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炳琨:我的信仰就是执著
来源: 青年心理网-《青年心理》    作者:丁晓春    2010年12月08日    字体:大 中 小    浏览:1294一部电视剧《潜伏》造就了他,他一下子出名了,片约纷至沓来。回首往昔,他庆幸在最困难的时候,自己选择了坚持。
提起曹炳琨,或许没有多少人知道,但是一说起电视剧《潜伏》里的那个说话结巴的情报贩子谢若林,你一定不会感到陌生。曹炳琨正是谢若林的扮演者,网友们评价他“不开口是偶像,一开口成笑星”,他在剧中的许多台词,比如:“如果你一枪打不死我,我又活过来了,咱俩还能做生意,只要价格公道”、 “同样两根金条,你告诉我哪根高尚哪根龌龊”等等更是广受追捧。
曹炳琨最不喜欢别人说他是“一夜走红”,他颇有几分委屈地解释:“你们只是看见现在的我,但在这之前,之前的那十几年,你们知道我是怎样走过来的?”
厨师生涯,后厨不是属于我的舞台
曹炳琨和演艺这一行挺有缘,大概才十个月的时候吧,就有人找他拍照片做广告,赚了人生第一笔钱――15块人民币。
读初中的时候,他看了张国荣和钟镇涛主演的电影《满汉全席》,觉得人家穿着白制服戴着高帽子,颠勺啊挥铲啊,一举一动真是太帅了,所以中考填报志愿的时候,毫不犹豫地填了职业高中的烹饪专业。
毕业之后,曹炳琨去全聚德当了实习厨师,每天的工作是切土豆丝,切土豆丝他也不好好切,一边切一边把菜刀甩出各种花样,他自己玩得忘我,旁边人看得胆战心惊,终于有一天,将手切了一个很深的口子,伤口露出白森森的骨头,把头儿吓得不轻,说啥也不让他动刀了,“你给鸭子吹气去吧,你成天玩刀,万一弄个工伤,咱们饭店还得赔钱!”
给鸭子吹气,是烤鸭的一道工序,头儿原本以为,让他和一堆死鸭子待在一块儿,他该老实了吧?可是没过多久,他又玩开了,这一回,他嘴贴着鸭脖子,手模仿鸭嘴一张一合,模仿“唐老鸭”说话,那声音,像极了给“唐老鸭”配音的李扬!只要头儿不在,他就拿着一只死鸭子,在后厨给同事们绘声绘色地表演,把大家给逗的,一有空,就有人想起他来:“琨儿,给咱们来一段!”一时间后厨欢声笑语群情欢畅,时间长了,终于遭人告发,这一回,头儿气得一跺脚:“得了,我看你就是个人来疯,你也别和人待一块儿了,干脆给我掏地沟去吧!”
谁都知道烤鸭爱出油,所以烤鸭店的地沟经常被油糊上,得常掏,这下曹炳琨傻了,再也玩不出花样了,天天拿着一把掏地沟的刷子,缩在饭店的后门边上,目光涣散呆若木鸡,整个人像一株遭霜打了的茄子。他这人就是这样,只有让他表演的时候他才活过来,其余的时间,都是一副魂不附体的落魄样。有一天,一位老厨师看着他无精打采的样子,掏心窝子说了一句话:“小子,我看你看这么久了,你不适合干这行,男怕选错行,你还是适合吃演艺这碗饭,现在外面机会这么多,你待在这里屈才了,赶紧趁年轻该干吗干吗去!”
一语惊醒梦中人,这一天,曹炳琨辞职了,他回到家,对父母宣布:我要当演员!母亲摸了摸他的脑袋:“你发烧了吧?演员?这是咱们这样的人家能干的职业么?”曹炳琨一拧脖颈子:“我想好了,就要干这行!不让我干我就去死!”这一下,母亲不吱声了。
龙套岁月,天天去北影厂门口“趴活”
曹炳琨的“战场”从全聚德的后厨转移到了北京电影制片厂门口。
每天早晨,他骑车去北影厂,蹲在门口“趴活”,一蹲就是一天,风雨无阻。
第一个机会,是在一部现代言情剧里扮演没有一句台词的群众演员,大冬天拍夏天的戏,他只能穿着背心短裤,露天卖冰棍,冻得嘴唇乌紫浑身发抖,可表情上还要做出热得不行的样子,别人都敷衍了事,只有他一丝不苟,同伴笑话他:“傻帽儿,到最后出现在屏幕上就是一个影子,你做得这么细干嘛啊?”可是他认一条死理儿:真正的演员会认真对待每一个角色。第一次当群众演员,他挣了20块钱,回去交给母亲,母亲说:“算了,还是你自个儿留着吧,你那钱挣得多不容易。”他说:“您是嫌少吧?成,等以后挣大钱了再给您吧!”
