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关于我们|

当前位置:中国青年出版总社 >> 资讯 >> 期刊导读 >> 农村青年 >> 李坎温:一辈子与农民打交道

李坎温:一辈子与农民打交道

来源:中国青年出版总社     作者:左大中    2010年12月08日    字体:     浏览:1143

他当过业务员,足迹遍布全国各地,锻炼出一副好口才

下岗后,他卖化肥,卖种子,推广玉米种植新模式,创造了全省夏播玉米产量的最高纪录治词汇之一。印象中从前“严打?

李坎温:一辈子与农民打交道

● 左大中

这些日子,沧州金阳农资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坎温可是够忙乎的。公司驻地在献县,每当来了咨询玉米种植新模式的农民,他这个当总经理的总要忍不住客串一把售货员的角色,亲自给人家讲解这种新模式的种植要领。这时的他,神采飞扬,高门大嗓,连说带比划,没有一点总经理的派头,倒像是认识多年的朋友那么热情似火。

李坎温说,这是他最喜欢干的事——和农民打交道。

下岗后卖化肥,投入几千元钱做广告,被父亲斥为“败家子”

李坎温,土生土长的河北省献县人,1965年出生,在家乡淮镇马兰村长大,直到上初中才回到在县城工作的父母身边。

“在农村长大,后来又考入沧州农校,这是不是注定了我要和农村、农民打一辈子交道呢?”李坎温笑着说。

毕业后,李坎温被分配到献县铅笔厂当工人,几年后,调入副食品公司当会计,1988年调到县石油公司做业务员,这让李坎温有种如鱼得水的感觉。“会计无非是与数字打交道,没什么意思,当业务员可就不一样了,全国各地都可以去,能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

到处跑锻炼了李坎温的交际能力,也练就了一副好口才,这为他以后做生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000年,李坎温下岗了。这在别人是一个重大的打击,可李坎温却品出了另一番滋味:“我总觉得自己是一个在事业上不安分的人,下岗不是前面没路可走,而是你可以开辟出另外一条新路,人生又有了一个新舞台。”

李坎温为自己搭建的新舞台是卖农资,“农资不像家电,它是重复消费,一年三季都用得着。民以食为天,农民种粮食就必须用种子、化肥。”

“我了解农民,要说种地,他们最关心的就是增产增收。所以,我决定卖能增产的杂交种子和复合肥。”

李坎温说,那时,许多农民用的肥料是二铵和尿素。为了让农民了解自己的产品,李坎温使出了两个妙招——打广告、送货下乡。

“那时候基本没有做复合肥广告的,都是做农药广告,铺天盖地的。”李坎温拿出3000块钱在县电视台做了一个月的复合肥广告,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英雄”。没想到,此举被父亲斥为败家子。

“我父亲是原县民政局局长,他都不理解,可见这一手是挺厉害的。”

李坎温的第二招就是送货下乡。“当时卖农资的都是坐等顾客上门,没有自己跑到农村的。”

下乡时,公司的人分成三组,两人一组,李坎温亲自带队,每辆吉普车上装上十几袋复合肥就出发了。吉普车停在村中心,李坎温拿起喇叭就开始喊。“喇叭要使用电源,只能接老百姓家的。人们对电费很在乎,为了节省时间,我只好加快语速。”

村民们围过来边听边议论,为了把他们的声音压下去,李坎温加大了嗓门,“我现在略带沙哑的大嗓门儿就是那时练出来的。”

李坎温以自己的个人魅力赢得了农民的信赖,证据就是每次下乡他这一组都比那两组多卖一倍。

“只要你卖的是真货,我们就欢迎。”不少农民对李坎温这样说。李坎温由此深切地体会到,农民是最质朴善良的,你对他真诚,他就对你信任。

李坎温经商第一年便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收益:当年春季卖出了1200吨复合肥。

为建立献县“村村通工程”,上课之后请村民吃饭,被人笑称为“吃喝公司”

李坎温真诚做人,诚实经商,这使得他的生意在最初几年做得顺风顺水。但2006年他又面临一个新的挑战。

“这一年,随着农资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看中这块市场,都想来分一杯羹。行业竞争激烈,甚至用‘惨烈’两个字形容都不为过。”李坎温回忆道。

复合肥掺假造假严重,价格无序竞争,这一切让李坎温有些无计可施。他只能恪守着自己的经营之道,不愿坑农害农,但结果是这一年虽然卖出了2万吨复合肥,却没赚到多少钱。

天无绝人之路。2007年的一天,李坎温无意中从朋友处听到了“路路通工程”几个字。“凭着我多年经商的敏感,我感觉这是一个商机。”

如获至宝的李坎温赶紧四处打听,得知这是由省发改委牵头实施的,这个路路通工程并非公路村村通,而是信息村村通,是以“服务三农,造福百姓”为宗旨,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省、市、县、乡、村五级信息互动网络。“村村通工程”特点之一是经济信息资源共享。通过网络,各县市可将本地的土特产、人力资源、市场需求等内容放在网页上,彼此之间互相访问,以达到共享。

“村与村相连,村与村相通,这肯定与农民分不开,如果我不抓住这个机会,立刻就会被别人抢走。”李坎温赶到省会石家庄,找到主管部门——省发改委信息中心,表达自己想要加入的想法。

几天后,他接到信息中心管理处的电话,让他再次到省会细谈。“这次去,我已经有了相对成熟的想法,那就是把自己搞农资的优势与‘村村通’结合起来。”

这次谈话的结果是李坎温的金阳农资有限公司被授权为河北农村“村村通工程”在献县的实施单位。“县级站建起来了,我就开始建村级站。第一步是先把广告打出去,招聘村级站管理人员,要求必须懂农资,在村里有威信,热爱农业。”

