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关于我们|

当前位置:中国青年出版总社 >> 资讯 >> 期刊导读 >> 农村青年 >> 为了这片哺育我的热土

为了这片哺育我的热土

来源:中国青年出版总社     作者:admin    2010年12月08日    字体:     浏览:1118

国庆60周年虽然已经过去了,但留给国人的却很多,我们记住的不仅仅是那些经济发展的累累硕果,那些色彩斑斓的欢庆场面,更多的是记住了那些平凡的人对祖国的深深热爱之情。就有这么一位年逾古稀的退休老人,经过近20年锲而不舍的追求,在偏僻乡村建起一座颇具规模的博物馆,从而向国庆60周年献了一份厚礼——

为了这片哺育我的热土

鞠九江

没有营养的人容易生病,没有文化和信仰的群体容易浮躁,这“浮躁病”比身体疾病更难治愈。对历史的遗忘、知识的残缺乃至价值观的混乱、信仰的迷失是当今社会的尴尬。我要发挥余热,在家乡建一座博物馆,以传继祖国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弘扬和振奋民族精神,给后人留下一笔永久性的精神财富。

——摘自《张济民日记》

2009年国庆60周年前夕,江苏省如皋市济民博物馆的第36个展室——“国庆60周年成果图片展”免费对外开放。至此,历时近20年、耗资1350万元建成的济民博物馆圆满地画上了句号,从而向国庆60华诞献了一份厚礼。

济民博物馆,位于苏中革命老区如皋市常青镇草张庄村,建筑面积2150平方米,设有展室36个,展出实物2300余件、图片近3000幅。博物馆亭台楼角、错落有致、古色古香。走进博物馆如同走进一座生态园,花圃、桃园、兰花台、芍药园、银杏园、葡萄架、动物园、水上乐园别具一格,依次分布在观赏区。小桥流水、鸟语花香、绿树成荫、百花争艳,宛如走进“世外桃源”。那在城里动物园才能见到的孔雀、鳄鱼、金丝猴、梅花鹿等野生动物,让乡村少年儿童大开眼界,使其在认知历史的同时尽情享受快乐,堪称“寓教于乐的典范”……人们在欣赏和惊叹博物馆巧夺天工的构造和迷人景色时,很难想象这么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竟是一个退休老人的杰作。博物馆主人叫张济民,已年过九旬,南京中医药大学退休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全国著名中医专家、蜚声海内外的《金匮要略》研究大家。

收藏,始于童年的爱好

1919年,张济民出生于如皋西部高沙土地区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童年时代,他聪明贪玩,爱与邻居小孩玩铜钱(用铜币投圈,比命中率高低),常赢回一小把铜钱。一日,刚上小学一年级的小济民攥着右拳溜回家,惊喜地叫道:“娘,这是啥玩意儿?”济民松开手,掌心上出现一枚汗渍渍、形似镰刀的不明物。“哪儿来的?”母亲板着脸询问。“我为阿三做了一个月的作业,这是他回报的礼物!”济民实话实说。母亲这才松了口气。原来,阿三是村里富人家的孩子,他仗着家中有钱有势,常欺负穷孩子,这不,刚入校就请人代劳作业了。母亲没有责备济民,她仔细打量着实物,津津有味地介绍说:这是一枚刀币。刀币呢,是古代人用以交换物品的流动铜币,它是由当时的生产工具刀演变而成的。刀币流通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战国和赵国。刀币有齐刀、墨刀、尖首刀、圆首刀等种类。每种刀币都铸有文字和图案,并标明币值。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才废除了刀币……母亲渊博的知识、绘声绘色地讲解,令小济民耳目一新,豁然开朗:“想不到,这小玩意儿还有着大名堂哩!”就这样,母亲因势利导,从教他认识铜币上汉字图案开始,循序渐进讲述古币知识和中华民族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从而在济民幼小的心灵上烙下“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的印记。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小济民渐渐对收藏产生了兴趣,在不到一年时间内,他收集古钱币20余种近100枚。

