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关于我们|

当前位置:中国青年出版总社 >> 资讯 >> 书刊评介 >> 从《风雨彭门》到《不信青史尽成灰》

从《风雨彭门》到《不信青史尽成灰》

来源: 新浪博客    作者:杨昂岳    2014年12月31日    字体:     浏览:1391

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以下简称“哈军工”)第11期毕业生滕叙兖先生原是一位从事科研和产品开发的高级工程师,自1998年起,他停薪留职为母校修史,历时五年,在2003年校庆50周年前夕出版了164万字的《哈军工传》,全面生动地展现了哈军工辉煌而多难的历史。在此期间,他不辞幸苦,四处收集史料,采访了400余位校友,其中包括彭德怀元帅的两个侄子——哈军工空军工程系一期校友彭起超和哈军工海军工程系七期校友彭正祥。在听取两位彭家学长讲叙彭老总与哈军工故事的同时,也了解了一些彭老总的家事,深受感动,萌生了撰写彭老总家风家事的想法。从2004年起,在彭起超、彭正祥的鼓励帮助下,滕叙兖先后多次采访了彭老总抚养成人的七个侄子侄女彭起超、彭爱兰、彭梅魁、彭康志、彭正祥、彭康白、彭钢和彭老总养育过的左权烈士之女左太北(哈军工导弹工程系八期校友)、黄公略烈士之女黄岁新的家人,还去湘潭县乌石寨彭老总故居瞻仰、访问,写就了40万字的传记文学作品《风雨彭门——彭德怀家风家事》一书,于2006年1月在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发行。 就在此书出版前后的两年时间里,彭正祥、彭梅魁、彭起超相继病逝,由此可见抢救历史真是迫在眉睫。

《风雨彭门》出版之后,滕叙兖又马不停蹄,先后采访了彭老总身边工作人员景希珍、綦魁英、王承光、赵凤池、杨凤安、刘祥等及一些熟悉彭总的老将军、老干部,收集到了不少珍贵的史料,如杨献珍劝说浦安修莫吃分手梨;1966年12月江青、戚本禹指使北京地质学院东方红红卫兵和北京航空学院红旗红卫兵两次赴成都揪彭的细节;彭老总关心身边工作人员并在逆境中保护部下的事例等。在《风雨彭门》的基础上,他于2010年重新写出一本45万字的彭总传记文学作品《不信青史尽成灰——彭德怀的铁骨与柔肠》,历经四年的审查,终在2014年6月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发行。

这两部书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写了解放前彭老总教育引导他的前妻刘坤模、两个弟弟和弟媳走上革命道路,以及国民党反动派对彭家的残酷迫害;二是写了解放后彭老总培养教育七个侄子侄女及两位烈士遗孤的感人故事,体现了彭老总的父爱亲情;三是写了庐山会议彭老总身陷囹圄之后及“文革”中彭老总遭受的残酷迫害,以及他与侄子侄女们悲欢离合的故事,展现了彭老总的铁骨柔肠。

综观这两部书的写作思路和过程,我觉得有两个特点:

一是从家庭生活角度写彭德怀,这个视角是全新的。

彭德怀一生波澜壮阔又坎坷多舛,他是中国现代史上绕不过去的一座高山。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彭老总被平反、1982年《彭德怀自述》出版以来,有关彭老总的文艺作品数量不少,有歌颂他横刀立马、浴血沙场的,有记述庐山会议他刚直不阿为民请命的。但是,从家庭亲情角度出发,走进彭老总丰富的内心世界,描写他的铁骨柔肠,体现彭老总伟大的人格,滕叙兖是独具匠心的。从书中描述的彭老总对侄子侄女的教育,对身边工作人员家属的关心,以及他与挂甲屯村民的鱼水情等,都可看出彭老总在所谓“小节”上堪称完人,这与他在“大节”上的情操是一致的。联想到有的大人物虽能叱咤风云,但在“小节”上一塌糊涂,你能相信他是立党为公、为国为民吗?

二是作者腿勤手勤,深入采访获得硕果。

这两部书的主要素材都是作者深入采访收集来的,都是第一手资料,真实而生动。彭康志是留守在乌石的地道农民,滕叙兖去乌石采访他,还在他家住了一晚。有的采访对象,他还不止一次地登门拜访,如他多次采访彭爱兰、陈明玉夫妇,彭爱兰大姐在回忆伯伯时曾失声大哭。2009年我陪滕叙兖又一次看望彭爱兰夫妇,我看到质朴的彭爱兰大姐与滕叙兖如同多年的老朋友一样倾心交谈,也只有这样的交流,才能采访到真实宝贵的东西。书中关于彭老总劝爱兰把新衣服给黄岁新,再用伯母一件旧衣改了自己穿;1963年彭老总接黄岁新到吴家花园来坐月子,彭老总亲自煮奶、洗尿布、做产妇餐;彭梅魁夫妇1963年春带三个孩子到吴家花园,带来相机想让三个孩子和阿公合影留念,喜欢孩子的彭老总却躲到纱门后,说:“我现在名誉不好,孩子们还小,要让他们健康成长,不要给他们身上留下阴影。”这些细节的描写,看了令人落泪,这都是作者深入采访得来的。联想现时有些年轻作者,给采访对象打个电话,然后就能添油加醋发挥出一篇长文,内中不准确、错谬之处就在所难免了。

1974年11月29日,开国元戎彭德怀被活活折磨八年后含冤逝世。在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党中央为他平反,恢复名誉。但是此后30多年来,媒体上有关彭老总的作品总是遮遮盖盖,新闻出版管理部门严格把关,不能涉及“文化大革命”,不能涉及三七开中的三,甚至不能涉及三面红旗等等。这本《不信青史尽成灰》就被新闻出版管理部门审查了三年之久,删去了许多涉及上述“敏感问题”的内容,其中不乏精彩的文字。

刘少奇在罹难时说:“好在历史是人民写的。”王稼祥说:“历史是最好的裁判官。”任仲夷说:“时间是公正的,历史是无情的。”范文谰说:“历史多么无情而有情,不遗忘每一个对历史的贡献,也不宽容每一个对历史的障碍。”陈丕显说:“历史是无情的,她会很快忘却一些人;更会严肃地批评一些人。同时,历史又是多情的,她会永远地记住一些人。”

而滕叙兖在书中说:“不信青史唤不回,不容青史尽成灰。”《不信青史尽成灰——彭德怀的铁骨与柔肠》的出版问世,再次印证了上述我党老一辈革命家关于历史的阐释。

顶:184 踩:195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0.56 (711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04 (682次打分)
【已经有0人表态】

读者服务|经销商服务 |作者服务|人才招聘|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6 中国青年出版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2031540号-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京)字第146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4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