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海华:我要做全国最大的“草包王”
来源:中国青年出版总社     作者:admin    2010年12月08日    字体:大 中 小    浏览:1105作者:路未央
一提起农村随处可见的玉米皮、松木皮、竹条、藤条和青草等,恐怕大多数人都会觉得这些都是不值钱的废物,没多大利用价值。可是,来自江苏的普通打工仔龚海华,却敏锐地发现了其中蕴藏的巨大商机,请人将这些废弃物加工成各种小巧精美、形状各异的草包、草编筐、大小笸箩等纯天然家居用品,赚取崇尚自然的城里人的钱。
经过短短 3
年多的打拼,他从一个小摊开始,发展到如今不但拥有了自己的家居用品公司和加工基地,还在全国发展了
100 多家连锁加盟店,名副其实地成了闻名全国的“草包王”!
龚海华是如何化腐朽为神奇,神话般地拥有今天这一切的呢?
豁然发现,农村遍地是黄金
今年 27
岁的龚海华是江苏南通人。 1997
年初,高中毕业的他跟随一位熟人千里迢迢地从家乡来到北京,干起了给人刷墙和刮腻子的活儿。一年后,龚海华熟练地掌握了室内装修的全套手艺,于是不安分的他开始单独在外面找活干。
1998 年 8
月,在一位朋友的介绍下,一家由几人合股的建筑装饰公司请龚海华做装修管理工作。知恩图报的他把公司当成自己的家一样,全身心地投入其中,这一干就是
5 年。
2003
年底,由于装修市场竞争异常激烈,致使公司的效益持续下滑,再加上几位股东貌合神离,夹在其中的龚海华左右为难,于是他不得不辞职了。此时,经过几年的摔打,龚海华眼界变得开阔了,也有了“野心”。他想,给人打工终究不是长久之计,他第一次萌生了自己创业当老板的想法。可是,积蓄不多的自己该干点什么好呢?为此,他在偌大的北京城转悠了起来,寻找着适合自己的创业项目。
一转眼, 2004
年的春节临近了。龚海华考虑到和妻子结婚后由于工作忙,从来没有去过她的山东老家,这回好不容易有空闲了,怎么着也得陪妻子回去一趟。就这样,他与妻子一路风尘地回到了潍坊乡下。
一天,龚海华与妻子在村里闲逛时,意外地发现了当地村民都在编织一些篓子、小筐子之类的家居用品,品种五花八门,而且都是用庄稼地里没多大用处的草、玉米皮、藤条等编织而成的。乍一看,既经济实用,又美观大方。当下,龚海华就拿着这些草编制品左看右看,情不自禁地连声夸奖说:“真漂亮啊!”见丈夫如此好奇,妻子自豪地介绍说:“不瞒你说,俺这里的老老少少都会编织活!一到农闲季节,几乎家家户户都在编,虽说卖不出大价钱,但好歹还能挣些油盐钱。”
不等妻子的话说完,龚海华眼前一亮,不由得想开了:眼下城里人不是崇尚自然和绿色环保么?如果我把这些草编制品运到大城市,赚取城里人的钱,不就是一条现成的生财之道吗?再说了,这些草编制品都是利用农村田间地头废弃的草、玉米皮和藤条等原料,成本极低,又能变废为宝,简直称得上取之不尽,遍地是金啊!这么一想,龚海华顿觉兴奋不已,于是迫不及待地跟妻子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妻子听后,不无担心地说:“你的想法倒是不错,问题是城里到底有多少人看得上这些土不拉叽的草编制品呢?”龚海华自信地一笑,随即告诉妻子他在北京的几年装修过程中,发现许多家庭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喜欢在家里摆放一些纯天然的东西!越是土得掉渣,越是质朴天然,他们就越是喜欢!听丈夫这么一说,妻子只好半信半疑地点头同意了。
回归自然,时尚女郎爱“草包”
2004
年春节过后,龚海华让妻子留在山东老家等他的消息,自己则返回了北京。经过考察,龚海华以每月
1400
元的租金,租下了朝阳区一个服装市场四层的摊位,并将自己的店名取名为“回归自然”草编店。一切就绪后,他又有些拿不定主意了:那么多的草编制品,自己是先经销一种还是全部都经销呢?左思右想,龚海华觉得自己的小店刚刚成立,没有名气,不如先试着经销一种有特色的草编制品,等局面打开后,再经销其它的品种,这样也许容易取得成功。
可是,自己到底该经销哪一种草编制品呢?几经比较,龚海华最后决定先经销一种女士专用的草包。他认为,都市女孩最爱赶时髦,喜欢别出心裁,这种草包虽然算不上新潮,更谈不上名贵,但与时尚的衣着相搭配,也许会显示出一种与众不同的别致和韵味,说不定正好迎合了她们的消费心理。于是他当机立断,让坐镇山东老家的妻子先发了一批女士专用的草包过来,想探探市场的反应。
3
月初,龚海华的“回归自然”草编店正式开张了。为打开市场,他不敢把价格定得太高,大部分定价只有五六元,最贵的也不过十几元。令他惊喜的是,没想到开张第一天,生意就好得令他难以置信,竟然卖出了
32 个草包!一位打扮时尚的年轻女郎一口气挑选了 4
个草包后,高兴地对他说:“这些草包配上各式服装,看上去既协调,又舒适,好像喧闹的空气中飘来了一缕大自然的气息。拿来送人,真是再好不过的礼物了!”
