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关于我们|

当前位置:中国青年出版总社 >> 资讯 >> 期刊导读 >> 农村青年 >> “说干就干”,废弃地上铸人生

“说干就干”,废弃地上铸人生

来源:中国青年出版总社     作者:庆忠    2010年12月08日    字体:     浏览:1114

在河北省滦南县奔城镇西八户村南,有一片300亩的废弃地。这是村民们多年来建房、生活用土日积月累形成的。村集体多次想平整恢复原貌,都因财力不支,没能实现。如今这里却成了郁郁葱葱的林场,比肩齐立的欧美速生杨树有碗口粗细,沿着清新幽静的小路往里走,绿意掩映下,另有一派生机:干净整洁的员工宿舍、餐厅,现代化机械挤奶厅,活泼的犊牛欢蹦,悠闲的奶牛在单元式养殖区咀嚼、小憩……这是33岁的董会君经过几年的奋斗建立起的唐山市绿林生态养殖场。

承包车队,名声鹊起

董会君出生在滦南县姚王庄镇姚王庄村,后来迁到西八户村是他搞工程富裕后的事了。他家中有兄弟三个,父亲是退伍的汽车兵,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在偏僻小村,父亲没有用武之地,家境并不富裕。他排行老二,当地人喜欢称它“董二”,16岁初中毕业就辍了学,他开始帮着父母亲打理牲畜。董会君是一个充满睿智和激情的青少年,不甘心沉默、碌碌无为一生。

随着时代的发展,他的父亲终于在公社的拖拉机站找到了合适的工作。董会军也逐渐成年,18岁那年,父亲托人在县里一家公司为他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这是一家施工单位,董会军当上了一名挖掘机司机,每年到全国各地去施工。虚心好学的董会军加上他的睿智和吃苦耐劳的品格,在父亲的指点下,逐渐成了公司的技术骨干。别看他年纪小,但每年都为公司培养40多名挖掘机司机,很受公司领导的赏识和器重。他沉默寡言,心地善良,热心助人,诚实守信,渐渐有了很多朋友。

1999年,公司挖掘机车队对外承包,在众人的鼓励下,董会军东找西借,承包下了车队,当上了小老板,业务范围遍布附近多个县市,赚的钱也渐渐多了起来。他很有经营头脑,见近几年城市开发改造步伐加快,拆除水泥路面是个特别费工费时的活儿,于是就投资23万元购置了液压振动锺、铲车等设备。在施工中他坚持守合同讲信誉。一次,他在附近的乐亭县组织拆除旧油路且负责土基铺垫,有一位当地承包运送土料的小包工头耽误了工期,当时由于摊子铺的比较大,董会君没能及时察觉,造成整个工期延误。这项工程是形象工程,按合同规定,工期延误让他损失了近20万元。小包工头不敢上前,董会君知道后不但没有惩罚他,还主动按最初合同的规定,付给了他4万元的承包费。小包工头深受感动,见人就说:“遇见了好人!”一时间,滦南董家的名声鹊起,业务订单陡增,效益也越来越高。

但董会君不满足这些,这只是小小车队,他决定成就更大的事业。

承包废弃地,大干一场

2002的春天,有了一定积蓄的董会君做出了一个大胆且令人不解的决定:解散车队,去承包一处废弃荒地。

荒地坐落在本县西八户村南,荒置多年了,人们用来堆放废品垃圾。村里承包这300余亩荒弃地时,正赶上粮食价格低迷,种地赚不了钱,虽然承包价格不高,却无人问津,村集体又经济薄弱。董会军就筹措资金几十万元整体包下。不少人背后议论他是“烧”昏了头,有俩钱儿“憋”的。放着工程不做,瞎折腾。但他心里却激情荡漾,下决心大干一场。

董会君把家搬到了垃圾场,搭起简易房,开始在这块荒弃地上忙开了。最开始是平整土地,大大小小的沙坑令人打怵,废品垃圾需要深埋,雇来推土机一连干了20多个昼夜,剩下的活他就自己干起来,买来铁锨锄头,不分昼夜地干,累了抽支烟,饿了在地里吃,手上打了血泡,他不在乎,人瘦了一圈。妻子心疼他让他放弃,他真想打退堂鼓。可是,年近七旬的父亲母亲来了,他们也都抡起了锄头,这给了董会君莫大的鼓舞。就这样,一家人光平整土地就用了近两个月的时间,他又购进优质农家肥,安上了地下管灌,便于浇水和管理,然后栽上了3万多株欧美速生杨。他看准了木材行业,有前景。

见破烂不堪的荒弃地渐渐有了些模样,董会君才渐渐松了口气。他虽然文化不高,但爱读书看报。一天,他被一条循环经济的报道所吸引,想到自己这大片林场,眼睛不禁一亮。说干就干,当年夏天董会军又在别人不解的目光中拔掉几十亩长势正旺的速生杨,投入80万元在林中建起了养猪场。

董会君养猪与众不同。他联系了当地兽医部门,设计了太阳能式新式猪舍,规划了育肥猪、母猪、仔猪3个繁育小区,购进200头优质长白、杜约克母猪,实行二元杂交,走自繁自养之路;建起4个大型沼气池,养猪的粪便通过沼气池发酵处理后,用于速生杨追肥,实行循环利用;严格按照绿色无公害标准进行日常饲养管理。董会君还在林场见缝插针,养起了千余只当地土鸡、乌鸡、鹅,这些家禽全部采取散养方式,让鸡、鹅自由地啄食树下草籽、昆虫,提高野生养殖,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

