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关于我们|

当前位置:中国青年出版总社 >> 资讯 >> 书刊评介 >> 悠游英诗的异想世界

悠游英诗的异想世界

来源: 中青出版通讯    作者:文竹    2012年12月24日    字体:     浏览:1202

素燕以“历经无数个冬天的女子”来形容自己在英国留学的状态,然而,当素燕遇到罗伊老师的那一刻,还未及开口,她已经笑了。因为罗伊老师的慈祥和善意已经让她相信:“这位传说中的‘怪博士’一定可以帮我。”

《亲爱的素燕》是台湾女孩素燕用英文写的一本很特别的书,它很难被划分体例。因为它由两个部分有机地契合起来,一部分是素燕跟随罗伊教授学习英国古典诗歌的电邮往来;另一部分是素燕的个人经历和人生感悟。

书中有罗伊教授对英国古典诗歌深入浅出的导读,有学室内设计的台湾女孩对英国诗歌颇具艺术想象的感悟,而这些感悟与素燕独特的人生体验与拼搏经历息息相关。于是,我们又可以读到一个台湾女孩,一张单程机票,顽强不屈的求索过程。

罗伊教授是如此博大,他超越了学术的条条框框,一再地告诉素燕,你不必找寻答案,学习英国古典诗歌的意义只是引发你自己的共情,激发你自己的创造力;他又是如此循循善诱,他总是激励学生自由畅想,自由发言,并从中找到思维的亮点,加以鼓励和引深。

罗伊教授在序中写道:“最后素燕得以与她事业和家庭生活中的痛苦经历达成了和解。……这些诗提供了一个理解英国历史和文化的渠道。……对素燕来说,这些诗帮她理解并调整了她自己的生活,尽管她依旧扎根于社会现实,却过上了心灵的生活。……从一个不善表达的异国学子,到三年之后能够体会到深切的归属感,她非但没有放弃自己本来的文化,还发现了所有文化的普遍真理。……我们发现,这些诗歌以及它们与绘画、建筑、历史的渊源,能帮助人们过上神思与万物相通的生活,也能帮助人们形成更为平和的世界观。”

而在这本书完成时,素燕也悟出:“诗歌是如何像音乐一样,能够疗伤止痛。我希望此书能激励所有那些有梦想的人,让他们相信:在那个梦想和现实之间,他们不必妥协。”

素燕少年时代的生活境遇很特别,父亲是重刑犯的狱官,工作的紧张和压抑,使他的性情也变得强势而主观,即使对孩子无微不至的爱,仍然成为孩子心理上沉重的负担。而在这样的生活中,素燕也能发现:“原来不管身在何处,每个人都可以给别人带去快乐。”

儿时的素燕爱读“以欧洲中世纪为背景的传奇故事”,这或许是她后来去英国留学的一个渊源,当然更深的渊源或许藏在故事的背后。

素燕慢慢长大,她开始感受到一种精神的束缚,而挣脱这束缚却是非常不容易的。因为父亲是如此爱她,钢铁一般的爱,像一面密不透风的墙,把少女的心牢牢地抓在手心里。

当素燕想要挣脱它的时候,父亲无法理解,更采取了极端的态度。父亲切断了素燕的经济保障。用自己有限的积蓄读了三个月语言学校以后,身无分文的素燕居然靠贷款和同学的资助,在异域寄居的小屋里刻苦攻读。当然,素燕最大的困难还不是生活,而是学业,面临语言的障碍,眼看就要拿不到学位。可能是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素燕遇到了一位“怪博士”罗伊教授——牛津大学景观建筑思想史学家,“在过去的二十年,他致力于帮助外国学生提高英语语言,成功帮助许多学子跨越英语学习障碍”。

面对来自中国台湾的瘦小而用功的素燕,他只问:“你读诗吗?”素燕回答:“我没有读英文诗。”就这样,学习设计法专业的素燕开始了英国古典诗歌的学习,似乎是与专业毫不相干,然而罗伊老师花了大量心血,引导素燕一步步踏入深奥难懂的英国古典诗歌殿堂,鼓励素燕用自己的想象,用人类音乐的韵律与精神的通感去理解这些诗歌,而不是评判她的对错。不知不觉当中,素燕不仅提高了英语水平,而且借由想象力的舒张与创造力的自由过上了心灵生活,设计法的课程也奇迹般地获得了良好的成绩。

初次接触英国古典诗歌,素燕认识了格律,而韵律是格律产生的音乐效果。所以读英国诗像音乐一样,而且,“这种韵律来得很是自然,诗歌的结构巧妙地运用了我们讲话的方式”。“我缓缓地读着那首诗,尽管还有很多词不认得,但我能感受到它们奏出的音乐。”这是素燕读到第一首英国诗歌的感受,她说:“这诗已经开口向你讲话了。”

