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内容简介作者简介目录书摘插图讨论
在人类文明进程中,河流往往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恒河之于印度,更是如此。毫无疑问,从长度来看,恒河算不上世界大河,共长度不过2000多公里。但无论是在印度还是整个世界范围内,她都是闻名遐迩的河流。本书为您介绍了恒河历史和发展,带你走进一次文明的漂流,一次历史的探寻,一次文化的盛宴。
这条具有神奇背景的河流,以其无私与慷慨,用丰沛的河水给沿岸人民以舟楫之便和灌溉之利,用肥沃的泥土冲积成辽阔的恒河平原和三角洲。勤劳的恒河流域人民世世代代在这里劳动生息,刨造出世界古代史上著名的印度文明,时至今日,这里仍是印度、盂加拉国的精粹所在。尤其足恒河中上游,是经济文化最发达,人口最稠密的地区……
引言 “印度的母亲河”:恒河
第一章 德里:“因陀罗神的住所”
一、史诗之城
二、帝都之始
三、莫卧儿帝国的基石
1.成吉思汗的后裔:帖木儿
2.莫卧儿帝国的建立者巴卑尔
3.不幸的“幸运者”——胡马雍
四、印度的“紫禁城”:德里红堡
1.见证辉煌王朝的灭亡
2.印度在这里独立
五、“圣雄”的安息地:甘地陵
1.“圣雄”引导印度
2.挽救印度的分裂
3.印度在哭泣
附录:印度历史简要
第二章 阿格拉:追寻帝王之都的辉煌
一、阿克巴大帝时代
1.“世界的领导者”
2.阿格拉红堡里的故事
附录:莫卧儿建筑
二、泰姬陵:见证传奇爱情的“泪珠”
1.印度历史上最传奇的爱情
2.悲伤缔造的奇迹
附录:现存的世界七大建筑奇迹
三.奥朗则布迁都:帝国的转折
附录:莫卧儿皇帝列表
第三章 坎普尔:风云际会之地
一、戒日王朝
二、大唐高僧的法会
附录:《大唐西域记》
三.从坎普尔到勒克瑙:见证印度民族的血性
第四章 克久拉霍:奇特的神庙群落
一、邂逅克久拉霍
第五章 瓦拉纳西: “圣城中的圣城”
一、湿婆神的住所
附录:1.印度教三大神之梵天
2.印度教三大神之毗湿奴
3.印度教起源与教义
二、鹿野苑:佛法初传
三、“大雄”诞生之地
四、天堂之门
第六章 巴特那:佛光普照
一、华氏城的黄金时代:孔雀王朝
1. “月护王”旃陀罗笈多
2.游离于“黑”“白”之间的阿育王
二、笈多王朝:印度的黄金时代
三、《西游记》中的“西天”
1.历史演绎的名著
2.传说中的“西天”:那烂陀寺
3.菩提伽耶:佛祖悟道之所
第七章 “宫殿之城”:加尔各答
一、“第二个伦敦”:英国殖民统治的中心
1.殖民者的据点
2.印度的悲剧:东印度公司时代
二、东方“诗圣”:泰戈尔
1.“诗圣”
2.独具特色的国际大学
3.伟大的爱国者
4.不朽的文豪
附录:1.泰戈尔的遗言
2.印度的国歌《人民的意志》
三、“加尔各答的天使”:特里莎修女
附录:特里莎修女在诺贝尔和平奖颁奖大会上的演讲(摘选)
2.菲莱神庙
在阿斯旺地区,除了阿布辛贝神庙外,还有一座著名的神庙——菲莱神庙,只不过它不是新王国时代的产物。菲莱神庙是埃及现存最好的3座托勒密王朝神庙之一,被称为“法老宝座上的明珠”,为古埃及神话中司掌生育和繁衍的女神伊希斯而建。伊希斯是古埃及最有名的女神,埃
及人对她的崇拜由来已久,古埃及的传统要求每个埃及人在一生中都至少要来一次圣地向神灵祷告。神话中,她的丈夫奥西里斯被嫉妒其才能的孪生兄弟塞特杀死,尸体也被切为14块抛撒到世界各地,伊希斯女神历尽千辛万苦找到了丈夫的尸体,并使其复活生下了儿子荷鲁斯。荷鲁斯长大后替父报仇,杀死叔父塞特,让其父担任了冥界之王。后来,人们在奥西里斯头颅当年被藏的菲莱岛上建了这座神殿,以纪念这位忠贞勇敢的女神。
