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关于我们|

当前位置:中国青年出版总社 >> 资讯 >> 期刊导读 >> 华夏教师 >> 成功者的心理素质

成功者的心理素质

来源: 青年心理网-《青年心理》    作者:安鲁    2010年12月08日    字体:     浏览:1279

成功人士的心理素质

这世界上成功的原因有千百种:有的人成功是因为努力,有的人成功是因为运气,有的人是因为家世,有的人则是因为时机……但对于那些公认的成功人士来说,是什么促使他们成功呢?那些促使其成功的因素,是否真的可资别人借鉴?

为了找寻成功的真谛,心理学家进行了一次小范围的测试。11名被试者分为7男4女,都是在其他人眼中看来“非常成功”的人,而且都是依靠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的。这些人从1465名企业领导者中选出,每个人都有500万美元以上的净资产,手下掌管着500人以上的劳动力。

对这些被试者的访问,除了在快乐量表上打分以外,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你认为是什么促使你成功的。”同时,心理学家还对这些被试者的关键人物(被试认为对自己具有特别重要意义的他人,由被试者自己提供)或伴侣提问:“你认为这些人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问题的答案出乎人们意料:被试者的答案与那些关键人物的答案之间相距甚远。基本上所有的被试者都认为,他们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他们具有足够的能力与技巧,有潜力也有能力成为成功人物。而那些关键人物则认为,他们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他们的个性和人格力量,而非其具有的技巧。

每个在外界看来“非常成功”的人,都认为他自己做人做事“非常有技巧”、“坚持到底”、“拼命工作”、“保持精力充沛”、“懂得利用和把握机会”、“有冲劲和干劲”,以及“知道如何做一件事,并能选择一个适当的人去做这件事”。而这些人的伙伴则把他们的成功归因于他们的个性,而不是表现。大多数人的回答都是:“他懂得关心别人”、“他生来就是个好人”、“人们很喜欢他”、“他为人诚恳、值得信赖”,以及“他是一个有爱心的人”等等。

这里的矛盾会让大多数渴求成功的人摸不着头脑:如果想成功,是按照那些成功人士的自述行事,还是去相信身边人对他们的描述?

这就涉及到了心理学对于成功的解释。有关成功的多数研究表明,在短期内取得成功,可能是因为速度最快,要求最高或者工作最努力。但从长久来看,一个健康、高效的成功者其实更取决于其内在的心理素质。成功者自身多半会从近期影响自己行动的种种因素出发,因此会得出“成功是因为自己的技巧”这一结论。而成功者身边的人则观察得更为宏观,因此会对成功归因得更为准确。

总体来说,一个成功者应该具备以下的心理素质:十分明确哪些事更重要,哪些事不重要,在生活中只做那些重要的事;为人谦虚、温和、耐心,看重家庭等等。

错误归因成功的五个误区

在对自己进行成功归因的过程中,有些人因为偏见、片面或是其他原因,常常会对自己过去的成功形成一种偏激的认识。他们用一种十分肯定的语气强调一些近乎自我摧残的行为,认为是这种行为促成了他们的成功。他们无法判断自己成功的实质,也无法归纳出成功必备的心理素质。

最常见的成功归因的误区有以下五种:

1.T型人格 一个好的成功者必然是一个利用时间的大师。他是时间的主人,而非它的奴隶。他有十分良好的时间感和控制感,也很清楚自己行事的节奏。该快的时候快,该停的时候也懂得停。针对那些“成功人士”的实验很明显地说明了这一点:实验者要求那些组员闭上眼睛,在不数数的情况下,估计过了一分钟的时间后再睁开眼睛。这其中有8个人不到40秒就睁开了眼睛,有一个人甚至还没超过15秒。另外两个人则好像完全睡死了过去。

T型人格的人,在生活中似乎只有开和关两种状态。他们无法准确估计时间,只是无意义地奔忙。相对他们,你不妨也对自己做个实验。问问自己,一天当中你看几次表?找人帮助你做一下“一分钟”测试,对比一下你内在的时间感,看看你对时间的把握和估计究竟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你有多少决定在根本上是取决于时间,而非内心的真实要求?你是否常常感到急迫和不耐烦?

