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关于我们|

当前位置:中国青年出版总社 >> 资讯 >> 书刊评介 >> 在这里,翻读父辈的历史

在这里,翻读父辈的历史

来源: 旅新网    作者:余意    2015年6月02日    字体:     浏览:1347

记得中学时候,父亲常常对我讲起他年轻时参加“三线”建设、修建铁路隧道的故事。在父亲的讲述中,那是一个极其贫困却充满着激情的年代。父辈们凭着顽强的意志,仅靠肩挑背扛的原始人力建成了一项项近乎难以完成的工程,在崇山峻岭和千沟万壑间架起了座座桥梁,打通了条条隧道,让天堑变成了坦途。

此后,每当乘坐火车驶进大山当中,看到那悬在半空中的桥梁和深邃幽暗的涵洞,我的思绪就会随着急驶的火车遥想着当年父亲他们参加铁路建设时火热的劳动场景。甚至会不时生出为父亲写点儿什么,以记录他们历史的念头。

今天,当我捧起杨昌俊先生的新书《悲喜人生》(中国青年出版社2015年3月版),书中,我仿佛又读到了父亲讲给我的故事,翻阅了他们这一代人的历史。

杨先生与我父亲几乎同龄,上世纪40年代伴随共和国的诞生而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与先生相识是在读大学时,他从陕西省图书馆副馆长位置上退休来到我们学校任图书馆馆长。那时,学校新校区刚刚建成,我暑假在学校图书馆做勤工俭学,恰逢图书馆要从老校区搬迁到新校区。我就看到,一位皮肤黝黑、其貌不扬的老者蹬着三轮车,将一捆捆从汽车上卸下的图书,顶着烈日满头大汗地拉到学校新辟的图书馆门前。后来,当其他老师告诉我这位老者就是我们学校图书馆馆长时,我对他顿时心生几份敬意。身为学校校报记者的我便默默写了一篇通讯稿投到了校报。

这之后,我便和先生相识了。当他得知我的家乡在湖北浠水时,更是十分地高兴,打开了记忆的闸门和我聊起了他当年在武汉大学学习时到我家乡下乡劳动的情景,还回忆了许多年轻时期的故事。

毕业后,和先生的联系一度中断。一次偶然和他相遇,我便感叹人生的际遇大抵如此,生命中有的人只是过客,而有的人却是一辈子的良师益友。先生还是那般地朴素、精神矍铄,只是鬓角添出的一缕白发显出了他年近七旬的年纪,额上也布满了岁月的沟壑。看到我他很是高兴,关切地询问了我的近况,并跟我说他近期要出一本新书了,到时一定要送我一本。

看到这本书的时候,已是今年初春时节了。我花了整整一周细细拜读了这本由贾平凹先生题写书名的《悲喜人生》。这本书是作者人生经历的一部编年史,是他个人一本自传体叙事文学作品。正如作家高建群在序言中写到:“一本本来是自己的编年史,一不小心成了一部时代的编年史。”我在书中窥见的,不仅仅是作者个人的人生,更是父辈的那个时代。如作者书中写的作为铁道兵在西藏参加中尼国际公路(中国—尼泊尔)建设的故事,与父亲参加“三线”建设是何其的相似!又如作者在书中记述的苦难的童年、参军、上学、投身新中国建设的种种人生经历,与大多数父辈们的人生轨迹是何其的相似!这不正是父辈们和他们那个时代的真实历史缩影吗?

读完全书,我掩卷沉思。虽然父辈们生在那样一个物质极度匮乏的时代是不幸的,但他们能够和着共和国前进的脚步、扣住时代进步的脉搏却是非常荣幸的。岁月在他们脸上刻下了时光流逝的印迹,他们为我们留下了一本质朴的、镌久的,如美酒般醇厚令人回味无穷的书。

是的,这本书中,也许并无太多华丽的辞藻和堆砌的语言。有的,只是朱自清先生笔下那厚实微驼的背影,是我们对父辈的高山仰止,对吾辈的奋蹄扬鞭,还有对我们身处的时代肩负使命的历史感召……

顶:187 踩:183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0.45 (711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25 (673次打分)
【已经有0人表态】

读者服务|经销商服务 |作者服务|人才招聘|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6 中国青年出版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2031540号-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京)字第146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4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