小学二年级时,张济民已能将《百家姓》、《三字经》背得滚瓜烂熟,随后又精读了繁体字、竖版式的四大名著。他聪慧过人,过目不忘,凡看过的章节能熟练地复述、完整地默写,被老师称为“小神童”。可惜这些书都是借来的,他多么想拥有和收藏四大名著啊!他曾萌发向家里要钱购书的念头,但一看到面朝黄土背朝天、在田间劳作不息的父母,怎么也开不了口。小济民横下一条心,自己挣钱买书。然而一个个头小、营养不良的乡村孩子想挣钱谈何容易。他先在学校附近捡废纸,可捡了一学期只换回一本《西游记》。小济民求书心切,他听说采集中草药挣钱多,便利用课余时间挖半夏、采桑果、捡杏仁、寻蝉壳、捕蜈蚣、捉地鳖虫、刮蟾蜍腺,不到一学期,他用辛勤劳动的汗水换回了《水浒传》、《红楼梦》、《三国演义》,从而实现了收藏四大名著的梦想。回忆那收藏“古书”的场景,张济民老人至今难以忘怀:那一夜,我爱不释手翻阅着四大名著,不知不觉鸡叫三遍,便找来一块小青石,磨了一个平面,歪歪斜斜刻了一枚“济民藏书”印章。一轮红日从东方冉冉升起,朝霞映照着我的脸蛋,我浑身暖洋洋的。当我在藏书扉页上盖上鲜红的印模时,那快乐的心情是任何语言都无法描述的……

随着时间推移,张济民的收藏范围扩展至烟票、火花、粮票、布票、挂笺(民间喜迎新年时在门框上悬挂的刻有吉祥文字图案的长方形红纸),其藏品五花八门。小学毕业那一年,他经过精心策划,在校内成功地举办了“济民收藏展”,从而赢得了全校师生的啧啧称赞。

育人,乡村郎中当教授

初中毕业后,张济民回乡种田。每当看到面黄肌瘦的村民生病无钱医治时,他怜悯之心油然而生。18岁时,他师从当地名中医刘朗甫,精读和收藏了《内经》、《伤寒》、《脉决》、《金匮要略》等中医经典名著。在7个学徒中,唯有他享受与老师同乘一辆人力车出诊的待遇。三年学徒期满后,他开设门诊,悬壶乡里,声名鹊起。

1955年秋,张济民作为全县仅有的两名名中医之一,以优异成绩考入南京中医药大学(原江苏省中医进修学校)。大学毕业后,因他德才兼备,尤其在中医药研究方面卓有成就,被留校任教,从事针灸、诊断、药物等教学工作。1962年,张济民调至金匮教研室工作,先后担任教研室副主任、主任、副教授、教授等职务。1978年起,他兼任校首届研究生导师、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为国家培养了8名硕士研究生。张济民教学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带学生上山采药时,身背茶壶,手持铁锹,穿越于深山丛林中,多次遭虫叮蛇咬,数十次被树枝藤条划破手臂脸皮,他全然不顾。白天采药,晚上赶制标本,他在带领学生认知的同时,也使自己的中药知识面得到了丰富和积累,这也为他后来成为一代名医奠定了基础。

张济民作为我国“金匮要略”学科最早的学术带头人,先后撰写发表了《金匮考证》、《金匮用大黄》、《金匮方服法效果》等50多篇学术论文,多次荣获全国、江苏省优秀论文奖。他组织编写了《金匮要略讲义》、《金匮教学参考资料》等全国通用教材,并自编出版了《金匮方解》、《金匮图解》等17部医学专著,近300万字,上个世纪80年代,张济民已成为蜚声海内外的《金匮要略》研究大家。在教学和理论研究的同时,他还连续18年带学生到省人民医院、省中医院、空军总医院会诊,并在南京市中医门诊部坐诊5年,治愈了1300多名危重病人,根治了1.7万例疑难杂症,响誉大江南北。1988年,张济民作为对国家有特殊贡献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著名中医学家吴从岭这样评价张济民:“精研医术、师古而不泥古,继承中有发扬,论医理法方药,自成一体。临床辨证施治,独辟蹊径。常起疑难解沉疴,福泽一方。每遇疑难怪病,妙手回春,治疗肝硬化、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重症更是颇有心得,游刃有余……”

