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关于我们|

当前位置:中国青年出版总社 >> 资讯 >> 书刊评介 >> 品味《吃情岁月》

品味《吃情岁月》

来源: 安庆晚报    作者:段造    2014年4月15日    字体:     浏览:1225

在读书界,提起冯传友,那是赫赫有名的。冯传友不仅爱好读书,尤喜藏书。

初识冯老师的文字,是在一张传阅的《包商时报》上,以“阴山老饕”这个笔名刊载的《我的吃情岁月》系列篇章。最先读到他的“钓河蟹”“赶山”,立即被他的故事吸引。他的文字表面看似很简单,却是用了相当细腻的笔触,如话家常,娓娓动听,讲诉人世间最美好的童年时光,艰苦岁月中最天真浪漫的趣事,这些大都是因为“馋”而来的。我平时很喜欢读书报,像这种让人过目不忘,经久耐读的文章却并不多见。我当时就用手机把他的文章拍摄了下来,回家后把图片导在电脑里,一字一句地抄在笔记本上,反复细读。

没过几天,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给该报的编辑冯传友写了一封邮件去索报。当时其实并不知道“阴山老饕”就是冯传友本人,也没有明说因为喜欢《吃情岁月》的故事,只说很喜欢这份报纸。我住的地方恰又很偏僻,总有平信寄掉的事情发生,还要求素昧平生的冯老师给我寄个快递。让我意想不到的是,没过一天就收到了冯老师的答复,他不仅速递寄来了最近两年的报纸,还告诉我一个天大的好消息:他的新书《吃情岁月》(中国青年出版社2014年1月版)要出版了!这意味着我很快就可以将他的好文章一网打尽!冯传友老师是一位非常温和谦逊的人,正如他的文字一样真挚亲切,充满人情味。

新年伊始。阳光明媚的午后,我坐在书房的飘窗台上,捧读这本新书《吃情岁月》,如获至宝。该书仿佛就像一个巨大的冯氏厨房,在冯传友厨师的带领下,我走入了一个美食宫殿。典雅的封面很有原野乡村风味,透着质朴与幽静。翻开书,里面的插页真是妙趣横生。此书没有序,只有作者的后记。这也是该书值得敬重的地方。目录中分7个部分,作者从他的“吃情岁月”说起,到“海鲜漫谈”,再说到“葱之爱”“难忘野菜”,又上升到“闲聊食谱”,“杂陈五味”,最后再回归到“美食趣话”,步步深入,引人入胜。

初春时节。窗外的香椿树正在冒出新芽,街上的行人和车辆有些稀疏。在这个春味越来越浓的日子里,在冯传友的新书中。我一次一次的品读,他那“过大年”才有的美好心愿。心酸中透着窃喜,窃喜中饱含无奈,无奈又蔓延成遗憾。“五分钱的节日,五分钱的美餐!”“半根猪尾巴的荒唐历史。”“烧借了儿,烧乖子,烧蚧巴子,烧地瓜”“一把甜根,三两颗乌梅,有几颗没几颗的青杏。”……生活赋予了他太多的童真童趣,读着读着也跟着一起馋嘴了。文字是一种表达的载体,诚实地记录了作者那年那月关于吃的情节。

从冯传友的书中不难看出,他不仅是一个知道怎样解馋的人,还是一位真正的美食家。大葱拌海米,香椿凉拌豆腐,还不能放香油,否则压住了大葱和香椿的香味,比木鱼要清蒸,各种火锅,各种食补,圆白菜,酸奶手把肉……成年后吃水萝卜樱的习惯,迷恋刺槐花饺子,凉拌马齿笕的喜悦,对玉米面拿糕的呼唤……正如冯传友自己在后记中说的一样,“这些文章几乎,没写美食名品,我更关注的是平民饮食,家常饮食,那些菜品读者看了就能做。我写少儿时的一些经历,除了不想让自己遗忘,也是想让今天的少儿朋友知道当年的我们还有过这样的经历。”

我的家乡也在乡下。冯传友的这本新书《吃情岁月》里面的吃食,菜品,习惯,除了海里的,田野里能长出的,果树上能结出,我的家乡几乎都有。我用四川方言读他的文章,亦如行云流水,没有丝毫费解之处。这本书童眼看世界。其故事性,趣味性,知识性,实用性都极强。这真是一本老少皆宜的好书。

《吃情岁月》是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寻味书系”中的一本,这是一本非常有趣味的书。阅读、借鉴皆可,收藏亦佳。

顶:169 踩:211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0.44 (631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31 (610次打分)
【已经有0人表态】

读者服务|经销商服务 |作者服务|人才招聘|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6 中国青年出版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2031540号-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京)字第146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4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