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关于我们|

当前位置:中国青年出版总社 >> 资讯 >> 书刊评介 >> 少壮工夫老始成,莫抛心力贸才名

少壮工夫老始成,莫抛心力贸才名

来源: 中国青年出版社    作者:李磊    2012年7月26日    字体:     浏览:1207

王充闾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散文作家,诗人。他是一位真正的文人,诚心喜爱和懂得鉴赏古典诗歌。他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既享有盛誉的历史文化散文的篇篇写作中,也都随处点染着古典诗歌的神韵和笔墨,使得其作品有独特的诗性之美。他还特别擅长古体诗词的写作,出版了《遽庐吟草》、《鸿瓜春泥》等古体诗词集。一一展阅其古体诗词,觉实乃真正的诗心诗意,耳目为之一新。近期,我编辑完成了他的学术著作《向古诗学哲理》,这是他几十年赏读古诗而辑成的读诗心得。在编书的过程中,我深深地折服于王先生对我国古典诗歌艺术的精准理解和精美表达。

《尚书》中即有“诗言志”之说,古人作诗一贯重视诗的哲思意蕴。《向古诗学哲理》在诗艺阐释中,不仅揭示出人生命运

抉择、人性剖析、生命体验、生活理念等诸多方面的哲思理趣,而且广泛涉及到艺术鉴赏、审美情趣 、诗作技巧的规律性认识。作为一册成熟完善的古典诗歌选本,无论是诗歌篇目的选取,还是对诗歌作品的解读,都体现着赏析者的追求和情趣。古代诗人同时也是古之文人,古之文人的追求主要是读书和治学,而王先生平生也是这样孜孜以求地致力于读书和治学的,诚如一位美学教授所言“充闾本色是书生”。这册书,也充分体现着王先生的学问追求。

王充闾先生幼读私塾八年,在读私塾期间,塾师尤其重视古代诗文的授学。其幼年求学的情形,他一一记入其《青灯有味忆儿时》、《绿窗人去远》和《我的第一位老师》等清美隽永的散文中。从这些文章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他从青少年时期就孜孜不倦地读书求学。而《向古诗学哲理》中,也选取了很多首讲青少年时期求学的重要性的诗歌。其中有,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朱熹《七绝》“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龚自珍《已亥杂诗》“虽然大器晚年成,卓荦全凭弱冠争。多识前言畜其德,莫抛心力贸才名”,还有姚宏《梦笔驿》,也是劝年轻人读书的。这些诗歌清新可诵,王先生对这些诗歌中蕴含的哲思理趣的解读也很透彻。其中,王先生对龚自珍《已亥杂诗》的解读畅美有格,“虽说一个人的学问成就是一辈子的事,不可能一下子完成,但是,要取得奇才异能还须从青少年起就奋力拼争。要多了解前人的言论、著述,以提高自己的道德人品,不应花费力气去追求那空泛的才名!”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这首诗的内蕴。同时,这也是王先生对自己平生“倦浮名”的读书治学之路的最好注解。这让我想起他在其诗作《七绝》中的自陈“定力坚心铁样牢,浮名虚誉等烟飘。凭他俗议说三四,珍重斯文慰寂寥”。这番番充满感情和感慨的话语,也理应让青年学子起而警醒。尤其“莫抛心力贸才名”句,可以说是对今人的醍醐灌顶之语。因为,一切浮名都如同云烟一样毫无意义甚而至有害,当它聚集到眼前的时候,会造成绚丽的幻景,而这幻景往往会使得人迷失心性,导致自己不清醒,不理智,而陷入舍本逐末的恶性循环之中。归根到底,只有学问是属于自己的。

