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关于我们|

当前位置:中国青年出版总社 >> 资讯 >> 书刊评介 >> 传记文学的价值与出路

传记文学的价值与出路

来源: 中青出版通讯    作者:郑一奇    2011年10月24日    字体:     浏览:1253

传记文学走的是史学与文学相结合的创作路子,这种创作范式不仅得到许多作家的认可,近30年,也不断有好的作品问世,如廖静文的《徐悲鸿的一生》、张胜的《从战争中走来——两代军人的对话》都曾风靡一时,这些“真实、真情、真悟”的故事吸引了不少读者。近年来,传记文学作品大量出版,形式也日趋多样:自传、他传、文学传记、历史传记、学术传记、通俗传记、回忆录、日记、书信、口述等,可谓丰富多彩。

但是,传记文学的创作出版也面临诸多困惑挑战,中国传记文学学会2011年编成的《传记文学新近学术文论选》(中国青年出版社2011年6月版)就集中讨论了这方面的问题。传记文学在发展中也潜伏着危机:网络文化在争夺读者,特别是青年读者;从历史上看,中国传记有忌讳多、美饰多的传统弱点;传记文学内在的真实性与文学的虚构性的矛盾,把握不好也容易用虚构消解历史,影响传记作品的信誉。而一些现代、后现代文学,对传记的真实性就进行了颠覆,一些文学理论新潮流也从理论上对传记文学有所引导。

面对这些困惑和挑战,国内外一批著名传记文学作家、理论家、史学家,对传记文学的发展进行了认真严肃的研讨。这本论文集收入了万伯翱、仲呈祥、耿云志、寒山碧、杨正润、乔宗淮、董保存、张洪溪等人的论文42篇,包括“基本问题”、“当代视野”、“域外传论”、“专题研讨”、“作家作品评析”。传记是一个民族对自己历史鲜活的记忆,对塑造健康的民族人格是不可缺少的养分。传记文学有历史和文学的双重特征,历史真实性是基本要求,但传记文学是对传主的诠释,要写出传主的个性、人格、情感发展,文学手法必不可少。许多作家在该论文集中,提供了自己把握历史性与文学性的成功经验,极具参考价值。传记文学的健康发展,既要社会上的广泛重视、支持,也要靠传记文学作家付出更多的艰苦努力,以真实信服读者,以真情感动读者。面对一些功过突出、争议不断的著名历史人物,面对当代的一批或沉或浮的风云人物,作家“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与秉笔直书的胆识”,都会面临考验。

顶:185 踩:238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0.21 (686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1 (675次打分)
【已经有0人表态】

读者服务|经销商服务 |作者服务|人才招聘|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6 中国青年出版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2031540号-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京)字第146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4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