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文学:易“踩雷”体质与泛娱乐的博弈

发布者:宋泽宇    浏览:1533

《三生三世》热潮过后,《择天记》扑了街,本以为鹿晗能够再次缔造“流量神话”,殊不知知易行难,继电视剧《老九门》和电影《爵迹》之后,《夏至未至》这一青春剧造势猛烈,依旧反响平平。热门IP与鲜肉的强大配对频频败下阵来,着实向影视产业这口热锅中泼了盆冷水,说好的受众基础和流量红利呢?都去哪了?

从第二期中国青年阅读指数中,我们能够通过数据观察到一个有趣的现象:2017年4月到5月,文学阅读域指数从55.39下降到38.42,成为下降幅度最大的阅读域(文学阅读域的需求量在中国青年阅读域中仍然最高);戏剧电影阅读域需求指数下降最多,由4月份的28.2下降至5月份的1.37,下降幅度高达26.83。

这与影视剧市场现状如出一辙。2016年11月,《择天记》荣登2016中国泛娱乐指数盛典“中国IP价值榜—网络文学榜TOP10”,然而,小说世界中的“择天改命”没有成为现实。但在影视市场,收视低迷、雷区密布似乎依然无法阻止影视剧一旦热火带来的庞大利益吸引,IP热潮仍在持续,小说、影视剧生态链也还在风生水起。

“影视文学”构成的创作体系无法轻易被打破,他们受众基础庞大、知名度高,在资本市场如鱼得水,尽管频频失利,这种组合仍然是占领泛娱乐市场的最优选择。只是泛娱乐文化面前,如何成功避开雷区,小鲜肉说了不算,“排行榜”更是看看就好,谁能笑到最后,似乎一切未知。

追溯影视剧的内核,本就是娱乐需求与商业活动的相互作用驱使而成。随着时间推移,受众逐渐从启蒙借鉴中解放出来,影视作品需要与创作意识相适应:引入叙事元素,试图表达思想,从戏剧中提炼剧作与镜头意识。得益于这种艺术样态,影视剧始终生机勃勃。

今天,我们能够随意获取的信息数量已然十分可观,可供选择的内容产品更加多元。中国影视产业开始进入冷静期,IP泡沫破灭,粉丝光环不再。电影主要受众群体——中国青年,在经历国产电影小繁荣之后,也开始冷静审视影视产品。我们能看到的是,《爵迹》的票房惨淡,《长城》遭遇滑铁卢,《奔跑吧兄弟》《栀子花开》也被翻拍成电影登上大荧幕。是的,它们还是小说、综艺和一首歌的时候被许多人喜欢,但在版权方片面追求IP热度和内容变现的利益驱动下,改编产品往往流于粗制滥造,受众开始逐渐清醒过来:尽管影视剧符合国人茶余饭后的消遣需求,但它不能单纯依靠明星站台来获得发展。于是,此前拥有群众基础的IP源头产品——图书也逐步面临“毁经典”的困境。

在特定时期内,精英文化的离析与主流文化的重压,是大众文化崛起的契机,一体化的文化进程被打破,呈现出多元的时代特征。正是这种多元,让影视艺术有了栖身之所,并反馈于影视文学作品。

《择天记》中,陈长生这么形容孤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没有任何人可以诉说,一个人在黑暗中煎熬着,孤独着。”很显然,“影视文学”火热的同时,急速成型的商业利益模式让影视创作受困,过度偶像化和粉丝消费的意图正在考验着影视市场。

影视作品在今天,如果让霸道总裁成为青年的情感依托,让青年把一味迎合的低俗笑果当作幽默,在不切实际的纸醉金迷中醉生梦死,那么产出这些内容的人和内在利益的驱动者,无疑正在破坏中国青年的生活和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