雄心,老人要建博物馆

1989年初,70岁的张济民光荣退休。“这下可好了,老头儿该回家享福了!”老伴喜形于色。“逗鸟、养鱼、种花草;下棋、打牌、放风筝;绘画、雕刻、练书法;品茶、旅游、赏戏剧。”儿子已为他安排好养老的健身项目。刚退休时,聘书、邀请函、合作意向书像雪片一样飞进他家的信箱。有高校请他当客座教授的,有医院请他当名誉院长的,有华人请他出国讲学的,有个体老板邀请他加盟开药厂的,还有人愿出高价购买中药方的。那阵子,他虽心烦意乱,但不时惦念着家乡的父老乡亲。“我回老家走走,三五天即回!”一个闷热的午后,张济民留下便条,登上了去如皋的班车。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当白发白眉白胡须、脚蹬圆口布鞋、身着中山装的张济民老人出现在村头时,七八个少年好奇地打量着他。张济民饶有兴趣地吟诵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回乡偶书》诗句,继而捧起一把热土高声喊道:“孩子,这儿是我的家,我到家了!”

在随后的几天里,张济民走村串户,为29名重病患者进行了义诊,但接下来发生的事深深刺痛了他的心。他在与乡亲们的交谈中,发现不少老年人丢掉了传统文化素养,沉迷于赌博、封建迷信活动;不少年轻人人生观淡薄,信仰丧失,拜金主义严重,竟不知道岳飞、林则徐是谁;有的少年儿童对五四运动、长征、抗美援朝等历史知识一无所知;不少妇女不认识国旗,没听过国歌;少数村干部民族文化传承意识淡薄,导致民风不清,政风不正……“这是一种悲哀,是精神传承的断裂!”

张济民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当夜,他辗转反侧,久久不能入睡,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和爱国意识一次次撞击着他的心扉。他翻身下床,扭亮台灯,奋笔疾书:对历史的遗忘、知识的残缺乃至价值观的混乱、信仰的迷失是当今社会的尴尬。我要发挥余热,用毕生心血在家乡建一座博物馆,以传继祖国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弘扬和振奋民族精神,给后人留下一笔永久性的精神财富。

次日一大早,张济民急匆匆找到村书记,说出自己要建博物馆的想法。书记对他的爱国爱乡热情大加赞赏,当即表态:村里将在用地、审批等环节上给予方便和支持。可书记也担心他年事已高,精力也跟不上,再就是需花大笔投资,而村里却爱莫能助。张济民说自己身板硬朗,有生之年要为家乡人民做点事,留一笔精神财富,至于资金我自有办法解决。

“张教授要建博物馆啦!”消息像长了翅膀一下子传遍了全村,村民们对此褒贬不一。回到南京后,张济民食不甘味,卧不安席,满脑子盘念博物馆的框架和蓝图。“孩子爸,看来南京留不住你了,家乡有你的牵挂,我们就回去居住吧!”老伴看出了他的心事安慰道,“不管遇到风还是雨,我陪着你!”

“知我者,老伴也!”张济民甚是感激。他放弃儿子为他设计的颐养天年方案,于1989年3月携老伴回到如皋市常青镇草张庄村,展开了他的夕阳创业计划。

战略,开个门诊圆那梦

张济民回乡安置好家人后,便带上干粮走南闯北开始了筹建博物馆的可行性调查。经过近三个月的奔波,他收集了有关博物馆建筑、展馆分布及展品收藏与保管等信息资料千余份,北京、上海、南京、西安等地的国内著名博物院(馆)留下了他的足迹。而依据专家评估,建一个中档民间博物馆至少需投资800万元,且免费观赏无收益,每年还需贴补数十万元的维护保养费。800万元,这对于一个工薪家庭来说无疑是个天文数字。“吓死人了,倾家荡产也是杯水车薪!”儿子极力反对。老伴也打起退堂鼓,劝他死了这条心。张济民沉着脸,一言不发。他知道建博物馆成败关键在于资金,解决了这个“瓶颈”问题,其他矛盾将会迎刃而解。

