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关于我们|

当前位置:中国青年出版总社 >> 资讯 >> 期刊导读 >> 农村青年 >> 点亮生命,爱的光明在人间延续

点亮生命,爱的光明在人间延续

来源:中国青年出版总社     作者:阿福    2010年12月08日    字体:     浏览:1122

抗争命运,笑对人生

黄舸命苦,尚在襁褓之时,父母分道扬镳,从此,父子相依为命。

在他7岁那年,一天,玩耍时,不慎跌倒,自己却怎么都爬不起来,哭得鼻涕一把泪一把。父亲黄小勇将他抱在怀里,他嚷嚷着说自己腿疼,针扎一样。黄小勇将儿子送进医院。医生查后说:“孩子患了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这种病,无法治愈,只能控制维持……”

犹如晴天霹雳,震得黄小勇脑海一片空白,儿子从小缺失母爱,已够可怜,如今灾祸降临,罹患绝症,他痛彻骨髓,潸然泪下,一个劲哀求医生:“求求您,救救我的孩子。”医生说:“这种病,属于先天性疾病,一般在孩子六七岁时发病,之后全身肌肉开始退化萎缩,直到体内器官衰竭而死,一般患者,很难活过18岁。”

医生的话,如一桶雪水,兜头泼来,把他浇成透心凉。从现在起,儿子的“滴答”生命,已进入残酷“倒计时”。

虽然医生判了儿子“死刑”,但作为父亲,岂能眼看着孩子的生命一天天消失殆尽。现在医学这么发达,他不相信世上有治不好的病,遂身背儿子四处求医问药。几年下来,家里所有值钱东西,一点一滴化作液体,滴进黄舸羸弱生命。

沉寂在黄舸体内的病魔,终于在他11岁那年,露出狰狞面目。他渐渐感到,四肢僵硬,手脚失灵,后来连筷子都拿不稳,吃饭时,只能靠爸爸一勺一勺喂。黄舸觉得如此活在世上,虽生犹死,心里常涌起无尽悲凉。

即使大人患此重病,都会心焦气躁,怨天尤人,但懂事的黄舸,从不随意发火,他想开了,有啥好抱怨的呢?面对含辛茹苦的父亲,他心存感恩,爸爸拉扯自己不容易。

病魔剥夺了他站立和行走的权利,属于他的活动范围,只有病榻和轮椅。死神潜伏身畔,黄舸时时处于凶险之中。

日子虽难,但黄小勇从不愁眉苦脸,他觉得精神好坏,对儿子至关重要,孩子心里洒满阳光,那么病魔就会望而却步,因此,他常跟儿子聊聊天,讲些笑话,逗黄舸开心。虽然在外人看来,父子俩生活挺苦的,但他们总能苦中作乐,小屋里经常荡漾着欢声笑语……

父亲的鼓励和笑脸,阳光一般驱散笼罩在黄舸心头的阴霾,他能感受得到,爸爸慈祥温润的眼神,总在传达着明亮和希望,他觉得为了爸爸那片苦心,自己没有理由不活下去。

岁月荏苒,随着年龄增长,黄小勇担心离群索居的儿子,悲观厌世,抑郁成疾,就常跟他一起读身残志坚方面的书籍,比如,《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以及张海迪等励志故事,特别是海伦·凯勒,在生命陷入黑暗之际,用勤奋和坚毅扼住命运咽喉。黄舸从书中汲取抗病力量,令他重燃生命之火。

一些心理脆弱的绝症患者死亡,往往不是顽疾本身,而是心理防线的崩溃。这方面,黄小勇没少潜移默化:“黄泉路上无大小,生死无常,如果没有死亡,那这个世界,一定会变得非常可怕。所以我们得调整心态,顺其自然,看淡生死。”过早理解死亡的黄舸说:“爸,你不用开导我,我啥都懂,我觉得死很容易,但要活得精彩,活得有意义,真的很难。”儿子的话,令父亲唏嘘感叹。

厄运无情,红尘有爱。经媒体报道,黄舸抗病的事迹,被越来越多公众熟知,那些素昧平生的人,在钦佩黄舸的同时,也会寄些钱来,帮助他们渡过难关。从2000年起,这些来自海内外的爱心捐款,细水长流,从未断过,汇聚四面八方的关爱,驱散小屋清冷孤寂,温暖着父子俩的心,也成为黄舸战胜病魔的强大动力。他说:“为了那些关爱我的人,我也不能轻易放弃,不悲观,不绝望,开心过好每一天。”

