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关于我们|

当前位置:中国青年出版总社 >> 资讯 >> 书刊评介 >> 进化论为什么总是被质疑

进化论为什么总是被质疑

来源: 中国科学报    作者:隋淑光    2014年6月17日    字体:     浏览:1211

2012年,美国网站“前沿”就“最美的科学理论”这一问题向社会征集答案,约有200名科研人员和人文学者提名了各自喜爱的理论,其中“进化论”和“相对论”所获提名数量相当。牛津大学名誉教授道金斯认为,达尔文提出的进化论是最美理论。他这样说道:“在人类历史中,没有任何一种理论能够以那么点儿假设论证那么多事实。”

事实上,很少有一种理论像进化论那样自诞生伊始就既受到无上褒扬,又不断经受质疑。1859年,达尔文的《论物种起源:通过自然选择的方式》出版,质疑声随之鹊起。1860年,在进化论支持方与反对方所进行的牛津大论战中,伦敦大主教威尔伯福斯以“您祖父或者您祖母,哪一方是猿猴的后代呢”这样侮辱性的一问,攻击进化论的支持者赫胥黎。

此后百余年间,质疑的声浪并未稍歇。特别是近几十年来,报刊、书本中时时出现“达尔文的进化论已被推翻”的说法。2006年2月,一份由514名科学家联合签署的声明再次引发轩然大波,并随“500科学家质疑达尔文进化论”的报道传遍全球。这不禁让很多人产生困惑:“进化论真的错了吗?”

让我们追溯一下进化论的出现究竟解决了什么问题。几千年来,人们曾一直苦苦地追问“世界上有什么”、“它们是从哪儿来的”和“为什么会这样”的问题。在18世纪初,随着对未知世界认识的深入,特别是由于林耐所创“双名法”的问世,第一个问题已经逐步明晰。关于第二个问题,人们当时的认识是上帝创造了万物。而达尔文穷数十年的观察和研究,得出所有物种都是进化而来的,物种之间有着一定的亲缘关系的结论。他的解答无疑是在挑战上帝创造世界的理论,在当时所引发的宗教与哲学争论,远远超出了科学意义上的争论。关于第三个问题,达尔文的解答是物种进化的动力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全和有害变异的清除,即自然选择。

现在看起来,由于受当时所发现的过渡型化石证据过少、分子生物学理论尚未问世等局限,达尔文所能提供的解答第三个问题的证据偏弱。但是后续的科学研究丰富和发展了进化论。比如,越来越多的证据被发现,后续学者把突变的重要性整合入进化理论,引入孟德尔遗传机理来解释遗传与变异,从而在达尔文理论基础上发展出来综合进化论,使得进化论成为日趋成熟、越来越令绝大多数人信服的理论。对进化论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过程符合人们对事物的认识规律,恰恰表明了科学是一个开放的、不断发展的体系。

对生物进化的研究意义非凡,因为人们对物种起源的认识最终将左右世界观。从这个意义上说,在进化论仍不断受到质疑和误解的今天,包括《99%猿?趣味进化论!》(中国青年出版社2014年2月版)在内的每一本阐述进化论图书的问世都可谓适逢其时。

对于支持进化论和意图质疑进化论的读者来说,阅读《99%猿?趣味进化论!》这本书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对于前者来说,本书提供了进化论的最新证据。书中不仅系统介绍了进化论的提出过程、基本理论,还整合了后续学者对进化论的补充研究成果,其中包括达尔文对进化论阐述得不甚完备的地方。比如说“羽毛化石”一章就详细地对化石证据,特别是过渡型化石证据进行了说明;“分子决定的历史”部分列举了生物进化的分子生物学证据;其他章节则就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和昆虫对杀虫药的抗药性、食物结构的改变和鸟类的生存能力及嘴部形状的变化、非洲镰状细胞性贫血的等位基因和抗疟疾的特性、飞蛾工业黑化现象等证据进行了一一说明;“记住达尔文”等章节则介绍了进化心理学等进化论最新研究成果。

对于质疑进化论者来说,本书可谓是质疑进化论的理论和论据的集大成者。书中不仅包括对神创论、智能设计论的介绍,还列举了种种质疑进化论的经典论据。例如,英国哲学家威廉•佩里用手表作例子来质疑进化论的标准陈述以及设计论者用来否认进化论的典型例子——眼睛(设计论者认为,各种结构配合如此精细、丝丝入扣的眼睛不可能是逐步进化的,只能是高智能者设计出来的)。当然,在罗列这些内容的同时,书中也附有反驳的论述和证据,质疑进化论者可进行选择性阅读。

在介绍进化论知识的同时,本书也在表达这样一种理念:科学争论应重证据,应理性探讨。人类对世界的认识永无止境,进化论也处于不断发展之中,远不是已经完美无缺的理论。但是,有助于其完善的是理性论争,而绝非胡扯。曾有质疑进化论者宣称“进化也是上帝安排的”,这似乎会立于不败之地,但这样的论断无法证伪,是苍白的,其表述逻辑近似于“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说了”。

顶:206 踩:172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0.12 (720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05 (667次打分)
【已经有0人表态】

读者服务|经销商服务 |作者服务|人才招聘|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6 中国青年出版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2031540号-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京)字第146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4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