菲菜神庙系托勒密二世所建,神庙入口是两座梯形塔门,相夹形成一个门庭,柱廊与主殿大门又构成一个广场,砖墙上有不对称的浅浮雕,讲述宗教与神话故事。穿过有两尊狮子坐像的主门入口,进入中庭后眼前又是两座梯形浮雕塔门,浮雕不仅有大型人像,还有密密麻麻的古埃及象形文字。大殿的柱式风格统一, 为开花纸莎草式,柱头位置雕有面朝四方的女神方柱头。每个柱子的图案各不相同,可谓根根柱子独具匠心。这些柱子上面颜色较深,下面则较浅,那是以前曾被水淹过的痕迹。神庙主体外有一个保存得很好的罗马式长方形建筑,由14根石柱与一道门组成。这是菲莱岛上的图拉真亭,或称“图拉真的床架”,约l一2世纪建成,是罗马皇帝图拉真修建的供自己祭祀女神时的休息之地。
神庙原址位于菲莱岛上,1902年,英国人修建阿斯旺大坝时淹没了菲莱岛,人们只能乘船观看露出水面的神庙庙门和石柱。20世纪60年代,在菲莱岛南面筑起高坝后,神庙几乎全被淹没。为了保护这些珍贵文物不受毁损,从1972年开始,埃及政府在神庙四周筑起围堰,将堰中河水抽干,然后将这组庙宇拆成45000多块石块和100多根石雕柱,于1979年8月在离菲莱岛约一公里处的阿吉勒基亚岛上按照原样重建。
当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菲莱神庙做搬迁时,可以说是集中了全世界的智慧与科技。但阿斯旺大坝的修建却依旧淹没了不少神庙与宫殿遗址,粮食虽然增产了,但这些难以估计价值的古文明却从此长眠水底。正如一位法国作家曾痛心疾首感慨的:“由于菲莱被淹,周围土地作物的年产量增加了。7500万公斤,英国人受此鼓舞,明年还要把尼罗河上的水坝加高6公尺,这样一来,伊希斯神庙势必彻底被淹没,努比亚的诸多古神庙也将沉入水中,全国上下必会因此骚动不安,但是这样做可以大大提高棉花的产量!”
1.毁灭的奇迹:法罗斯灯塔
从某种程度上说,亚历山大城之所以在千百年的时间里都闻名世界,除了那充满传奇色彩的托勒密王朝,那令人神往的亚历山大图书馆,那凄婉动人的爱情故事外,著名的法罗斯灯塔也曾是这座城市的象征。
话说在公元前280年秋天的一个夜晚,托勒密王室的一艘迎亲船,在驶入亚历山大港时,突然触礁沉没,而船上的皇亲国戚及从欧洲娶来的新娘,全部葬身鱼腹。这一悲剧,当即震惊了埃及朝野上下。实际上,当时此类的事故经常在亚历山大港附近发生。有鉴于这里的海道十分危险,埃及国王托勒密二世下令在亚历山大港的入口处修建一座导航灯塔。而承担修建任务的,正是当时希腊著名的建筑师索斯特拉特和亚历山大图书馆。
经过30多年的努力,公元前247年,一座雄伟壮观的灯塔终于竖立在法罗斯岛的东端。它立于距岛岸7米处的石礁上,人们将它称为“亚历山大法罗斯灯塔”。尽管这座灯塔已经消失了几百年的时间,但历史上有关它的记录仍可帮助后人了解其详情。1165年,一位名叫伊本?谢赫(1132年一1207年)的阿拉伯历史学家曾访问了亚历山大城,后来他据此写成了《艾列夫巴》一书,其中就较为详尽地描述了法罗斯灯塔。1909年,德国工程师特里希又根据各种文献绘制了灯塔的复原图。
根据前人的描述,法罗斯灯塔堪称一座宏伟壮观的建筑。整座灯塔都是用花岗石和铜等材料建筑而成,塔身用白色大理石砌筑,石缝之间用熔化的铅水弥合。塔柱、塔基为花岗岩石料,并用玻璃片充填。据说,经当时科学家和建筑学家试验鉴定,玻璃最耐海水腐蚀。整个灯塔高达l 35米,总面积约930平方米。聪明的设计师还采用反光的原理,用镜子把灯光反射到更远的海面上。这座无与伦比的灯塔,夜夜灯火通明,兢兢业业地为入港船只导航,它给舵手带来了一种安全感。