很快,在第一批顾客的宣传带动下,龚海华的生意如芝麻开花节节高,一天比一天好。更让他吃惊的是,一些人甚至是在街头看到别人背着草包,觉得很新奇,于是打听后转了好几路车,专程找上门的。短短一个月,龚海华就销售了近
2000 个草包,赚了 4000 多元钱。
渐渐地,龚海华的草包在顾客中也有了影响,他们时不时三五成群地来到他的草编店,一边欣赏,一边品评这些物美价廉且美观实用的草包。
这时,龚海华开始盘算他的下一步计划:草包打开了销路,自己的草编店也有了一定的名气,但毕竟品种太单一,不能满足更多人的需求,是不是该同时经销其它草编制品了呢?但他心里没底,不知道顾客是否能够接受其它的草编用品。
一天,一对年轻夫妇围着龚海华的草编店逛了一圈后,不经意地说:“你怎么不进点儿草编家居用品呢?”龚海华心里一格登,随即不露声色地反问他们:“草编家居用品会有人喜欢吗?”对方说:“怎么没人喜欢?放在家里,既能当工艺品点缀,又能放些书报、小玩具、遥控器等小东西,乡土中透着高雅,现代中透着时尚!”
令龚海华深感意外的是,自那天以后,不时有顾客跟他提出相同或类似的问题。这下,他心里终于有底了。
2004 年 8
月初,他让妻子试着发过来一个白色的、方方正正的草编小筐子。
谁知第二天一摆上货架,下午就来了一位日本客人,当他看到那只草编筐子后,立即流露出非常惊喜的神情,问龚海华卖多少钱。当时,龚海华很紧张,甚至不敢出价,后来见客人对那只草编筐爱不释手,于是咬牙说了“
25
元”的高价,没想到客人想都没想,马上掏钱将筐子买走了。
这位日本客人走后,龚海华高兴得不得了,于是马上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远在山东的妻子,并让她赶快发一批笸箩、筐子、篓子等草编家居用品过来。
果然,这些草编家居用品一亮相,很快吸引了很多顾客。特别是那些迁居新房的家庭,对这些回归自然同时散发着乡土气息的草编制品更是情有独钟。一对刚刚入住新房的中年夫妇专程赶到龚海华的草编店,夫妇俩一口气挑选了
6
个草编筐子后,男主人喜形于色地说:“一看到这些草编制品,我就倍感亲切,仿佛回到了当年的知青岁月!”女主人也插话说:“是啊,我好像闻到了那种清新淡雅的草香和麦香!”
没想到在农村再普通不过的草编制品,一拿到城里,竟然还让人勾起了对逝去的青春岁月的美好回忆。敏锐的龚海华立即意识到这是个不可多得的卖点,于是他在柜台上适时地打出了“购草编制品,忆知青岁月”的招牌。果不其然,此招一出,立即把那些曾有过知青经历的中年顾客吸引了过来。此后,他的小店每天都是人流涌动,顾客盈门。到
2004 年底,龚海华的资产迅速达到了 8 万多元!
梦想成真,草编加盟店遍地开花
2005
年初的一天,龚海华的店里来了一位气质优雅的女士,一言不发地盯着货架上的草编制品看了好半天,从她的眼神看,她似乎很感兴趣,但最后却什么都没买就摇摇头走了。龚海华一愣,觉得这里面有问题,于是赶紧追了上去,问她是否不喜欢这些草编制品。这位女士笑了笑,说:“说实话,我是挺喜欢的!不过你的产品的形状也太单调了,怎么全是方方正正的呢?如果能编些圆形、椭圆形的那该多好!”听了对方的话,龚海华点点头,这才恍然大悟。
回到店里后,龚海华随即在脑海里琢磨开了:是啊,草编制品全是四方的,的确显得太呆板了。如果像那位女士所说的,编些圆形和椭圆形的产品,不单品种丰富了,顾客的选择余地也大了,相信会更受欢迎。想到这里,他马上打通了妻子的电话,叫她跟当地的草编加工户打个招呼,编织一批圆形和椭圆形的产品过来。
10 多天后, 1000
件圆形、椭圆形的草编制品摆上了货架。结果一亮相,立即受到了新老顾客的大力追捧。不到半个月,这批草编制品就被抢购一空。这一次,龚海华赚了
3000 多元。
尝到甜头后,龚海华马上组织来了第二批圆形、椭圆形的草编制品。与此同时,他又想开了:草编制品除了编织成方形、圆形和椭圆形外,能否编织成更多的形状呢?