罗伊教授也遇到过不少因为畏难而打退堂鼓的学生。对于只学了一年英语的台湾女孩来说,能沉下心来,钻进去,确是非常不容易的。“(读诗)只是要扩展我们的想象力和同情心。你得用你自己的判断决定什么是对你有用的和有意思的。你做这些不是为了应付考试,只要我能在阅读中自得其乐,同时能意识到还有其他的也可能是更深刻的观点,这就行了。”或许正是罗伊教授的鼓励和引导,素燕坚持下来。从最早的英文诗歌到莎士比亚,从田园诗到工业革命,素燕越来越体会到诗歌的情感与韵律。

“艺术并不提供答案,艺术只是表明我们都有同样的问题,这种与人共同追寻真理或是同情的意识,才是艺术的意义。(劳伦斯《颠倒人生》)”

读诗最初的过程是坚持,之后,素燕渐入佳境。读威廉•布鲁克的《老虎》,让素燕学会以艺术的方式看待自己不喜欢的事物,她甚至说:“我感觉我从艺术和诗歌当中找到了我全部生命的希望。”

素燕甚至在很短的时间里同时进入了英国艺术的殿堂,读诗的同时,在罗伊教授的指导下,素燕到博物馆参观那些相同题材的绘画作品。《亚瑟王在阿瓦隆的沉睡》让素燕顺利地进入了英国历史的古老殿堂,并从中感受到英国文化与东方文化之间的差异与相通。

“绘画所表现的应该从来没有过而且再也不会有的东西,应该是一个美丽浪漫的梦想,它所闪耀的光彩比以往任何有过的光彩都更为耀眼——它不是任何人能够描摹或者记忆的地方,它存在于我们的渴望之地。(伯恩—琼斯)”

罗伊教授以柏拉图的“理念论”引导着素燕:“在我们看到美或者爱的时候,会马上认出来,这是因为这美或爱让我们的灵魂想起了那个至善之地。事物在此世是不完美的,但是我们奋力去重造出我们业已丢弃在身后的那种完美。”

徜徉在英国诗歌和艺术的殿堂,素燕仿佛插上了翅膀。“建筑的力量可以说取决于其阴影的分量。建筑在现实中的展现,还有它们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用途和影响,都要求建筑应该通过某种程度的黑暗——就像伟大的诗歌和伟大的小说那样,通常因为其中蕴藏的巨大阴影而感动我们,如果它们只有绵绵不绝的柔美的话,就无法抓住我们的心。所以此类艺术必须常常是严峻的,而且有时候是阴郁的,否则它们就表现不出我们这个疯狂世界的真相。”在硕士毕业论文中,素燕就创造性地运用了阴影。“积极的阴影和光线一样重要,能深刻地表现建筑的内涵。”

进入到田园诗的阅读,素燕经历了一次又一次心灵的超越:“当我们与田野林木为亲为友,自然根本不是看上去的那样平静。”“真相有时就象狙击手的子弹,粗暴地刺穿我心里的仙境。尽管这样,我记得我的设计老师曾经说过,好的设计应该包含毁灭的力量。”

随着阅读的深入,罗伊老师指导素燕进入战争题材的诗歌,进而探讨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无论人处在什么样的境遇之中,作为人,都要面对生活,都要妥协,而此间的艰苦都值得同情。”读到这儿,我忍不住叹道:亲爱的罗伊老师,原来他什么都知道,他只是引导和等待,直到素燕自己攀登到一览众山小的顶峰。

至此,我也明白了这本书名为《亲爱的素燕》的用意。“亲爱的素燕”,正是罗伊老师每一封电邮的开头,在人生的道路上,当素燕面临一座险峰的时候,幸遇罗伊老师,他站在高处,他什么都知道,他不动声色地指导素燕,找到一条迂回曲折却可以通往顶峰的道路。当然,有路,仍然要靠跋涉者自己的攀登。素燕就是这样一位勤奋的跋涉者,她不畏艰险,永不停步地攀登,而在这个过程中,罗伊教授还指点她别错过沿途的风景。每每罗伊老师亲切的一声:“亲爱的素燕”,都是老师点亮了前路上的一盏灯,引导素燕一路前行。

顶:183 踩:186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0.43 (732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24 (680次打分)
【已经有0人表态】

读者服务|经销商服务 |作者服务|人才招聘|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6 中国青年出版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2031540号-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京)字第146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4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