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内容简介作者简介目录书摘插图讨论
基础教育新课标改革已如火如荼地展开。新课程教材助学助考的开发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应广大读者的要求,我们特邀来自国家新课程改革试验区和国家级培训班的专家绩写课标版<教材完全解读>丛书。该系列丛书能帮助学生掌握新的课程标准。让学生能够按照课程理念和教材学习目标要求科学、高效地学习。该书以“透析全解、双栏对照、服务学生”为宗旨,助您走向成功。
这套丛书在整体设计上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双栏对照.对教材全解全折。在学科层次上力求讲深、讲透、讲出特色;另一个就是注重典型案例学习。突出鲜活、典型和示范的特点。
为了让您更充分地理解本书的特点。挑战学习的极限.请您在选购和使用本书时.先阅读本书的使用方法图示。
编者寄语
第六章 物质的物理性质
一、物体的质量
二、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
三、物质的密度
四、密度知识的应用
五、物质的属性
单元知识梳理与能力整合
最新3年中考名题诠解
知识与能力同步测控题
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
一、走进分子世界
二、探索更小的微粒
三、宇宙探秘
单元知识梳理与能力整合
最新3年中考名题诠解
知识与能力同步测控题
第八章 力
一、力 弹力
二.重力
三、摩擦力
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单元知识梳理与能力整合
最新3年中考名题诠解
知识与能力同步测控题
期中测试卷
第九章 压强和浮力
一、压强
二、液体的压强
三、气体的压强
四、浮力
单元知识梳理与能力整合
最新3年中考名题诠解
知识与能力同步测控题
第十章 力与运动
一、物体的浮与沉?
二、二力平衡
三、力与运动的关系
单元知识梳理与能力整合
最新3年中考名题诠解
知识与能力同步测控题
期末测试卷.
答案与提示
阅读索引
第六章物质的物理性质
一、物体的质量
1.质量…………………………………………………3
2.质量的测量…………………………………………3
3.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4
4.天平使用小口诀……………………………………4
5.为什么用天平测质量时,要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
里,砝码放在右盘里………………………………4
二、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
1.固体质量的测量……………………………………6
2.液体质量的测量…………………………………6
3.累积法………………………………………………6
4.天平的妙用………………………………………7
三、物质的密度
1.探究物体的质量与体积之间的关系………………8
2.密度…………………………………………………8
3.密度表………………………………………………8
4.运用密度公式进行比例法解题……………………9
5.恒星的密度…………………………………………9
四、密度知识的应用
1.鉴别物质…………………………………………11
2.间接测量物体的质量或体积……………………l 3
3.巧测密度…………………………………………13
4.密度与温度………………………………………14
五、物质的属性
1.硬度………………………………………………16
2.物质有哪些属性…………………………………16
3.根据物质的属性对物质进行分类………………J6
4.物质的属性的应用………………………………16
第七章从粒子到字宙
一、走进分子世界
1.分子……………………………………………26
2.分子一直在永不停息的运动中…………………26
3.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26
4.运用分子模型解释固体、液体、气体的性质……27
5.纳米材料……………………27
二、探索更小的微粒
1.原子结构…………………………………………29
2.摩擦起电的原因…………………………………29
3.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是无止境的……………30
三、宇宙探秘
1.“地心说”和“日心说”……………………………3l
2.宇宙是由运动着的物质组成的…………………3l
3.天文学中的单位…………………………………31
4.宇宙从何而来……………………………………3l
5.宇宙膨胀的理解…………………………………3l
6.中国空间技术发展简述…………………………32
第八章力
一、力 弹力
1.力是什么…………………………………………38
2.形变和弹力………………………………………38
3.物体形变的大小与外力的关系…………………39
4.弹簧测力计………………………………………39
5.发生形变的物体具有能量………………………39
6.探究弹簧的伸长与拉力的关系………………40
7.弹簧测力计的妙用………………………………40
二、重力
1.重力……………………………………………42
2.影响重力大小的因素……………………………42
3.重力的方向………………………………………42
4.物体的重心………………………………………43
5.重力势能…………………………………………43
6.巧找重心…………………………………………43
7.重力和重量、质量的区别…………………………43
三、摩擦力
1.摩擦力……………………………………………45
2.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45
3.用滚动代替滑动摩擦小得多……………………46
4.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46
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力及其力的作用效果……………………………48
2.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三要素)………………48
3.力的作用是相互的……………………………49
4.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三要素
之间的关系………………………………………49
5.探究力的作用效果与物体本身的承压能力……49
第九章压强和浮力
一、压强
1.压力………………………………………………60
2.压强………………………………………………60