2.对成就的需要超过对联系的需要 心理学家戴维"麦克莱兰致力于探讨人生命中的根本驱动力。他认为一个人同时具有三种需要:对成功的需要、对权力的需要,以及与他人联系的需要。一个健康的成功者,应该是这三种需要共同发展,而病态的成功者则将对成就和权力的需要凌驾于与其他人联系的需要之上。

要说明这一概念,不妨采用意象分析的方法来考察我们的内心思维。当你看到一幅画时,你是如何解释画中静态的人物?那些表面光鲜的“成功人士”会把画解释得“志向远大”,会将其中的人物解释成为正在整装待发意气风发的斗士,而这些斗士的目标,则常常隐藏在画面之外。而一个平和的成功者则更倾向于将画内部的各元素进行联系,把它组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在生活中,你是否会把人际交往的顺畅作为衡量自己成就的准绳?如果有时间,你是愿意和朋友一起休假,还是愿意去工作?

3.极力追求完美 追求完美是人的天性,但过于追求完美,常常会使人在衡量成功时走向歧途。心理学家发现,有五个因素决定着工作中的成功感:成就、认可、工作性质、责任和晋升。不健康的成功,常常与过分看重成就、认可和晋升这三个因素有关。体现在生活里,则往往表现为完美主义和不耐烦情绪。

完美主义的代名词是避免失败。那些渴望成功的人,常常希望别人认为自己是“无敌铁金刚”。他们要避免被人认为没有尽力,担心自己的策略、才智和天赋得不到认可,或者得不到应有的晋升。对他们来说,最重要的是他人的看法,他们不想显露出任何自己可能的不足。

而一个健康的成功者则不然。他知道自己的长处,也知道自己的短处。他很清楚自己不够完美,而且从来不害怕显露自己的恐惧与无知。在他看来,如果一个人自己努力想把这些不足藏起来,这从根本上就表示了对自己的不认可。而一个连自己都不能接纳的人,又何谈什么成功呢?

4.注重物质回报 物质回报和精神回报哪个更能说明自己的价值?这可能是现代人非常迷惑的一点。不过如果从内心平静的角度看,为回报而工作其实是一种自欺欺人的想法。有关成功的研究表明,对一些本来具有内在回报力量的活动予以外在的回报,其结果只能是降低这些活动的内在回报力量。

但当对那些“成功人士”提出“你为什么而工作”的问题时,他们都会强调一些有形的回报。有的人可能会含糊其辞,回答说是为了做些有价值的事以回报社会,但进一步询问就会发现,所谓“价值”的标准是与具体的、外在的报酬或地位联系在一起,而不是与工作本身的内在价值联系在一起。

实际上,当一个人将他的行为与外在回报联系起来时,这种外在的回报就会降低他的内在驱动力。当一种行为的动机只是为了得到回报,其表现的好坏也只是由回报的数量和程度来衡量时,内在驱动力就会越来越弱。

从真正成功的角度来看,内在驱动和外在回报同等重要,甚至可以说,对健康的成功者而言,前者比后者更重要。

5.视工作为生命 心理学家们对那11位被试者的最后一个问题是:对你来说,工作是为了生活,还是生活是为了工作?尽管表述不同,但是那些成功者都很自豪地表示:他们已经成功地把工作和生活合二为一。对于这一点,他们的关键人物也都表示赞同。一位“成功者”的伴侣说:如果他的工作结束了,那他的生活也就停止了。

实际上,对工作全身心地投入虽然值得赞赏,但工作绝不是生活的全部。一个人能否真正体会到成功的乐趣,重点在于他要能够明确成功的范围。心理学家肯尼斯"佩列蒂耶通过对工作和健康关系的研究发现,那些对外在回报永不知足的人,永远也不会感到自己已经足够成功。因为缺乏对成功的定义,他们只会觉得自己仍然在追求成功的路上。他们在生活中缺少平衡以及与他人的联系,最终将走向失败。这不仅仅是工作上的失败,很有可能他们会在社交关系和亲密关系中同样出现问题。缺少专属于自己的生活,是他们在追求成功过程中最让人惋惜的一点。

顶:186 踩:182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0.31 (642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2 (611次打分)
【已经有0人表态】

读者服务|经销商服务 |作者服务|人才招聘|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6 中国青年出版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2031540号-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京)字第146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4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