黄舸是个知恩图报的孩子,他非常珍视这些好心人的关爱,每次收到汇款,不管多少,他都会将好心人的联系方式,记录在册,铭刻在心。有爱,生命就有希望,从此,一粒感恩火种,在黄舸胸中熊熊燃烧起来……

15岁那年,一次昏迷苏醒后,黄舸向父亲说出了埋藏心底的愿望:“爸,我想在告别人世前,回报一下那些曾经帮助过咱们的好心人。”

黄小勇为儿子的一腔善意而感动:“儿子,我知道你是个重感情的孩子,可问题是,你现在病殃殃的,如何报答人家呢?”黄舸就像在构思一篇温暖童话:“爸,我想好了,你不是会骑摩托车嘛,那你就带着我,走遍全国,向那些好心人登门致谢。”

听儿子这样说,爸爸不由得睁大眼睛:“傻孩子,你想得太天真了,那些好心人遍布全国,甚至海外,仅凭你我之力,怎能报答得完,况且你身体也不允许。”黄舸陷入美好幻想之中:“医生不是说了嘛,我还有3年的存活期,那么就用这3年时光,走遍全国,报答恩人,也算没枉活一生。”

面对生命即将凋零的儿子,哽咽难言的黄小勇,怎能忍心拒绝儿子离世前这惟一心愿。他眼圈泛红,鼻腔发酸,点头说:“儿子,爸一定帮你完成这个心愿!”

父亲开始紧锣密鼓筹备着,他先是向亲友借来8000块钱,买来药物、食品和衣物,然后将自家摩托车,改装成带篷的可以坐人的“房车”,车厢里,轮椅、蜡烛、药箱、地图、毛毯、被褥、收音机、水壶、锅碗瓢盆等,生活用品一应俱全。另外,感恩线路等,皆由黄舸设计,万事俱备,父子俩很快动身上路。

感恩之旅,情深意长

“感恩之旅”第一站,黄舸选择去郴州看望冀彦希阿姨,这么多年来,热心的冀阿姨,一直在默默帮助支持黄舸,常来信鼓励他战胜病魔。特别令父子感动的是,她的儿子患绝症刚刚去世,家里欠下巨额债务,即便如此,当听说他们父子陷入困境时,雪中送炭,寄来1000块钱。情意无价,黄舸知道,这笔汇款包含着冀阿姨的深情厚意。

黄舸说:“阿姨不但热心,而且很细心,几次打来电话,劝爸爸不要离开我,要好好照顾我。”说话间,泪光闪动:“虽说疾病带来无尽痛苦,但好心人也给我送来关爱和温暖,我突然发现,自己命运并不悲惨凄凉,相反,竟如此幸运、富有,所以,我心存感激!”

父子俩开始向郴州进发,在黄舸看来,他意念中的“感恩之旅”,是那么温馨浪漫。然而一旦起程上路,他才感到其艰难程度,简直超乎自己想象。三轮摩托改装成的“房车”,用铁皮包裹而成,雨天冷,晴天热,黄舸“坐”在里面,烈日灼灼,蒸笼一般,“房车”立刻变成“桑拿房”。看着汗流浃背的儿子,小脸热得通红,黄小勇很心疼,每行驶一两个小时,便会将浑身瘫软的儿子抱下来,透透风,活动一下僵硬的身体。为了解决通风散热问题,他还在“房车”前面,洞开一扇小窗,透过窗口,黄舸便能欣赏沿途秀美风光。

为让儿子视野广阔,看到更多更美的景色,黄小勇把驾驶座前面、上面和雨披统统撤下,这样,儿子视线一览无余,却苦了骑车的父亲,雨天一身湿,晴天一身汗,栉风沐雨,父亲裸露的肩膀,被太阳晒脱一层皮。黄舸看在眼里,疼在心上,每当看着爸爸颠簸的背影,常会自责愧疚,为自己的任性执拗,拖累父亲也跟着吃苦受罪。

如此山高水远,长途跋涉,对一个健康人来讲,时间长了都吃不消,更何况重病在身的孩子。刚开始,一路颠簸,黄舸觉得浑身像散了架,头晕目眩,恶心难受,眼皮不时耷拉下来,车轮一颠,眼睛猛然一睁,泪水在眼里直打转……他不敢想象,如此下去,感恩者未曾见到,可能连自己小命也搭上了。所以,有几回,实在挺不住,真想高喊爸爸停车,打道回家。但一想起那些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心头即将熄灭的感恩之火,又熊熊燃烧起来,他说:“一个人心里,只要装着爱与希望,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筚路蓝缕,风餐露宿。“感恩之旅”,抵达第一座感恩城市郴州,按图索骥,父子俩终于叩开冀阿姨的家门。

