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内容简介作者简介目录书摘插图讨论
红墙之内,神秘的政治心脏。森严的警卫,仿佛一道屏障,遮断世人多少探询的目光?《红墙知情者说》以当事人或亲历者的回忆与记述为主要内容,深度披露了中国政坛惊心动魄的真实内幕。
《钓鱼台内外的江青》(作者王凡)为该系列中的一部,讲述了鲜为人知的公安部外宾处;沙滩上有阳光也有海浪等内容。
红墙之内,神秘的政治心脏。森严的警卫,仿佛一道屏障,遮断世人多少探询的目光?等闲之辈站在高高的红墙之外,不免雾里看花:鲜为人知的公安部外宾处?警卫工作者眼中的庐山会议前后及相关事件的片段?尼克松访华前后的接待警卫工作细节?亲史三伟人逝世和抓捕“四人帮”行动?“一二·九运动”策划发动真相是如何浮出水面的?《钓鱼台内外的江青》(作者王凡)为《红墙知情者说》中的一部,《红墙知情者说(Ⅱ钓鱼台内外的江青)》以当事人或亲历者的回忆与记述为主要内容,深度披露了中国政坛惊心动魄的真实内幕……
王凡,曾经生活在中南海。撰写了《新编中国近代史话》、《近代中国御辱求强史话》、英文版《中国史话》近、现代卷,《中国历史大事典》、《目击历史——关于当代中国大事伟人的口述实录》、《红墙警卫——中央警卫局原副局长邬吉成回忆录》等书。《知情者说》丛书最初即其个人文集。是大型史书《图文共和国史记》、《开国元勋——共和国首届政要纪实》的策划、主编、撰稿之一。
中央警备团手枪连从延安到北京
鲜为人知的公安部外宾处
中央警卫局二处刚刚进驻钓鱼台的日子
钓鱼台内和钓鱼台外的江青
警卫工作者眼中的庐山会议前后及相关事件的片段
尼克松访华前后的接待警卫工作细节
亲历三伟人逝世和抓捕“四人帮”行动
将帅服送进中南海
沙滩上有阳光也有海浪
“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
“一二·九运动”策划发动真相是如何浮出水面的?
中南海勒紧了裤腰带
邬吉成到一连后,被分配在二排。他的第一班哨,就是站在周恩来院外当警卫,在门口站岗。在这儿站岗和在前方不一样,前方是流动的,可以走走,可在这里基本是守着一个地方不怎么动。
笔者曾在朱德家看过一张照片,朱老总站在当年延安居住的窑洞外,身后的窑洞门口有一位哨兵,站得笔挺,右手握着一把大片刀。邬吉成说当年他们都是那个样子。挎着盒子枪,握着大片刀。一个哨位三个人,24小时轮流,每班大约一两个小时。
延安时期称周恩来为周副主席,但邬吉成以前从没见过他地居然没怎么听说过他。因为在前方基层,邬吉成也就知道党中央有位毛主席和朱总司令。开始连他们长的什么样子也不知道,直到他立了功,得到一枚奖章,奖章上有毛主席和朱总司令的像,才知道了他们的模样。而周恩来副主席的画像就从来没见到过,也没有人向邬吉成形容过他的相貌特征,所以邬吉成不认识他。
周副主席院子的外面,有。一口水井,井台上装有辘轳。邬吉成第一次到这里站岗时,站了一阵儿,感觉有些困意,就靠在了辘轳旁。就在这时候,周副主席回来了。
邬吉成记忆周恩来当时并没有穿像其他根据地首长类似的粗布制服,而是穿了件根据地不多见的皮夹克。他步子走得很快,后面跟着两个挎手枪的卫士。邬吉成看他像个首长的样子,当时很犹豫,不知该不该挡住他。按规定不认识的人应该挡住,询问一下,可万一他就是住在这里的周副主席呢,邬吉成最终没有挡。
人放进院子了,可邬吉成的心里一直在犯嘀咕。下岗后,他立刻就把这一情况告诉了班长石玉玺:“我站岗时进去了一个人,我看他像个首长,不像是坏人,就什么也没说放行了。”石玉玺说:“那就是周副主席,你怎么连周副主席都不认识?”