今之青少年,多沉迷于五光十色的电玩幻影里,许多对文艺尚有追求的青年也在肤浅时代的躁动之下殚精竭虑地营求名利,有志于读书求学之人渐少。王先生在其一首诗作中鲜明地表明了自己的读书治学的立场,“文场耻作利名场”。从古至今的大学问家的人生步履也告诉我们,要想学有所成,必须从青少年时期即下苦功。读书求学,可以明白事理,可以洞悉真理,更可静虑遣除这物质世界的种种烦扰以及人生的般般苦楚,修养身心,完善德行。王先生在其诗作《读书纪感(五首)》中自陈,“学海深探为得珠,清宵苦读一灯孤”,“如饮醇醪信不诬,朝朝伏案勉如初”,“探骊寻珠五十春,一番晤对一番新”,这点出了勤奋苦学和温故知新对于学有所成的重要性,同时还道出了读书的乐趣。《向古诗学哲理》中也以古之诗人的言说和王先生的辨析,道明了求取学问的道路和方法。宋代的儒学大师朱熹结合自己毕生的治学实践,在其创作的让我们可以虚心涵泳的诗句中表达出很多有关读书治学的真知灼见,比如《观书有感二首》之一“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之二“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讲的是获取新知和勤奋苦学的重要性。还有《崇寿客舍夜闻子规得三绝句(其一)》“空山初夜子规鸣,静对琴书百虑清。唤得形神两超越,不知底是断肠声”,讲的是读书对于调适精神的作用。其中“静对琴书百虑清”尤其是绝美佳句,可谓道出了读书人的最本质的内在心音。这也让我想起了王先生在其诗作《读书纪感(五首)》中的自陈,“绿浪红尘浑不觉,书丛埋首日斜时”。朱熹的此类诗歌还有《偶题三首(之三)》“步随流水觅真源,行到源头却惘然。始信真源行不到,倚筇随处弄潺湲”,讲的是要无休止地追求真理。清代“性灵派”大诗人袁枚也在《箸》诗中饶有情趣地感慨道“笑君攫取忙,送入他人口。一世酸咸中,能知味也否?”,阐发读书时思考的重要性,如同王先生解读的那样“有些人终日手不释卷,却只劳目力而不动脑筋,到头来‘食而不知其味’,结果一无所获”。此类诗歌,书中还选有神赞的《示法诗》等。

古典诗歌是我国文苑的宝贵财富,古之诗人也在其诗歌中表述了很多有关诗歌艺术的绝妙观点。在《向古诗学哲理》一书中,选取了清代乾嘉时期“性灵派”大诗人袁枚和赵翼的许多诗歌作品。他们二位的诗歌作品内容深刻,而且富有诗性。袁枚《遣兴(二十四首选二)》之一中写道,“爱好由来下笔难,一诗千改始心安。阿婆还是初笄女,头未梳成不许看。”该诗用譬精妙,诚如王先生所赏析的那样“叙事说理,生动有趣,毫无枯燥、干涩之感”。之二写道“但肯寻诗便有诗,灵犀一点是吾师。夕阳芳草寻常物,解用都为绝妙词”,熟悉王先生的人都知道,他对古典诗词非常熟稔,可以信手拈来,王先生在此处赏析道“如唐诗中‘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五代词中‘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就是佳例”,可谓今古诗人通心。袁枚的此类诗歌还有《品画》。赵翼《佳句》“枉为耽佳句,劳心费剪裁。生平得意处,却自自然来”一诗,道出了创作诗歌等文学艺术时,灵感的妙趣。赵翼的此类诗歌还有《论诗(五首选三)》和《诗家》。

诗中理趣与哲学中的理念不同,主要表现为哲理诗具有审美性。王先生本人精通音韵、格律,深得诗中三昧,因此解读中能随时讲出赏诗写诗的般般情趣和妙谛,这可以给古典诗歌爱好者以有益的熏陶与启迪。现仅择取三处加以说明。他在对无名氏《金缕衣》“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一诗的解读中写道,“一般的绝句写法,是先景语后情语,此诗先赋后比,先情语后景语,十分别致。” 他在对刘克庄《再和熊主簿梅花十绝(选一)》“色深乍捣守宫红,片细俄随蛱蝶风。到得离披无意绪,精神全在半开中”这首诗的解读中恰切精妙地写道,“古人有‘美酒饮教微醉后,好花看到半开时’的诗句,与此意旨相同”,让人称绝。由于王先生腹笥丰厚,需要之时,诗文典故翩翩而来,纷沓而至,可供随时引用。他在对罗与之《看叶》一诗“红紫飘零草不芳,始宜携杖向池塘。看花应不如看叶,绿影扶疏意味长”后两句的解读中写道,“那池塘边映着清波的枝叶扶疏的绿影,才真是称得上意味悠长哩!”古诗字字凝练惜金,所谓“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且往往词序与今日白话文之词序不同,王先生精妙地解读出诗句中意象的诗意。王先生对古典诗歌的解读清新隽美,饶有诗意,其典范代表,还有他对刘禹锡《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一诗的解读,读之觉清新之风扑面而来,甚为欣喜。