面带笑容的黄舸,将一束鲜花奉上,感激地说:“冀阿姨,我是黄舸,专程登门感谢您对我的帮助和关爱……”

面对父子这对不速之客,冀阿姨甚是惊喜感动:“真没想到哇,这么远的路,你能赶过来看我,谢谢喽!”父子俩屋没进,水未喝,黄小勇一脚油门,黄舸挥手告别,摩托车一溜烟远去了……

向恩人献上一束鲜花和祝福,黄舸甚感快慰,他用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来形容感恩心境:“感恩的味道,有点像花香,既能令自己芬芳,也能让别人愉悦。”

一路上,透过窗口,从未见过世面的黄舸,接触到芸芸众生大千世界,欣赏到山青水秀自然美景,当然,途中也发生一些有趣事情。比如,当他们行驶在一望无际公路时,忽见一头老牯牛,悠然卧在马路中央,可能是年纪大了,或者劳累过度,无论主人如何呵斥鞭笞,喇叭如何抗议,它就是死活不肯起来,致使其他过往车辆,只得绕行。见此情景,黄舸觉得很好玩,以前只听说有“拦路虎”,没想到亲眼见到“拦路牛”,而且牛的犟脾气一旦发作,比虎还难办。看来,是开了眼界,长了见识。

还有一次,夕阳西下,云蒸霞蔚,一个头戴斗笠的老爷爷,赶着一群鸭子过马路,鸭群洁白如雪,像漂浮在马路上的一大片悠悠云朵……这幅田园牧歌画面,充满诗情画意,令黄舸看得如醉如痴,他忽然觉得这个世界是那么美好,如果能延长生命,哪怕做个无忧无虑的小鸭子,也挺快活的呀!活着真好,一个人只要能静静地活着,就已经是件值得庆幸的事了。

风雨兼程,车至杭州,父子俩没料到,更大的困难,在等待他们。

不顾旅途劳累,风尘仆仆赶到“恩人”住处,只见此地已被夷为平地。原来,这里动迁,住户都已迁走。跋山涉水,千里迢迢赶来,没料到,收获的却是满眼失望。

经过长途奔波,黄小勇身心俱疲,憔悴不堪,无论精神和身体,还是车况经费,都已达极限,他神情沮丧,想打“退堂鼓”,但又怕伤了儿子的心。当他见儿子访人不遇,抑郁寡欢时,便顺水推舟:“要不,咱把摩托卖了,回家吧!”

黄舸说啥都不同意:“从长沙到杭州,这么远的路,我们都走过来了,开弓没有回头箭,不能半途而废,无论多苦多难,也要将‘感恩之旅’进行到底。”

黄小勇不明白,儿子羸弱的身体,何以有如此强大的精神支撑,他思来想去,才恍然大悟,这股惊人的力量,不就来自他那颗火热感恩的心嘛!

天使目光,永留人间

一个生命倒计时的坚强少年,就这样踏上与死神赛跑的征程,他要争分夺秒,抢在死神降临之前,完成自己的最后心愿。长路漫漫,披星戴月,艰辛途程,在父子脚下徐徐延伸……

感恩之旅,为黄舸生命注入崭新内涵。从那时起,每年,父子俩都会抽出两个月左右时间,骑着三轮摩托,踏上漫漫征途。

每次上路,父亲总会小心翼翼把他抱上轮椅,用绷带将他与轮椅捆绑在一起,“固定”好,防止路上颠簸滑落。四肢无力的黄舸,“软绵绵”地窝在轮椅上的样子,让每位见到他的“恩人”,都感动得潸然泪下。

感恩之旅,不可能一帆风顺。去广东那次,正值岭南雨季,道路崎岖坎坷,路边是万丈悬崖,没有护栏,稍有不慎摔下去就会粉身碎骨。更令人惊心动魄的是,不时有比摩托车还大的巨石,从山坡飞速滚落,将道路砸得千疮百孔。那天,暮色渐浓,父子俩急着赶路,就在摩托疾驰而过瞬间,只听身后“咚”的一声巨响,飞石轰然落地,吓得父子心惊肉跳,万一不幸砸中,定会车毁人亡。

还有一次,在一座城市等红绿灯,后面飞驰而来的出租车,“咣”的一声,一头撞在摩托车尾部,巨大惯力将父子掀得人仰马翻,还好人无大碍,父子只是皮肉擦伤,但摩托却被撞成“变形金刚”。