接下来的日子,家人再也没有听到老人提及博物馆三个字,他每天按部就班地跑步、下棋,悠闲自乐。家人以为他放弃了筹建博物馆计划,不禁暗暗窃喜。

一个月后,张济民从银行取出20万元稿费积蓄,说要建一幢中医门诊楼。“老爷子开明,开个专家诊所既解除了病人痛苦,又增加了家庭收入,是两全其美的好事!”晚辈们个个拍手称快,纷纷加入筹建中医门诊楼行列。张济民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和民工一起挥锹铲土,搬运砖块,不分昼夜忙碌在工地。经过近4个月的奋战,一幢集内科、妇科、儿科、针炙科、推拿科于一体的门诊楼拔地而起。1990年2月初,张济民专家门诊开诊,当日接待病员23人,门诊收入近3000元。看着花花绿绿的钞票送进家门,协助做后勤工作的晚辈们个个喜笑颜开,浑身有着使不完的劲。开诊半年多,生意红红火火,病员遍及如皋、如东等周边10多个县市,连上海、浙江等地也有不少病员千里迢迢慕名前来求医,张济民竭尽全力为患者服务,从而使众多患者的生命得以康复和延续。家人细算一笔账,半年门诊少说挣了也有30万,可所挣的钱全由老人一人独掌。“老爷子是貔貅,只进不出。”家人对他很有意见。儿子想买台空调,他说农村通风透气,用不着;孙子要买辆摩托,他说不安全;儿媳托人从外地买回一台跑步机,他一见就火了:“这是纸上谈兵,哪有在外面跑步锻炼自在!”儿媳赶紧退了货。“老头子,别固执了,火葬场烧人又不烧钱,你留钱做啥哩?”老伴也在一旁咕哝着。面对家人的满腹牢骚,张济民冷冷地甩出一句:“钱要用在刀刃上!”

此后不久,待镇土管所送来《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镇砖瓦厂、水泥制品厂将一车车砖瓦、水泥板运至家门口时,张家人才意识到老爷子要建博物馆了。“没有营养的人容易生病,没有文化和信仰的群体容易浮躁,这‘浮躁病’比身体上的疾病更难治愈呀!提高村民的文化素质迫在眉睫。我开诊所就是要圆那博物馆的梦啊!”张济民见时机成熟,便向家人如实摊牌:“开诊所一年挣50万,10年就是500万,20年就是1000万,靠我这把老骨头建个博物馆不成问题,要知道博物馆是个永久性的精神财富啊……”

张济民越说越激动,声音越说越响亮。看着他一脸执著的表情,老伴和长子会意地点点头:“你认准了的事十头牛也拉不回,那就建吧!”

战术,我要做当代愚公

建博物馆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1990年10月,在博物馆开工奠基仪式上,张济民提出了“前10年打基础,后10年上台阶”的总体思路。他动情地说:“我要立愚公移山之志,做当代愚公,打一场持久战,建一座博物馆。我要做传承中华民族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新愚公,挖‘山’不止,传承文化不息,让祖国的文化瑰宝代代传下去……”老人慷慨激昂的讲话回荡在乡村田野,震撼着乡亲们心灵。

是的,这是一个从旧社会走过来、靠民族精神支撑而成为大学教授、国家栋梁之材的老人发出的肺腑之言,祖国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是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

博物馆,是陈列、保藏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实物机构,其建筑首先就得吸引人。在园林建筑专家陈从周的悉心指导下,一个“整体设计,分步施工,逐步到位,集历史、艺术、生态于一体”的民间博物馆蓝图一挥而就。按设计方案,博物馆要建展示楼4座、亭轩16座、廊轩5条,且要求款式新颖,仿古而不俗。为增强其观赏性、娱乐性,博物馆还将建有池塘、花圃、桃园、银杏园、动物园等辅助设施。接下来,漫长的岁月,张济民除了门诊外,吃睡在工地,从落实资金、选购材料到每个单项工程竣工验收,他事必躬亲,一步一个脚印。工程队负责人说:“张教授是头不知疲倦的老黄牛,浑身有着使不完的劲。”

1995年夏,张济民用蚂蚁啃骨头精神,建成博物馆第一幢展示楼。建成一个,开馆一个。紧接着,他马不停蹄部署展室。“乡村贫困落后,农民缺少文化,当务之急先建图书阅览室”。在儿子的帮助下,他赴上海、南京等地购回书籍1730本,并定制了50个书架,100套桌椅。不到一周,所购书籍按历史文化、传统教育、养生保健、文学艺术、科普常识、科学种田6类摆上书架,从而建成全镇第一个民间图书馆。一年后,历史名人、医史名人等7个展室也相继对外开放。展出的200多个名人均以汉白玉雕刻而成,上为名人塑像,下为名人事迹简介。人物栩栩如生,事迹一目了然,而这些塑像倾注了老人滴滴心血。他先收集绘制好名人画像,然后由民间艺人精雕细刻而成。每尊高40厘米、重约35公斤的塑像需花费1500元。首期开放的8个展室吸引了众多来客,节假日最高峰时,日接待参观者逾百人。