也遇见过夏天拍冬天的戏,在摄氏41度的高温里裹得里三层外三层,热得几乎虚脱,可是表情和动作,却丝毫不走样,一场戏拍下来,盒饭一口没吃,却仰头灌了整整三瓶矿泉水。他自己并不觉得苦,“真正的苦是没戏拍。”他说。
再难再苦,他都没有想过放弃,因为他自己根本就不觉得难觉得苦,他说:“干自己喜欢干的事情就有这好处,再难再苦你自己也不觉得,干得还挺乐呵。”
倒是别人看不下去了,有一次著名编剧万方的儿子孙鹏对他说:“你这样子想混出头根本没戏,你去考学吧,上个专业院校,等于你在北影厂门口混十年。”他听从了孙鹏的建议,考取了北京电影学院的大专班学习。
原以为上了专业院校,踏入了这个圈子,机会就会纷至沓来,可是事实完全不是他想的那样,没有人找他,似乎情况还不如在北影厂门口“趴活”那阵子呢,那会儿还能弄几个小角色演演,现在倒好,他似乎成了一个被影视圈遗忘的人,他已经25岁,再靠父母养活,无论怎样有点儿说不过去了。
他自己有点儿动摇了,想到了改行,可是这个念头刚刚在脑海里一闪,他就心如刀割――不当演员,随便找个什么活干干?那样的生活,对于他,和死亡没什么区别。
遭遇《潜伏》,初尝走红滋味
也许命运是一个爱玩恶作剧的顽童,戏弄你,挤对你,把你逼到一个绝境里头,玩够了,突然又大发善心,给你开了一扇窗。
正
在曹炳琨为要不要改行犹豫不决的时候,有一天,他接到班主任刘畅老师的电话,介绍他去见见导演姜伟,他去了,说了五分钟的话,见面就结束了,因为被拒绝的次数太多,所以他对这次见面根本就没报什么希望,就在他快要忘记这次见面的时候,他接到《潜伏》剧组的电话,让他速来横店报道。后来他才知道,其实“谢若林”这个角色,原本定的是在剧中扮演“翠平”的姚晨的老公凌霄肃,可是凌霄肃的档期排不开,这个机会才掉到了他的头上。
没有名气没有经验,却要和孙红雷这样的大牌对戏,他很紧张,一紧张他就结巴,导演觉得很有意思,临时决定将“谢若林”改成一个结巴,无意中成就了一个极具特色的角色亮点。
他爱琢磨,经常为一个动作一句话琢磨出几十种表现方式,一种一种去试,让导演看,哪种更好一些?比如谢若林的笑和眼神,笑的时候嘴的一边往上撇,表现人物的蔫坏,一说到情报就来精神,眼神游移着满天飞,这些都经过他的设计。还有吃火锅那场戏,他临时要求加了擀面的戏,一招一式非常地道,巧妙地用上了自己的特长,要知道他可正经拥有“高级面点师”的证书呢!
他出色地完成了《潜伏》的拍摄任务,临走的时候,导演姜伟拍了他的肩膀:“小子,好好演,会有出息的!”他淡淡一笑:“但愿吧!”心里却犯嘀咕:我倒是想演呢,可我的下一个角色在哪里呀?
戏拍完了,他又回到了呆着的状态,每日无所事事,等待机会。
《潜伏》播出的时候,他压根儿没觉得这事儿和他有什么关系――播了就播了呗,反正我又不是主角。播第十七集的那个晚上,他接到《北京晚报》的一位记者的电话,要求采访他,那之后,几乎每天都要接到三四个要求采访的电话,他这才有点儿反应过来:哟呵,这回要火了啊!
真的火了,大家都记住了那个说话结巴的“谢若林”,走在街上,也会有人认出他来,和他要签名要合影,他说:“我上街从来不戴墨镜,就喜欢别人认出我来,给人签名从来不烦。”火了的最直接的效果,是接踵而至的片约,他也可以在四五个剧本里慢慢挑,挑一个自己喜欢的角色,似乎就在转瞬之间,老天爷开了眼,决定不再考验这个爱演戏的男孩子,而将他带上了星光大道。生活就是这样富有戏剧性。
有记者采访他:“你有信仰吗?”他想了想,说:“没啥信仰,如果有的话,就是我的执著。”
是的,正因为他的执著,爱我所爱百转千回,才可以等来老天爷开眼的这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