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关于我们|

当前位置:中国青年出版总社 >> 资讯 >> 书刊评介 >> 中国版的《旧制度与大革命》

中国版的《旧制度与大革命》

来源: 中青出版通讯    作者:郑一奇    2013年8月19日    字体:     浏览:1183
——读《民国四大家族全传系列》

著名传记文学作家陈廷一先生新著《民国四大家族全传系列》在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了,这是中国传记文学创作的新成果。我作为一名老编辑,对新书的出版表示祝贺。
传记文学创作,是难度较高的创作活动,要处理好真实、虚构与升华的关系,具有历史和文学的双重特征:以历史为基础,真实性是基本要求;同时又要求写出传主的个性、人格发展,深入到内心世界,也允许恰当的想象、虚构。真实性与文学性如何有机统一,这是作家面临的首要难题。

《民国四大家族全传系列》创作难度更大。因所写传主是国民党1927—1949年在中国执政时的主要领导人。此类选题属重大、敏感选题,不仅要求作者认真对待,也要求出版社认真把关。涉及“蒋氏父子”的作品要专题报批、送审。1987年9月18日,新闻出版署转发了中宣部、统战部、对台办《关于在文艺作品中反映和宣传国民党历史人物的几点意见》,指出在作品中要注意“正确反映历史发展的道路和方向”,“要高举爱国主义旗帜”,“有利于争取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爱国者,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推动‘一国两制’方针的贯彻实施和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大业”。“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实事求是的原则,把国民党历史人物放到当时具体历史条件下,按照历史本来面目,真实、准确、恰如其分地反映和评价他们的历史功过,既不美化拔高,也不要丑化贬损。”可见,此类创作活动具有特殊性:一是有较强的政治性、政策性,二是要求有一定的科学水准。这些要求,现在看来大体妥当。当然,随着两岸关系缓和、文化交流增多,对国民党上层人物介绍得更多了,对他们之中坚持抗战、坚持一个中国的事迹,也如实评价了。一些出版“禁区”也在突破,“民国热”成了出版界新潮。

具体到蒋、宋、孔、陈。目前研究、写作似乎围绕蒋、宋较多,写孔、陈较少,四大家族一起写更少。这四个人的活动,以蒋为主,又各有作用,还密不可分。放在一套书里写,如何布局、分工,避免交叉重复,也是难点。

随着民国史、民国人物研究的进展,读者对此类图书也有许多新需求,这是值得作者与出版人关注的。比如希望看到新史料的披露、释读,如杨天石先生解读蒋介石日记,写出了求解存真、有很大影响的学术著作《寻找真实的蒋介石——蒋介石日记解读》;比如希望看到一些新的深入的研究成果;比如希望看到海外以及中国台湾地区的研究成果。等等。评价标准上,也希望能以人民为本位,以民族为本位,更客观、全面。

以介绍蒋介石为例,中青社从1979年至2012年已出版相关历史传记、文学传记20种之多。历史传记国内作者写的8种,译著4种,文学传记8种,多是名家之作。经过33年努力,中青社出版物对蒋的介绍,既全面又深入,评价也日趋客观、公允。如1997年的《民国著名人物传记》,2001年的《蒋家王朝》,2011年的译著《蒋介石传》([英]乔纳森•劳比著),都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所以越是后写的书,如何汲取前人的研究成果,又有所超越,更是难点。

陈廷一先生进入“四大家族”研究、创作也近30年,先后有9种书(《宋美龄传》《宋庆龄传》《宋霭龄传》《孙中山大传》《蒋介石传》《孔祥熙传》《宋子文传》《宋查理传》《陈氏兄弟》)问世。这次新创作的《民国四大家族全传系列》是在他多年积累基础上,融会贯通之作,是总结性的著作,更为扎实灵动,生动传神。

此书出版前,我受社里委托,读了《孔氏家族全传》《蒋氏家族全传》,感到写得很生动,厚厚一本,可以一口气读下去。书中有不少新故事、新材料、新观点,值得出版。对孔氏家族,过去我知之不多,读来颇感新鲜。对蒋氏家族,过去读过一些书,但此稿中写宋美龄写得更传神,有“扬宋抑蒋”之感。我也对一些具体问题提出了订正、修改参考意见。

此书经中央有关部门审阅后批准出版。应当说此书系对民国重要人物总体上把握比较恰当,功过是非也交代清楚,人物评价也比较客观。在文学创作上作了有益的探索,让人物灵动起来。这套书会以其内容全面,故事性强,有新观点、新材料而引人注目,受到读者欢迎。

前不久,听说王岐山同志推荐读法国托克维尔著的《旧制度与大革命》,我也买了一本,读了两次,也未读下去。后来又读《民国四大家族全传系列》,却一口气可以读完一本。这次要开会又重读了部分内容,还是很吸引人。这说明,传记文学确实有自身优势,而《民国四大家族全传系列》也有独到之处。如篇幅宏大,内容全面,人物写出个性,有血有肉,故事生动有趣,主干以史实为基础,细节描写有虚构,介绍了不少新史料、罕见史料。其实,这就是中国版的《旧制度与大革命》,值得大家一读。

四大家族主要人物都是精英人物,不少是留过学的专家,也有是信仰坚定的国民党人。但是为什么他们在大陆执政仅22年,就被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大革命推翻了。国民党其兴也勃,其败也速。作为一个执政党,其失败的深刻教训,其实对后来的执政党也是财富。唐以隋亡为鉴,清以明亡为鉴,后来者总要学得聪明一点。其败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在于对执政基础的选择。共产党选择的是底层人民大众,为中国绝大多数人谋利益,而国民党选择的是上层少数地主、资本家,为少数人谋利益,怎能不败?国民党抗战胜利时威望达到顶峰,但胜利之时也孕育着失败。由于不能恰当处理国内政治、经济、民生和党内的贪腐问题,短短四年就一败涂地,其教训不可谓不深刻。

此书出版时机甚好。最近中央领导又要求干部多读好书、少去应酬,多谈党史、国史。不了解国民党,也就不会真正了解共产党。中华民族复兴,选择什么道路才是成功的,历史似乎已经作出了回答。

希望此书出版后多听听专家、读者之见,订正一些个别硬伤,把此书打造成精品书、常销书,发挥好资政、育人的功效。
顶:174 踩:190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0.14 (683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32 (627次打分)
【已经有0人表态】

读者服务|经销商服务 |作者服务|人才招聘|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6 中国青年出版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2031540号-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京)字第146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4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