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厕所文化
来源: 青年文摘网站    作者:admin    2010年12月02日    字体:大 中 小    浏览:1324
《青年文摘彩版》2007年第10期“思想者”
北大厕所文化
文 许知远
英国的剑桥大学曾经修缮过一所新厕所。按照剑桥大学的学生传统,这所新修的厕所肯定将要受到那些年轻绅士的灵感污染。所以,聪明的学监索性把厕所的墙壁设计成黑板的样式,旁边放上粉笔,让学生们可以随时涂鸦,并随时都能顺手擦去。
这个学监简直就是大禹的传人,知道对于有些“洪水”,只能采取疏导,而不是硬堵的方式。一般情况下我们都这么认为,厕所涂鸦缺乏艺术文化气质,主要源于地点与人物不恰当。而剑桥大学却是个极好的场所,光名字就已经堆满了书卷气,而涂鸦者又都是拜伦、牛顿的师弟们,再加上他们都年纪轻轻,这种组合实在让厕所徒壁生辉。
而北大的厕所文化水平不高。这可能是由于北大的卫生环境糟糕,而文化一般情况下都是被舒适滋养出来的。王小波把布鲁塞尔的公共厕所称作“文化的园地”,除了因为这是多种文化的交汇中心以外,更重要的是那里的收费标准是一美元。这肯定是一个极舒服的场所。一美元的心痛再加上舒适的无所事事,思想与文化肯定会蓬勃而出。
北大的卫生场所秉承中国的一贯缺点,无法提供给使用者以从容感。环境的不佳,让这些豪情与才情都明显过剩的年轻家伙们没有心情孕育出崇高的情感与深刻的思想。一般来讲,宿舍楼内的卫生环境最差,也因此这里的图画与文字都流露出一种形而下的趋势。一看笔迹,就知道实在是穷极无聊,才把平时不好意思说的话在这里厚颜无耻地写了出来。这里的记录充分体现了青春期的抑郁症状和渴望肆无忌惮的急切心情。
字迹潦草慌乱,欠磨练。
而老图书馆的卫生间曾让我感动,那里曾经上演了有关北大未来出路的讨论。浅绿色的门上被密密麻麻地书写了若干争辩意见,句句呕心沥血。
其实那原本是一组有关北大与清华比较的讨论文字,明显分为正反两方。先是蓝黑钢笔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