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关于我们|

当前位置:中国青年出版总社 >> 资讯 >> 书刊评介 >> 为了写出更清晰明快的历史

为了写出更清晰明快的历史

来源: 文艺报    作者:黄济人    2013年7月02日    字体:     浏览:2160

《将军决战岂止在战场》是我的处女作,写于粉碎“四人帮”不久的上世纪80年代初。那时我还是1977年考入高校的在校大学生,因为父亲黄剑夫平反昭雪,因为舅父邱行湘千里迢迢赶来参加父亲的追悼会,而他们都是旧时代的黄埔将领,父亲起义投诚,舅父战败被俘,这就让我看到了他们不同的命运,从而想到了应该为他们写一点东西。

写作是从邱行湘的战败被俘开始的。作为国民党洛阳战役的战场最高指挥官,他由此开始了漫长的监狱生涯。位于北京德胜门外的战犯管理站,当时集中了来自国民党所有战场的最高指挥官,包括徐州“剿总”副总司令杜聿明、川鄂绥靖公署主任宋希濂、第十二兵团司令黄维、第十八军军长杨伯涛、山东省政府主席王耀武、天津警备司令陈长捷,以及军统头目文强、沈醉等等,人数高达600余众。

根据我自身的写作条件,我把邱行湘作为全书的贯穿人物,一则他是我的舅父,写起来比较得心应手,二则他被俘较早,能够囊括国民党战犯在共产党监狱生活的全过程.至于其余十几位战犯的改造,尤其是曾被解放军正式宣布的43名头等战犯之一的杜聿明,则是我写作的重点。好在有邱行湘牵线搭桥,我利用寒暑假穿行京津沪,有效地采访了包括杜聿明在内的十几位原国民党重要将领,从而为这本书的写作进行了较为充分的准备。另一种写作所必须拥有的条件则是跑遍大江南北也寻求不到的,那就是时代的变革、社会的发展。因为如此,我在书中写到了这些国民党将领在抗战中对民族曾经有过的贡献,而在这之前,这样的内容被视作禁区。

该书于1982年由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开机就印了几十万册。反响是多方面的。我曾收到解放军某部“全体指战员”的一封来信,信中说:“国民党八百万军队都被我们打垮了,想不到你作为他们的后裔,还胆敢用笔继续与我们作战。是可忍,孰不可忍!”当然,更多来信给了我不少肯定与鼓励。已故评论家唐弢先生曾在给我的信中说:“该书打破了题材的禁区,可喜可贺。我研究中国文学这么多年,只有读到这本书的时候,才因为陌生而产生了异样的兴奋。”王蒙先生曾经在一次讲话里这样说过:“《将军决战岂止在战场》用文学的方式更新了人们对历史的看法,参与了中国思想解放的大合唱。当文学具有这样的功能的时候,它就不会让人忘记。”

出版翌年,该书获解放军首届文艺奖;3年之后,获全国优秀畅销书奖;1993年,由西安电影制片厂改编为电影《决战之后》。作为一本书的写作,这个时候应该是完全结束了,以后作为一个专业作家,自然还得写其他题材的作品,诸如80年代中期的长篇小说《崩溃》,末期的长篇小说《哀年》,以及90年代初期的长篇小说《重庆谈判》等等。

殊不料整整30年后,这本书的写作又被重新提起。那是2012年年初,中国青年出版社总编辑胡守文一行来到重庆,他与我见面的第一句话就说:“我是奔你而来的!”这句话让我有些意外,因为他应该说“你们”而不是“你”。是的,包括我在内的四个作家应邀为重庆市公安局写了一套关于打黑除恶的丛书,审完稿子,市公安局邀请胡总一行来渝洽谈出版事宜。胡总把我叫到一边,又说:“我对这套丛书不感兴趣,因为它靠政治太近。再说,关于打黑除恶,北京方面的评价似乎与重庆并不一致。所以,我的重庆之行是奔你来的,是奔你的《将军决战岂止在战场》来的!”

胡总的话更让我莫名其妙了。我说,这本书不是早已出版了吗?他说:“可是你并没有写完呀!你只写了第一批获赦战犯的监狱生活,还有第二批、第三批……直到1975年,在押战犯才全部获赦。再说,获赦以后,这些特殊公民是怎样生活的?尤其中间经历了10年浩劫,他们的命运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都是读者关心的。所以,我专程前来向你约稿。如果说已出版的《将军决战岂止在战场》仅仅是上部,那么我希望这本书的下部能由我社出版。”

胡总的话让我感动不已。30年前的一本书能够被他记住,30年后能够建议作者续写,这是我不曾有过的经历。因为如此,我当即答应了他,况且他的建议也是我曾经有过的想法。我在动笔之前,与黄维的女儿、沈醉的女儿、郑庭笈的女儿以及文强的儿子取得了联系,因为那些老人已经不在人世,他们的故事要靠他们的子女去诉说。同样让我感动不已的是,我的想法得到了他们子女的全力支持。于是,我花了半年时间,依据旧的资料积累,加上新的采访内容,终于写完了《将军决战岂止在战场》的完全本。出版之日,在中国青年出版社为这本书举行的首发式上,我在想,当历史不再吞吞吐吐、遮遮掩掩的时候,这本书能否给读者带去更加明快与清晰的感受?倘若能,我心足矣!

顶:296 踩:289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0.48 (1064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55 (1005次打分)
【已经有0人表态】

读者服务|经销商服务 |作者服务|人才招聘|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6 中国青年出版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2031540号-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京)字第146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4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