3.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61
4.怎样利用体重计和方格纸测量人站立时对地面
的压强……………………………………………61
5.压强知识的实际应用…………………………61
二、液体的压强
1.液体的压强………………………………………63
2.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63
.3.连通器的特点……………………………………64
4.液体压强的大小…………………………………65
三、气体的压强
1.大气压的存在……………………………………66
2.大气压的测量:托里拆利实验……………………66
3.大气压的变化及应用……………………………67
4.大气压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67
5.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67
6.大气压的估测……………………………………68
7.飞机的升力………………………………………68
四、浮力
1.浮力………………………………………………70
2.阿基米德原理……………………………………70
3.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7l
4.应用阿基米德原理测量密度问题………………7l
第十章力与运动
一、物体的浮与沉
1.物体的浮与沉……………………………………8l
2.浮沉条件的应用…………………………………81
3.物体漂浮时,。=c的计算问题………………82
二、二力平衡
1.力的平衡…………………………………………83
2.二力平衡的条件…………………………………83
3.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84
4.潜水艇的浮与沉…………………………………84
三、力与运动的关系
1.牛顿第一定律……………………………………86
2.惯性………………………………………………87
3.惯性的利用和防止………………………………87
4.力、惯性和运动状态的关系…………………88
编者寄语
亲爱的同学们:
又一个新的学期到来了,翻开新的物理课本,我相信大家一定会感觉到自然界中有太多的神秘.科学世界太神奇啦!
上学期我们已经认识了自然界中声、光、热和运动等自然现象,了解了它们的一些规律在科学技术中的价值;新学期里将有更多的奥秘等着我们去了解.我们即将认识自然界普遍存在的力现象及与力现象相关的科学应用,从微观到宇宙对物质进行认识,认识物质的物理属性.那么,我们应怎样学好这些知识呢?
1.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心、发展对科学探究的兴趣是学好物理的前提.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我从事科学研究的动机是来自一种想要了解自然科学奥秘的无法遏制的渴望,而不是别的什么目的.”
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了神奇的物理现象,只要你有“了解自然奥秘”的渴望,保持科学探索的兴趣,你就能在探索未知世界的道路上不断前行,最终揭开“神奇”的谜底.
2.提出问题、大胆猜想是科学探究的开端.
物理新课程提倡把自己的发现,通过思考,演变为一个具体、明确的物理问题.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环节.问题是科学探究中各个环节的核心,对发展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起着重要的作用.
爱迪生由于感觉耳机膜片的振动通过短针传到了手上,于是提出了问题:声音既然能使针颤动,反过来,这根针的颤动是否能变成声音呢?经过反复实验和改进,他发明的“留声机”传遍全世界.
3.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会科学探究方法是提高能力的唯一途径.
在八年级物理学习中,要积极参与科学探究.当同学们发现问题的时候,要想得出答案,最好的办法就是实践.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做一名脚踏实地、勤奋的探索者,而不是旁观者;只有敢于想象、勇于实践、善于观察分析日常生活现象、自然现象或实验现象,才能在不断地探究活动中,学会科学探究的正确方法,得出新的见解,发现新的规律.在实践探究过程中,通向真理的道路上都充满着荆棘;每一次科学的伟大发现,也许就是从最平凡的事实开始.
4.学会学习、掌握适合你的学习方法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技巧.
在新学期物理学习中。要取得明显的成效,最重要的是采取科学的学习方法.物理新课标提倡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提倡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善于交流、敢于质疑、勇于纠错.只有你理解了新课程的学习理念,学会了怎样学习,你在今后的学习中才会事半功倍.
学物理最特殊而又最重要的方法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对于物理概念、公式、定律、原理等必须学会一些记忆方法,如比较记忆法、实验记忆法.课后的复习一般要经历尝试回忆、阅读教材、解决问题等过程,要做到及时复习、反复推敲.物理教材中实验的探究方法有“控制变量法”“类比法”“比较法”“等效法”等,运用这些方法可以加深和巩固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新技能的掌握,提高学习效率.
5.努力探究、坚持不懈是走向成功的秘诀.
新学期的物理知识是一环套一环,逐步加深的,这就需要同学们在探索中能够坚持不懈地学习,将教材中的知识点牢牢掌握.将知识点形成网络,由点到线,由线到面,最后形成三维立体的物理模型,为以后的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
同学们,每一个有成就的科学家都有不寻常的经历,他们走过的路虽然不同,但他们对自然现象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却是相同的.爱迪生说过“发明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在学习中,你只要不畏艰难,锲而不舍,就能站得更高,看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