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关于我们|

当前位置:中国青年出版总社 >> 资讯 >> 书刊评介 >> 重返20世纪

重返20世纪

来源: 中青出版通讯    作者:徐泳    2013年9月09日    字体:     浏览:1200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从2002年提出以“重返20世纪”为精神路标,进入《20世纪人文地理纪实》的研究课题以来,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将《20世纪人文地理纪实》丛书(中国青年出版社2012年12月版)列入特殊重大的出版工程,并申请到了国家出版基金的重点资助项目。《20世纪人文地理纪实》丛书将成为20世纪80年代文学研究所影响广泛的《现代文学研究资料丛书》《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丛书》的后续,也成为文学创新工程的起点。
20世纪,是人类历史上发展最快的世纪。20世纪的通行话语是“变革”。就中国而言,自进入20世纪,1911年“辛亥革命”为中国封建王朝的谱系画上句号,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现代的中国奠定了思想基础。接踵而至的北洋军阀统治、北伐、长征、抗日战争……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此后的半个世纪,新兴的中国受到举世关注,特别是从“文化大革命”过渡到改革开放时期。这些历史事件亲历者的感受,深刻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反思20世纪,政治取向曾被视为文明演进的门槛,“不是革命就是反革命”,不是红,就是黑。一度成为舆论导向,极大地影响了大众的思维。实际上20世纪是中国进入现代时期的关键的、不容忽视的转型期,结束了封建社会,经历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到民主中国的巨大跨越。中国的民主、科学精神,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意识,就是出现并成熟在这个期间。而中国的民主、科学精神深入人心的过程,是中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事件。

在20世纪难以统计的出版物中,一定程度上因为其政治指向与当时的具体事件脱节,人文地理的纪实文学长期被边缘化,研究文学、历史、政治、文化、语言、民族、宗教、地理学、边疆学……等学科,基本上忽略了这类读物的存在。这些读物不仅是地缘政治的实录,也是重新认识20世纪发展过程,体验民主、科学精神成为社会主流意识的精神通道,是当代中国的奠基石。这些人文地理的纪实文学忠实地记录了这一发展历程,记录了民主、科学精神深入人心的过程。反映了当时真实的社会环境和人文思想,为中国发展到今天的必然性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20世纪人文地理纪实》丛书收集的资料都已经历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岁月,有许多已是孤本,还有很多珍贵的老照片。把这些资料整理出版,可以抢救宝贵的文化遗产,延续文化传承。否则,经过时间的淘汰,许多宝贵的资料随着收藏者过世难免流散失传,甚至面目全非。这项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丛书的作者均为有代表性的高手大家,作品均为选题重要而又内容独特的文史名作。名家之名作荟萃,使这套丛书堪称经典集群,构成相当规模,从总体上形成对20世纪中国社会发展和人文演变的独特观照。赵园研究员认为它“必能由文学方面影响(人文地理)这一学科的面貌,为其提供新的视野与资源”,“其出版必有益于这一学科的发展”。白烨研究员认为,该丛书“从人文地理的独特角度切入20世纪中国的社会发展与历史演进,以辛亥革命之后不同历史时期的代表性人物的代表性著作,从地域、地缘的角度叙述中国不同地区的人文状况与社会现实,具有史料性与纪实性相结合、文献性与文学性相兼顾的显著特点”。“这套丛书因挖掘了重要的文史资料,打捞了稀有的文史资源,还具有‘非遗’性质的独特意义与重要价值。”

顶:181 踩:188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0.3 (649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19 (623次打分)
【已经有0人表态】

读者服务|经销商服务 |作者服务|人才招聘|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6 中国青年出版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2031540号-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京)字第146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4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