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内容简介作者简介目录书摘插图讨论
基础教育新课标改革已如火如荼地展开.新课程教材助学助考的开发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应广大读者的要求。我们特邀来自国家新课程改革试验区和国家级培训班的专家编写课标版《教材完全解读》丛书。该系列丛书能帮助学生掌握新的课程标准。让学生能够按照课程理念和教材学习目标要求科学、高效地学习。该书以“透析全解、双栏对照、服务学生”为宗旨.助您走向成功。
这套丛书在整体设计上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双栏对照.对教材全解全析。在学科层次上力求讲深、讲透、讲出特色:另一个就是注重典型案例学习。突出鲜活、典型和示范的特点。
为了让您更充分地理解本书的特点。挑战学习的极限。请您在选购和使用本书时.先阅读本书的使用方法图示。
学法指津
第一单元感悟自然
1黄山记
2巩乃斯的马
3瓦尔登湖(节选)
单元知识梳理与能力整合
最新5年高考名题诠解
知识与能力同步测控题
第二单元科学小品
4说数
5奇妙的超低温世界
6寂静的春天
7这个世界的音乐
8足不出户知天下
单元知识梳理与能力整合
最新5年高考名题诠解
知识与能力同步测控题
第三单元小说(1)
9 药
10项链
1 1微型小说两篇
1 2荷花淀
1 3春之声
单元知识梳理与能力整合
最新5年高考名题诠解
知识与能力同步测控题
第四单元古典诗歌(2)
14唐诗五首
15蜀道难
16琵琶行(并序)
17宋词四首
18诗词三首
19元曲三首
单元知识梳理与能力整合
最新5年高考名题诠解
知识与能力同步测控题
模块综合评价(一)
模块综合评价(二)
答案与提示
学习语文的意义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学生学好其他学科,对于提高学生正确理解运用语言文字的水平,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养成自学语文的习惯,培养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为什么要学习语文呢?我们觉得至少有以下五个理由:
一、语文是其他学科的基础,是学好其他学科必不可少的工具。英语也是语言学科,自然与语文有着密切的联系。政治、历史、地理同样离不开语文。即使是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似乎与语文风牛马不相及了,其实,如果语文基础太差,要理解那些公式定理也非常困难。
二、语文是一个人一生中离不开的工具。不管你将来从事什么工作,听说读写的语文基本功都是不可缺少的。它将影响着你事业的发展和生活的质量。
三、因为高考要考语文。虽然我们天天在批判“应试教育”,然而,既然高考还存在,我们就无法逃避它。而不管你是不是喜欢它。全国的高考方案有很多种,但不管是哪一种方案,语文都是主要考试科目。所以,我们不仅要学,而且必须学好它。
四、学习语文可以陶冶你的情操。“才如江海文始壮,腹有诗书气自华。”学语文可以提高你的生活品位,使你成为一个高尚的人。
五、语文是一门很好玩的学科。语文这门学科乍一看很简单,因为是母语,大家从小就接触它。然而,如果你深入进去,就会发现,字、词、句、篇、语、修、逻、文里面有无穷的乐趣在等待着你去探讨。
学习语文必须养成的良好习惯
一、勤读课外书籍
语文学习最重要的内容是读书。要学好语文,光读几册教材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大量地阅读课外书籍,从书中获取丰富的精神养料。勤奋读书,必须做到珍惜时间,抓紧分分秒秒。欧阳修善于利用“三上”的时间读书,即“马上、枕上、厕上”,郑板桥读书则利用“舟中、马上、被底”的零星时间读书背诵。古人勤奋读书的精神值得大家学习。
二、勤做读书笔记
读书必须学会圈点勾画,学会做读书笔记,养成勤动笔墨勤读书的习惯。写读书笔记有助于培养勤于思考的习惯,提高思维的条理性和深刻性,有助于加深对读物的理解、记忆。做读书笔记有以下几种方法:1.摘抄,摘录;2.做卡片;3.提要钩玄;4.写读后感。
三、勤查词典资料
读书要养成勤查词典资料等工具书的习惯。工具书的种类很多,除了字典、辞典外,还包括文献资料、索引等供查考使用的图书。最常用的工具书为字典、词典、辞典。如《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唐诗鉴赏辞典》《宋词鉴赏辞典》等。工具书不仅可以在碰到疑难问题时查阅,而且也可以作一般书籍一页一页地读下去,同样是大有收益的。
四、勤于朗读背诵
朗读背诵是我国传统的学习语文的重要方法,是积累语言、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朗读要做到吐字清晰,音准气足,节奏停顿合理,要有抑扬顿挫的韵律美,准确地体现出作者的情感。朗读人物的对话,要力求模拟出人物的心情、口吻,使人物形象活生生地站立在听者面前。朗读诗歌要铿锵悦耳,语势错落有致,节奏抑扬回环,具有音乐美。通过琅琅地朗读,文章的内容、情感,文句的优美,汉语音的韵律,也都能体会出来了。背诵要下苦功夫。可以分层背诵;可以化整为零地背诵;可以先抓要点背诵,然后连贯地背诵。背出以后还要经常复习运用,这样就可以做到终生不忘。
五、勤于独立思考 i
思考是掌握知识的中心环节。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首先要善于提出问题。思考是从问题开始的。因此,引起思考的最好办法就是多问几个为什么。其次要善于分析综合。分析就是深入到文章的内部分解剖析,将各部分的个别特征区分开来,并加以比较和鉴别,从而对学习的内容有深透的了解和认识。对所读的书要分解成若干部分,然后逐一剖析。综合则是在分析的基础上把各部分联系起来加以认识从而把握整体。第三,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要克服不良的思维定式,防止思想的僵化。所谓思维定式就是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好的思
维定式可以使学习和解决问题变得容易、迅速;不良的思维定式则会束缚人的思想,难以有所发现和创造。要善于从固有的思路中跳出来,变换角度去思考,往往会有新的思想。
六、勤于求教探讨
要学好语文,就必须养成求教于人的习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凡是不懂的、有疑惑的、把握不准的,都应当勇于向别人请教。问老师、问同学、问家长,问一切可能了解情况的人。学习需要谦虚,还需要有追根究底的精神,不能浅尝辄止,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还要善于探讨、研究,甚至是激烈的争辩。
七、勤于撰写日记
日记就是把自己一天的所言所行,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有选择、有重点地记录下来。日记对积累写作材料,储存知识的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日记不但形式十分灵活,可长可短,可叙可议,可描写,可抒情,可说明,而且内容也非常广泛,可以海阔天空,无所不谈。日记是写给自己看的,自己想什么就写什么,不必进行过多的加工。最初可能写得很简单,语言也不一定通畅,坚持写下去就会逐渐提高。写日记主要是为了练笔,练习对客观事物的表现能力和对自己思想感情的表达能力。因此,只要有利于练笔都可以写。写日记要注意把观察能力的训练和感受能力、思考能力的曰II练结合起来。日记往往记的是身边的琐事,但要注意从这些琐事中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感受,反映出自己的观点、看法。许多好的日记就是把一些不引人注意的小事、琐事写得具体、生动,并能从中揭示出一定的道理而被人称颂。写日记一定要坚持写真事、说真话、抒真情,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心”。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有坚强的毅力,要持久地、有意识地培养。只要有决心,良好的习惯就一定能养成。这对人的一生将是一笔巨大的财富,终身享用不尽。