2006年7月29日,黄舸不远千里,来到辽宁鞍山市九街口绿化小区,软软的手臂“捧”着一束鲜花,献给孙素芹大娘。“孙奶奶,感谢您6年来,给我的关爱和鼓励,今天,我和爸爸专程来看望您,表示感谢!”话音未落,感恩者和施恩者相拥一起,泪流满面。

“生命价值,不在于长短,而在于活的内容是否充实,走过的人生历程,是否给世界、给他人留下了什么。”通过感恩之旅,黄舸对这段话,感受很深。

下一站是吉林和黑龙江,再坚持走完600多公里路程,黄舸决定结束今生感恩之旅。他说,“也有人问我,重病在身,为何要自讨苦吃,拖累父亲也辛苦。我也说不清楚,但心里有种强烈愿望,觉得在有生之年,应该去看看他们,感谢他们。”

感恩像个聚宝盆,你分给别人越多,自己所得的也越多。历经感恩之旅的黄舸,正一次次刷新自己生命纪录,他觉得通过感恩,自己的人生,跃上崭新境界。黄舸深有感触:“我能做的是有限的,我想做的是无穷的,从有生之年,到一息尚存,我当尽力使有限向无限延伸……”

父子俩用3年时间,足迹遍布20多个省市,行程17000余公里,分三次,向30多位恩人表达感激之情,也将感恩的心,传遍千家万户。

2008年,黄舸传记《点亮生命》一书出版,书中说:“因为感恩,因为爱,生命才有了延续下去的希望和理由……”

死神卷土重来,步步紧逼。

2009年10月,黄小勇明显感到儿子病情在逐渐恶化,医生检查后,发现控制黄舸呼吸和心跳的肌肉,已萎缩坏死,生命危在旦夕。即使呼吸、喝水都很困难,但黄舸苍白的脸上,依然笑意盈盈……

时刻觊觎的死神,不可避免为黄舸的病弱之躯,注入一抹苍凉色彩。每天最幸福的时刻,是早晨醒来,因为又战胜死神,多活一天。在与死神波澜不惊的对视中,坚强的黄舸,一次次突破生命极限,奇迹般活到21岁。面对生命烛火即将燃尽,他说,即使死了,也了无遗憾,面对生死,早已置之度外。

即将步入人生尽头的黄舸,在博客中说:“每一个生命都有残缺,不必做太多比较;每一种生活都有乐趣,不必做完全统一,物竞天择,未必强者生存,宽心接受,享受人生美好过程……”

他向所有关心过他的人们,做最后告别:“人间聚散终有时,此爱绵绵无绝期。滴水之恩,我无法涌泉相报,但恩人们给予我的人间温情,暖如熏风,永志不忘。”

黄舸说:“人生意义在于付出,如果有一天离开人世,我愿将自己的眼角膜,捐献给需要光明的人们。”

在黄舸生命最后时刻,母爱姗姗来迟。近20载未曾见面的生母,拉着病入膏肓儿子的枯手,泣不成声。襁褓之中,骨肉分离,重逢之际,却是儿子弥留之时,情何以堪!此时,上了呼吸机的黄舸,只能用含泪微笑,告慰母亲,能在生命最后时刻,见到朝思暮想的妈妈,萦绕心中多年的牵挂,终得以释怀……

死亡阴霾,渐渐遮蔽黄舸生命的蓝天。

临终前,他笑容依然,断断续续地说:“爸爸,我走了,你不要难过,要好好活着,来生我们还做父子……”

生命光亮,一点点从黄舸眼瞳熄灭,眼角溢出晶莹泪珠,缓缓滴落……

黄小勇说:“我感到欣慰的是,儿子走时,我一直陪在身旁,做到了生死相依。”

按照黄舸生前遗愿,长沙爱尔眼库工作人员,已将他的眼角膜,分别移植给湖南一位女性患者和四川绵阳地震灾区10岁盲童,黄舸用生命和爱,为他们的黑暗世界,带去光明。

捐献眼角膜,是黄舸短暂生命释放出的最后一道阳光,死亡因为爱,而令其人生变得圆满丰盈。

生命对于每一个人来讲,都是上苍的一次馈赠。黄舸露珠般纯净的一生,虽然短暂,却活得精彩纷呈,“用爱传递爱,便是生命的大爱。”这是他留给我们的启示。

黄舸走了,却把天使般的光明,留在人间,我们能从这光明中,感受到他逝去生命中,那些熠熠闪光的美好。

黄舸生命之灯,虽灭犹燃,永远亮在人们的心里。

顶:172 踩:163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0.12 (710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29 (751次打分)
【已经有0人表态】

读者服务|经销商服务 |作者服务|人才招聘|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6 中国青年出版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2031540号-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京)字第146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4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