次,16开白纸抄了一页又一页。当我将最后一张白纸抄满时,电灯熄灭了。我抬头一看,窗户纸已经发白,知道水电站已断开照明用电,改供电磨、电碾用电了。我恋恋不舍地放下手中的铅笔,听到外面那呼呼的西北风声,才感到手腕、手指阵阵酸痛。

天亮后,我将《革命烈士诗抄》还给同学的父亲,又找了一张画报,同样裁成16开大小,作为封面封底,用针线和我的手抄本缝在一起,终于完成了我的“抄书工程”。

从此,这本手抄本就成了我的珍爱。一有时间我就拿出来翻看,很多诗词达到了能背诵的程度。从这本诗抄中,我知道了许多烈士的生平,从另一个角度加深了对中国近现代史的认识;从诗抄中引用的典故和书后的附录,我了解了许多古代人物,知道了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和于谦的《石灰吟》等,进而喜欢上了古代诗歌;从烈士们的诗句中,我找到了磨砺斗志的武器和克服困难的勇气。当身处逆境时,当面对困难时,我都能坦然处之,迎接挑战。

十年后,我在新华书店买到了新出版的《革命烈士诗抄》,但仍钟爱我的手抄本,多少次工作调动,多少次单位搬迁,多少次自己搬家,我首先要把这一本珍贵的手抄本带上,直至字迹斑驳,我都舍不得丢弃,因为它是我在特殊年代读书生涯的见证,是陪伴我数十年人生旅程的良师益友。

顶:190 踩:184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0.32 (725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34 (684次打分)
【已经有0人表态】

读者服务|经销商服务 |作者服务|人才招聘|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6 中国青年出版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2031540号-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京)字第146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4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