塔身共分为三层:最低的一层为四角柱,高55.9米;第二层为八角柱,高18.30米;而最高一层为圆柱,高7.30米,屋顶上还有海神波塞冬的雕像,为这座建筑增添了神话与艺术的风采。灯塔内部是螺旋状阶梯,燃油经阶梯运往塔顶,塔顶的一座房间内,工人便依靠燃烧石油的灯光,再利用后方的镜子收集光线,然后反射出去,晚上便是这样以火光照耀大海,白天则依靠反射阳光,据说灯光能照射到56公里外的海道那么远,并具有防卫和侦察敌人的功用。
方形塔基14米高,实质上是覆盖在大岩礁上的一座三四层高的大楼。在塔基正中拔起的下层塔身有7l米高,同样为方形,上端四角各有一尊波塞冬之子吹海螺的青铜铸像,朝向四个不同的方向,用以表示风向和方位。中层塔身又缩成细柱形,9米高。在中层塔身的八角方位上立起八根石柱,共同支起一个圆形塔顶。这个洋葱头形的圆塔顶,成了后来伊斯兰清真寺建筑的重要参考借鉴物。上层塔身之上是一圆形塔顶,其中一个巨大的火炬不分昼夜地冒着火焰。
法罗斯灯塔不但外部造型非常美观考究,内部结构也十分严密复杂。塔基的几层有50多个房间,估计这些房间是值班人员住宿、办公或操作各项业务,也可能是天文学家、气象学家观察天象的专用房间。三层塔身本不适用,为克服单调感,求得整体建筑具有艺术性的视觉造型,因而建有许多相当于楼房的层层窗口。一些研究者们认为塔身下层内部宽阔,从这里修筑了通到塔顶的倾斜的螺旋式上升的通路。在通到中层和上层的倾斜梯上还分别筑有32个和18个台阶。正中间有一个相当于现代电梯的人工升降装置,用以运送火炬燃料及各种物品,保证火炬长年日夜不熄。据传,火炬的作用除本身的火焰光芒外,还设有一个凹面金属镜,反射出的耀眼的火炬火光,使60公里以外的航船能遥望到灯塔的方位,从而不会迷失方向。可径直向亚历山大港驶来。
作为当时世界上最高的建筑,非洲大陆上最古老的一座灯塔,也是世界最早的航海灯塔之一,法罗斯灯塔集中体现了“亚历山大文化”的精髓。它在建成后的1000多年间,声名甚至超过了大金字塔。早在公元前2世纪,腓尼基旅行家昂蒂帕特就将它列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而与其他奇迹有所不同的是,法罗斯灯塔的建立没有宗教色彩,它纯粹为人民实际生活而建造。正因如此,后来西方各国的“灯塔”一词,均以“法罗斯”发音。
后来新的统治者迁都开罗,灯塔开始失修,公元956年、1303年及1323年的三次大地震还差不多将整座灯塔摧毁。1480年,遗址的大理石块更被改用来兴建碉堡,亦步其他已被摧毁的5个遗迹后尘,成为除了现存的金字塔外,最后一个消失的奇观。
遗憾的是,随着托勒密王朝的衰亡,亚历山大城的地位也日益下降。当阿拉伯文明入侵埃及后,新的王朝将首都定在尼罗河三角洲南端的开罗,而亚历山大城则渐渐沦落为一个临海的小渔村。更不幸的是,曾经巍峨屹立的法罗斯灯塔也在天灾人祸的多重打击下走向毁灭了。
到公元7世纪时,灯塔的灯体因年久失修而倒塌。公元700年,亚历山大发生地震,灯塔的灯室和波塞冬立像塌毁。关于此事,传说东罗马帝国一位皇帝企图攻打亚历山大,但惧于其船队被灯塔照见,于是派人向倭马亚王朝的哈里发进言,谎称塔底藏有亚历山大大帝的遗物和珍宝。哈里发中计下令拆塔,但在亚历山大百姓的强烈反对下,拆到灯室时便停止。公元880年,灯塔修复。公元1100年,灯塔再次遭强烈地震的洗劫,仅残存下面第一部分,灯塔失去往日的作用,成了一座嘹望台,而人们便在台上修建了一座清真寺。再后来,1301年和1435年的两次地震,终于使灯塔被彻底毁坏。在经历了1500年的时光后,昔日的七大奇迹之一终于沉沦于海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