废寝忘食、超负荷工作,使张济民老人体重急剧下降。曾有人劝他:“张老,一心无二用,门诊和博物馆就舍去一个吧!”张济民勉强一笑:“一个也不能少,建博物馆是我晚年的追求和奋斗目标,而门诊则是通向目标的桥梁。没有资金一事无成呀!”1994年严冬,张老病倒了,高烧不退,昏迷不醒,这下可急坏了家人。村书记火速从县城请来名医。医生诊断,老人患有较为严重的心肌炎,这是心力交瘁,积劳成疾所致,输液一周后才渐渐有了精神。病床上,张老在日记中这样写道:“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奉献是无限的。我的生命即使像流星一样闪过,也要让它放射瞬间光辉;即使有朝一日成为一片枯叶,我也要化作肥料,滋养曾经哺育我的这方热土。”

1998年12月,第二幢展示楼建成后,张济民融艺术性与观赏性于一体,成功地开发了风筝、字画挂屏、陶瓷艺术、红木雕刻、禽兽石刻等7个展室,展出艺术品600余件。其中,120只风筝系他自己精心扎制而成,图案精美,形态各异,堪称艺术精品;字画挂屏系他毕生收藏的76幅名人字画,其中郑板桥画竹就有3幅;三国彩陶罐、唐三彩花果瓶、青花鱼草纹酒杯、明万历年梅瓶等251件陶瓷藏品弥足珍贵;虎、狮、鹿、马等79件禽兽石刻作品及138件画、鸟、鱼、虫红木雕刻均出自当地著名民间艺人之手。

2004年,张济民85岁生日时,他的第三幢展示楼顺利落成。这幢楼展品以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为主,先后开放了十大将军、南昌起义、长征等11个展室,展出珍贵图片2000余幅。这些图片是他奔波了国内20多家书店,从数百本图书中遴选复制而成。此后老人又投资300多万元陆续建成了桃园、银杏园、动物园、水上乐园等辅助设施。其中水上乐园工程,从挖池塘、造游玩船只、河上架桥到养殖观赏鱼,耗资近百万元。

博物馆也要与时俱进。2008年冬竣工的第四幢展示楼,开放了小岗村、香港澳门回归、汶川地震、北京奥运会等9个图片展室,展出图片700余张。2009年国庆前夕,张济民老人又成功地开放了第36个展室——“国庆60周年成果图片展”。与此同时,老人出版的《济民博物馆》一书也与读者见面,博物馆全部展品浓缩其中。不少人将此书誉为“流动的博物馆”,不能前来参观的客人,只要打开此书,就能浏览博物馆全部展品,大有身临其境之感。

夕阳创业红似火,一片丹心育后人。20年间,张济民老人治病救人、创建博物馆取得双丰收,累计治疗肿瘤、肝癌等内伤杂病及妇幼疾病60000余例,研制治疗肿瘤的中成药71种,编辑出版医学专著9部,计250万字,其赢利1350万元全部投入博物馆建设工程。博物馆已累计接待中外游客5.7万人次。漫步博物馆,人们流连忘返,被其历史文化、生态景观深深陶醉,同时,更惊叹和敬佩于张济民老人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无私奉献精神。不少人在博物馆留言簿上留下感言。中国发展战略研究会特级研究员陆嘉玉留言说:“一位退休老人,干了一件伟大的事情,留下了一个民族的记忆!”第七、八、九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首倡者李玉坤留言说:“漫步馆内,打开尘封已久的历史,让我依稀穿越时空隧道,聆听着人民创造历史的宏音,从而倍感中华民族的伟大。”

(责任编辑:冯雯雯)

fengwenwen111@126.com

顶:163 踩:161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0.12 (685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32 (701次打分)
【已经有0人表态】

读者服务|经销商服务 |作者服务|人才招聘|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6 中国青年出版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2031540号-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京)字第146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4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