董会君靠一双辛勤的手,使这块荒弃地在三年后彻底改变了容颜。栽植的速生杨胸径达8.5厘米以上,几年就可成材,绿色生猪和禽蛋品成了客商抢购货。

建起奶牛养殖场,成为致富明星

昔日无人问津的垃圾场变得郁郁葱葱,就在人们向董会军投来羡慕的目光时,2006年的春天董会军又做出一个令家人都吃惊、不解的决定:砍掉100亩杨树林,建起奶牛养殖场。

砍树建牛场是董会君经过深思熟虑和多方考察后决定的。滦南县是当地闻名的奶牛养殖大县,近年来蒙牛、伊利等奶业企业纷纷落户建厂,奶牛养殖前景比较乐观。经过认真的市场调研之后,董会君砍掉近百亩的速生杨,开始建设奶牛养殖场。为了把奶牛养殖场办成高标准的科技型、示范型、企业型养殖场,董会君四处考察,与当地畜牧部门取得联系,得到大力的支持和各方面的技术帮助。然后他进行了规划和设计,在硬件建设上,他按功能将养殖场分为养殖区、生活区、草料贮存区、病牛隔离区、挤奶区,实行净道、脏道分设,人员车辆分道而出,实现了各功能区的科学布局和奶牛的科学养殖。他投资40万元引进了130头纯种新西兰奶牛,又投资40万元建成TMR奶牛养殖系统,并采用细管冻精技术繁殖奶牛,提高了奶牛的品质和产奶率。他还推行标准化科学繁殖的养殖模式,并与蒙牛乳业公司联合,实现了鲜奶合同化销售。

经过近一年的辛勤努力,董会君的绿林生态养殖场已初具规模,优质奶牛存栏达到了400多头,日产鲜奶4000多公斤,成了远近闻名的科技致富示范明星。2007年,他被评为“唐山市农村实用先进人才”。

董会君并没有满足,啥事都愿走在前头。养殖奶牛成功后,他又在本县第一个着手投资200万元进行奶牛“托养所”建设,推进奶牛事业的发展,实现自己的更大梦想。

他按照自己养殖奶牛的设施和规模,在绿林养殖场建了11个高标准适宜奶牛生长的住房,料房,机井,沼气池,青储池等,可容纳5000头奶牛的托牛所。让每一个进入托牛所的养殖户成为独立的个体,就像在自家养殖一样。他还无偿提供小型装卸机,用于运草料,铲除粪便,实行统一消毒,统一药剂(药剂由他无偿提供),进行科学的病疫防治。他安装了两万元的太阳能热水器,购置了大型的奶牛挤奶设备,养殖户不出园,就可挤奶。牛奶统一销售到蒙牛企业,他还经常请来蒙牛的技术人员为养殖户传授无公害奶品生产知识。

托牛所刚建立之初,因为是新鲜事物,大部分养殖户不信任不了解,一时陷入僵局。董会君坚持不收入托费,发动了三个养殖户,入驻500头奶牛的数量。经过实践,养殖户得到了好处。如今由于受场地的限制,大部分养殖户是托人说情才能到他的所里养奶牛。不够规模,品质不好的奶牛户都被他谢绝了。

2008年的一天,太阳能出现了故障,董会君很着急,自己搬长梯子上去修理,不慎从房上跌下,摔伤了左腿,只好在城里的家中休养。此时,三鹿的“三聚氰胺事件”发生了。蒙牛、伊利企业也受到了冲击,鲜奶一时售不出,养殖户非常着急。董会君扔下拐杖冒着伤口崩裂的危险,赶到场里;他做了个大胆的决定,鲜奶照收。每天近5吨的鲜奶,他叫人偷偷地全倒入下水道,一连十几天,每天他的损失达到5000元。他吩咐手下人不要将实情告诉养殖户,这极大地稳定了养殖户的情绪。最后在当地政府和蒙牛企业的帮助下,部分牛奶缴到蒙牛企业,其余牛奶联系奶粉企业加工成粉坯。养殖场终于渡过了难关,董会君腿伤加上奔忙却病倒在床上。啥事没有不透风的墙,后来养殖户知道了实情,他们都非常感谢这位小场长。

董会君是一个相信科学的青年,先后在绿林养殖场种植葡萄、饲料玉米、梨树等新品种进行实验示范,受到当地科技部门的好评,最近他又购买了玉米收获机,并在当地推行,势态良好。

农民出身的董会君富了。但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父老乡亲,学校没有电脑,他二话没说拉上5台就送给了学校;家乡修路缺少资金,他连夜驱车送去十几万元。逢年过节,他经常开车拉着鱼虾肉食,劳保衣物送给乡亲。能为自己的家乡实实在在地做点事,他感到非常高兴。

谈到成功经验,我们引用董会君的父亲对他的评价是:“我们这二小子敢干。”敢想敢干,大胆将理想付诸实施,这就是董会君的成功秘诀。

顶:177 踩:155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0.08 (666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21 (664次打分)
【已经有0人表态】

读者服务|经销商服务 |作者服务|人才招聘|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6 中国青年出版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2031540号-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京)字第146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4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