听班长这么一说,邬吉成才放心了:“啊,我没放错人啊。”我们在前方就知道中央的毛主席、朱总司令,我们根据地的贺龙贺老总,政委关向应。其他的中央首长根本不了解刷来时团里倒是讲了一下警卫的一些常规,要保卫的首长的一些情况,但猛一听这简单l的介绍,根本记不住,跟首长本人也对不上号。
见邬吉成对周恩来副主席一无所知,石玉玺就讲了一些关于周副主席的故事,例如和警卫工作相关的周副主席劳山遇险的事情。从那以后,邬吉成就认识了周副主席。而且因为第一次站岗,就糊里糊涂放了个人,提心吊胆了半天,所以印象特别深刻。此刻,他更没能想到,自己一生中会有一段和周副主席很“密切”的关系,在周恩来弥留之际,最后提出要见的一个人,竟然就是他邬吉成。
中共七大召开了,中央有关部门领导和中央社会部、中央警备团专门研究了警卫工作,做了细致的部署。由中央社会部和中央警备团两家组成临时警卫处,指派警备团团长吴烈和社会部的陈龙为负责人。
警卫处下设内勤、警卫、防空三个组。内勤组由中央机关警卫科长杨时负责,担任会场内部的招待和中央领导的随身警卫;警卫组由中央警备团一营营长刘辉山、教导员莫异明负责,担任礼堂门卫、会场周围、代表驻地、开会往返路线上的巡逻任务;防空由二营营长罗滋淮负责,担任对空监视和驻地周围山上的警戒。
团里专门做了动员,说会议期间警卫工作要加强,要提高警惕,严防坏人。作为一名普通警卫人员,邬吉成只知道这是一个重要的会议,会议的部分内容,也是后来学习时陆续知道的。会议具体到他们个人身上的感觉,就是警卫任务量增加了,一方面为会议会场做保卫工作;另一方面原来的在首长家门口站岗的任务仍要继续承担着。
一连的分工是负责会场开大会和举办各种晚会的核心警卫,以及礼堂各大门的入场证件检验,防空洞的检查维护,杨家岭、延水桥的警卫。就在执行这些保卫任务的时候,邬吉成第一次见到了伟大的领袖毛主席,有了对真的活生生的领袖的感知,不再是以往看画像的那种感觉了。
那是一天上午,他正在杨家岭的中央大礼堂的外面值勤,站在这里,可以远远地望见延河大桥的对面通往枣园的路。就在他值勤的时候,一辆首长乘坐的小车,从枣园那边经延河大桥开了过来。
那种小车比较特殊,样子就像现在的工具车,后来他得知那是抗战期间海外华侨捐赠的。那车子两边的门,下面有踏板,警卫人员就站在踏板上,威风凛凛。在以往,他还没有见过这种阵势,所以当时就觉得新鲜,而且判断是首长来了。
邬吉成虽然从得过的奖章上看到过毛主席的像,但那只是个很小的头像,和真人总是有一点差别,而且也看不出个头来。车子在邬吉成前面不远停下,一个身材高大的人,从车子里面走出来,警卫人员护卫在他身边。
看着这个高大的人,邬吉成感觉他像是奖章上的毛主席,又有警卫人员护卫着,猜想这大概就是毛主席。所以邬吉成没有上前阻拦他们,而是目送着他们走进了大礼堂。
事后,邬吉成还是把在哨位上经历的情况,向?玉玺描述了一遍:“我觉得他长得像毛主席。”石玉玺听了说:“你猜得不错,你见到的肯定是我们的毛主席,因为在延安,只有毛主席一个人乘那辆车。”
听石玉玺这么一说,邬吉成心情激动了起来,虽然在部队多年,也因作战勇敢受过表彰,但由于准备介绍自己入党的武密柱突然牺牲,到此刻自己还没有入党,可是组织上却这么信任自己,让自己守卫在这么重要的岗位上,还见到了毛主席,并且在礼堂外为他站岗……
经历了保卫中共七大的工作,邬吉成心中生出诸多感慨:这是与前方截然不同的环境?在前方满眼敌人的残暴,冲锋陷阵的流血牺牲,生活在仇恨里,而这里一派和平景象,能看到这么大的场面,这么多的首长,听到内容高深的报告,常常怀着景仰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