正如我们所熟知的说法——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它点明了我国历代文学成就的主要领域。唐朝是我国古代诗歌的鼎盛时期,李白杜甫白居易相继出现,各领风骚,泽被今日。可是,其实,唐朝之后的历代诗歌的成就也是很突出的,诗人们的诗歌佳作也纷纷叠现。就像李白的散文《春夜宴桃李园序》和《与韩荆州书》等篇其实也是杰作,可是文名却被诗名淹。道理与此同。而且,唐诗主情,宋诗和清诗主理。这部著作的成就也在于此,王先生梳理出了从初唐至晚清一千三百年间我国古代哲理诗的发展线索和其间的大批主要的杰作,分为唐诗、宋诗、金元明诗和清诗四卷。我在认真审读这部著作的过程中,每每遇到以前没有见过的崭新的诗歌,都觉得欣喜不已,尤其是书中选取的清诗包括清人袁枚和赵翼谈诗歌艺术的诗作,是我以前见之甚少乃至不曾见过的,因此读来是新奇的阅读体验。而且,收入此选本的诗人不全是名人,很多作者及其作品“名不见经传”,这既昭示其搜索之博洽,又增加了很多的新鲜感。这部著作还有一个特点是,选取了很多首禅悟诗。这些诗歌,多为诗僧及隐居的诗人所作,其表达的诗意禅意乃至诗韵具有“经”的味道。而“经”在我国古代文学中占有最高的位置,所谓“经史子集”,诗歌属于“集”中的一类。这些禅悟诗,我一读之后,即留下非常美妙而杳远的印记。外国的宗教诗有很多,盖因国外很多国家有宗教传统。宗教诗在我国古代诗歌文苑中表现为禅悟诗,好的禅悟诗的诗意和禅意都很美妙。《向古诗学哲理》中选择的禅悟诗,包括灵澈《东林寺酬韦丹刺史》、香严闲禅师和李忱合写的《瀑布联句》、守瑞《蝇子透窗偈》和绍隆《槿花》等篇。这些诗歌诗思美妙,禅意耐人寻味,读来非常新鲜。其中,我最喜欢的一首是无名氏《梅花》诗,“着意寻春未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归来笑捻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在编辑这首诗的时候,我反复研索其诗意,并同王先生探讨,最终明确了这首诗的题外之旨。一位读者读后感慨,“有些篇目是我以前闻所未闻的,但是读来总有相见恨晚之意!”想来,与此书的以上三个特点有关。

诗歌选本如同写文章一样,不同的人选取和解读,风格、口味也划然有异。

《向古诗学哲理》中选取的古代诗歌,都格调高雅,韵味无穷,可以朗然成诵,这也映现出王先生本人的高格雅趣。这部著作中的一些首诗歌鲜明地表现出王先生本人的道德情操:正直良善、唯才是举、情感深切而又不乏超脱,这在他对高启《叹庭树》、法昭《兄弟》和潘耒《马当山》等诗歌的赏析中体现得尤为深切。

在编辑这册书的过程中,我对书中所选的三百多首诗歌一一进行了研读,一些首诗歌的哲理阐释得不够鲜明和充分之处,我一一请王先生进行了补充。王先生不辞辛苦,一一填补上精妙的解读,让我切实领略到他勤奋、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甚为敬服。如此,历经五个多月的编辑时间,才使得这册书以清新疏朗雅致的面貌出现在大家的面前。在认真编辑这册书的过程中,我也对我国古典诗歌的神韵成就有了更加切实的认识;它在我的面前打开了一道门缝,使得我赏读体悟古代诗歌的灵慧之心透入了丝丝缕缕明亮的光线,从而产生了继续学习古代诗歌的浓厚兴趣,因蜜寻花、按图索骥地寻找书中赏析的让我产生喜爱之情的诗人诗作的延伸作品去阅读和学习。我也由此体会到求知的快乐和创造的快乐。在此书即将付梓之时,王先生在序言里对我的编辑工作进行了褒扬和肯定,“在这次编书审稿过程中,责任编辑的认真负责、刻苦敬业,尤其留给我极为深刻的印象。这位青年编辑不仅对三百多首诗的注析一一反复研索,凡有疑问,随时沟通,指出其中数十首哲理‘点睛’不够鲜明的,建议加以完善;并且提出添加诗人生卒年份以及增补几位诗人作品的中肯意见;还研究制订多种方案,与国内几位画家联系,精心选择插图。期间,她把星期节假几乎全部用于跑图书馆、钻书店,翻阅资料。这种精神着实值得赞赏,令人感动。”这让我深深地感动,仅录于此,在自己以后的编辑工作中借以自勉。

(《向古诗学哲理》,王充闾,中国青年出版社,2012年6月,28.00元)

顶:187 踩:202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0.44 (784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41 (734次打分)
【已经有0人表态】

读者服务|经销商服务 |作者服务|人才招聘|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6 中国青年出版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2031540号-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京)字第146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4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