这天晚上,龚海华下班后,他的目光无意中落到了街对面的一家玩具店,就在这时,他的脑海里灵光一闪,突然冒出了一个新奇的念头:既然玩具可以做成各种各样,甚至是千奇百怪,为什么草编制品就不可以呢?想到这里,他顿时有了一种柳暗花明的感觉。
经过一晚上的构思,龚海华将自己的设想全部描摹在了图纸上。第二天,他就将图纸传给了妻子。半个月后,这批有着菱形、多边形、漏斗形等各种形状且规格不同的异形草编制品问世了。结果一摆上货架,立即引得过往的顾客驻足观看,连声称赞:“真是太精致了!”自此以后,龚海华的名气越来越响,生意也越发红火了。
成功地开发出各种形状的异形草编制品后,龚海华没有止步,他觉得只有对产品不断地加以改进和完善,才能最大程度地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
2005 年 5
月的一天,一位学生模样的顾客一跨进他的店里,开口就说:“老板,你不觉得你的这些草编制品有些不对劲吗?”龚海华立即来了兴趣,店子开了这么久,还没有人这样对他说话的,于是连忙请对方坐下。见龚海华态度诚恳,这位顾客这才指着货架说:“你看看,这些产品怎么全是清一色的呢?为什么不染上颜色,那样不是更漂亮了吗?”龚海华回头仔细一看,还真像这位顾客所说的,店里的所有草编制品都是一个颜色――白色!
在随后的交谈中,龚海华得知这位顾客是美院的一位大三学生,所以对颜色有一种职业的敏感性。送走这位顾客后,龚海华再仔细看了看,不觉有些好笑,自己的生意做了一年多,天天与这些草编制品打交道,竟然没有注意到颜色的问题,真是太可笑了!
紧接着,有多年装修经验的龚海华陷入了沉思:每个家庭的家具颜色都不尽相同,只有用五颜六色的草编制品与之搭配,那样才会显得协调,才会突出美感。为什么这个常识性的问题自己竟然没有想到呢?
经过查阅资料,龚海华了解到,要使草编制品变得五彩缤纷、绿色环保,且不褪色,必须得从源头入手,解决原材料的问题。为此,他利用下班时间,来到了附近的一所大学。经过向相关专家请教,他终于掌握了没有污染的浸染原材料的一个简易配方。
2005 年 7
月,龚海华将自己调制的颜色配方交给妻子,让加工户浸染原材料,然后再编织。
很快,五彩缤纷的草编制品亮相了。因为这种彩色草编制品更适合与家具搭配,而且也更漂亮,结果一面世就引起了关注,销售极为火爆。不久,龚海华根据顾客的建议,又独创性地为草编制品设计出了古朴清新的花鸟、山水、人物图案和花纹。投放市场后,更是俏销得供不应求。
2005 年 12
月底,龚海华的草编店引起了电视台一位编导的注意,他觉得草编店很有创意,也很有特色,于是为龚海华专门录制了一期节目。节目播出后,龚海华的草编店一夜之间传遍了大江南北,全国各地每天都有人打来电话,少则十几个,多则二三十个,纷纷提出要与他合作,或者直接作他的加盟代理商。
此时,颇具生意头脑的龚海华意识到这是个不可多得的发展机会,一个产品如果想在全国叫响,甚至走向海外,没有自己的品牌绝对不行。
2006 年 10
月,他赶紧提出申请,为自己的草编制品注册了商标――“梧桐青园”。很快,他的免费加盟店迅速铺向了全国,锦州、深圳、厦门、成都、乌鲁木齐……时至今日,“梧桐青园”加盟店发展到了
140
余家。与此同时,龚海华在北京三里屯的使馆区成立了自己的分店,把目标顾客群主要锁定为外国友人。在山东,他则专门成立了自己的草编加工厂,聘用了
100
多个心灵手巧的编织能手,农闲季节则会有更多的村民加入。
如今,龚海华的“野心”越来越大了,他的目标是做全国最大的“草包王”。在谈到自己的成功时,龚海华意味深长地说:“到农村收购草编产品的人很多,但是大多都没有加入自己的构思和创意。其实,农村人并不知道城里人喜欢什么样的东西,我的作用在于将城市的信息反馈给农村,加入自己的设计理念,再将这些产品返回到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