在操作过程中,李坎温又干了一件让别人觉得是“败家”的事。广告打出去后,来咨询的人很多,本来能容纳30个人的办公室愣是挤了60多人,外面还站了不少人。没办法,只好把会场转移到电影院。

“我上台一说就刹不住车,说着说着就开到了12点,太晚了,不好意思让人家走啊,就在县招待所多功能厅请他们吃饭,最多的一次请了200多人。”

因为这件事,李坎温的金阳公司被人笑称为“吃喝公司”,还有人说他“疯了,哪儿有这么搞的”。

李坎温的宣传工作做得足够好,共有1000多人来报名。全县有500个行政村,李坎温有选择地建立了268个村级站。

留路村的赵占军加入“村村通”两年来,颇有感触,“这是一项得民心的、老百姓认可的项目,能联系农业技术员,保证真货,给老百姓带来了实惠。”

“村村通工程”的一个副产品是建立了各村的交费网点。李坎温将手机、电话的交费网点同时配备到了“村村通工程”的会员村,给百姓们提供方便的交费服务。

金阳卡,也属于“村村通工程”的副产品。“金阳卡是我们公司独立推出的,持有金阳卡,在献县范围内购物、看病、拍婚纱照都享有优惠。”只要是购买金阳农资产品的客户,都可得到一张金阳卡。

“我当然是在做生意,但也想让百姓们得到更多实惠。”李坎温说。

对于“村村通工程”,李坎温有一个远大目标,“搞订单农业,这是‘村村通’的发展方向。”

为了推广玉米种植新模式,他站在寒风中讲课,冻得舌头发直

“与农民打交道,要想让他相信你,得来实的,绝不能玩虚的。换句话说,就是你得让他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多打粮食,多赚钱。”经营农资以来,李坎温一直对自己这样说。

机会又来了。“一次,和朋友聊天,他无意中说起现在有一种玉米种植新技术,叫‘金鼎模式’。我一听这四个字,又坐不住了。”

玉米的传统种植模式是行播单棵,而玉米“8635-3金鼎”超高产种植模式是一穴三棵,这种技术将玉米每亩的密度提高到6300棵,棵数增加了,产量相应地也会增加。玉米的抗倒伏和抗旱能力非常强,单产增幅可达30%~80%以上。

刚一接触这种模式,李坎温就认定这是一项前景广阔的新技术,必将带来产量上质的飞跃。他细算了一下,按此模式种植每亩的投入为200元左右,比传统种植仅多60元。

眼见为实,他先是组织了20多个乡级站长到示范田参观,“玉米的长势好极了,就像三军仪仗队似的,全一般高,特精神。”后来,他又组织了更多的站长前去参观,眼前的情景让他们非常振奋。

2008年11月,李坎温亲自披挂上阵宣传这种新技术。“我特意买了一个手提小音响、小话筒,一个村讲一堂课,两个小时左右,讲完了赶紧去下一个村,一天得串6个村子。”

讲课的课堂设在村里的空地、大街上,寒风吹过来,李坎温冻得直哆嗦,舌头发直。但看到农民感兴趣的样子时,他觉得值了。这种讲课形式一直持续了两个多月,后来就扛不下去了,因为公司的几个工作人员全都累病了。

转眼就到了种玉米的季节,那段时间,李坎温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每天都要跟村级站长联系,统计播种面积。最终,一个令他欣喜的数字出现在眼前:4.5万亩。“尽管跟农民最初签的协议相比,这个数减了很多,但已经很不错了。”

他推广的玉米种植新模式创造了全省夏播玉米产量的最高纪录

收玉米是10月初,也是检验玉米种植新模式的时候。10月11日,农业部玉米专家组成员、河北省玉米专家组组长崔彦宏教授,省农科院首席玉米专家付万鑫教授来到献县,对采用新模式种植的玉米进行测产,映入他们眼帘的是一幅丰收画面,金灿灿的玉米在阳光下闪着耀眼的光芒。

段村乡东段村村民苏瑞兴的5亩玉米田全部采用了“8635-3金鼎模式”,经专家实收测定,平均亩产950多公斤。苏老汉高兴得合不拢嘴,将一面写有“助农增长,惠农一方”的锦旗送到了金阳农资公司。后来,又有十多位农民送来了锦旗。

“尽管2009年玉米授粉期赶上阴雨绵绵,影响了产量。但经我们统计,种‘金鼎模式’的全都增产了,每亩增产200~300公斤,最高亩产量是1050公斤,创造了全省夏播玉米亩产量的最高纪录。”李坎温面带骄傲地说。

李坎温还说了一个关于“金鼎模式”的故事:段村乡代村的曹万华是村里的金阳农资代销商。这一天,村民李铁战来还账。曹万华将李铁战欠的化肥、种子钱算了一下,是670元。李铁战爽快地掏出700元,并声明“不用找了”。原来,李铁战种玉米往年亩产500公斤左右,年底卖时一过秤,亩产合750公斤。“我房上还有点,还吃了点。不算这些,都合1500多斤。种‘金鼎模式’,真的给俺们家增收了。”这位农民憨厚地说。

玉米是我国三大农作物之一,全国种植面积约4.5亿亩。李坎温说,50年代,化肥带来了玉米种植的第一次革命;70年代,杂交玉米带来了玉米种植的第二次革命。

“我们希望,‘8635-3金鼎模式’能带来玉米种植的第三次革命。”李坎温充满信心地说,而他将为这个目标继续努力。

顶:157 踩:175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0.25 (713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26 (694次打分)
【已经有0人表态】

读者服务|经销商服务 |作者服务|人才招聘|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6 中国青年出版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2031540号-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京)字第146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4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